中国式休闲

1994年5月中国刚开始实行每周5天半工作日的时候,15岁的萧鹏并不怎么高兴。为了适应新增的半天休息日,他所就读的中学和很多公共机构一样单周工作5天,双周工作6天。对萧鹏而言,每两周能多休息1天的确不错,但要牢记每周不同的课程表就有点儿头疼了。

这样单双周的制度仅仅持续了一年。1995年5月,中国正式开始实行一周双休制。1999年国务院又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形成每年3个连续7天的长假,人们称之为“黄金周”。黄金周制度出现的动因之一是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事实证明这样的公众假期的确成为刺激经济的黄金时间。

每年的第一个黄金周始于中国的农历春节——一般在1月或2月;第二个黄金周始于“五一”劳动节;第三个黄金周始于中国国庆节10月1日。从那时起,中国老百姓每年可享有110多天的休息日,与发达国家的假日相差无几。

一年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休闲时光。于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悄然地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开始学会如何利用周末的双休日和黄金周长假。

在北京工作的萧鹏参加了一个青年白领俱乐部。“大部分周末,我们都开车去郊区组织烧烤或者别的活动。”要知道,这样的娱乐活动对于萧鹏的父辈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他们三四十岁的时候不得不把每周仅有的一个休息日花在做家务和休息上。

萧鹏的邻居李梦群选择了利用周末双休日给自己“充电”。2003年本科毕业的她在参加工作以后很快发现所学的知识不够用了,于是报考了人民大学的人力资源专业研究生班,当然所有课程都在周末进行。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她可以在两年内拿到硕士文凭。

周末培训的内容五花八门,除了外语、电脑等与职业相关的课程,还有插花、调酒等等。周末“充电”热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培训市场的蓬勃发展。有数据显示,中国仅英语培训机构就有5万多家。为了满足人们周末健身和购物的需求,健身房和商场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

在中国这样一个崇尚吃苦耐劳的国度里,如果说双休日给了人们更多的时间娱乐、学习和购物,那么每年的3个黄金周则教会人们如何放松、旅行和消费。

虽然黄金周的政策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刺激消费而出台的,但中国百姓的狂热恐怕连中国政府都始料未及。1999年10月,老百姓迎来了第一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实现旅游收入141亿元。随即是2000年黄金周的“井喷”。当年的“十一”黄金周,全国旅游人数达598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30亿元。

此后10年里,多种旅游方式及旅游线路应运而生。在城市周围的乡村,一两日的“农家乐”游悄然兴起,众多忙碌的城市居民周末来到农村,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农家美食。先后几次全国范围的列车提速使很多城市之间列车夕发朝至成为可能,不少人因此选择周五晚出发、周日晚或周一早上返回的出游方式。

2007年的“五一”劳动节适逢我国的第二十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亿,旅游形式从农家乐到境外游无所不包,旅游收入也达到了736亿元。

2007年,中国出境游客人数已经超过了5000万,成为亚洲最大的出境游客源市场。相比之下,1997年在中国申请护照都要大费周章,更不用说出境游了。2007年世界旅游资源博览会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市场,15年后中国有望每年向境外输送游客1亿人次。

旅游业并非唯一从黄金周和双休日中受益的行业。广西师范大学旅游专家陈雄章教授说,“研究表明,每减少4小时的工作时间,人们就会将其中的3小时用于外出购物和旅游,剩余1小时作为家庭休息时间。双休日的出现确实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

全国假日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5月20日,全国黄金周出游人数累计达亿,实现累计旅游收入7440亿元。中国银联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春节黄金周的7天里刷卡消费总金额高达294亿元。

世界旅游组织公认的旅游业拉动相关产业的测算如下: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就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元的增值效益。由此推算,黄金周的综合经济效益已超过万亿元。双休日的经济效益虽然难以精确评估,但有专家认为11年来每年双休日的财富增值至少为2万亿元。

休闲的代价

随着出行人数逐年增加,黄金周也给国人带来了不少烦恼:面对急速膨胀的游客数量,铁路、空运及城市内交通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2007年“五一”黄金周,北京气温达到30摄氏度,是40年来同期的最高温度。尽管如此,游客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头四天,颐和园接待游客28万人次;5月2日当天,故宫接待游客万人次;八达岭长城日均接待游客万人。全聚德集团在黄金周的头3天里就售出了约2万只烤鸭,共计接待顾客6万余人,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仅5月1号一天,北京的公交、地铁就运送了1200万旅客。据说为了娱乐更多的游客,连北京动物园的11只熊猫都不得不比平时多工作半小时。

人们开始抱怨看到的人比景多。许多人都说这样旅游还不如在家待着。经过长达一年的调研,中国政府宣布对公共假期进行调整。根据新方案,“五一”黄金周取消,“五一”假日从3天减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元旦、除夕各放假1天。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国家法定节假日形成2个7天的“黄金周”(春节和国庆节)和5个3天的“小长假”。

2008年“五一”是调整后的第一个“小黄金周”,人们已经看到公众假期调整所带来的变化。5月1日至3日,全国119个旅游景区共接待游人89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其中长线游明显下降,短途游明显增长;出行方式也从大规模的旅行团转为家人朋友结伴出游;自驾游取代了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

在对来自北京、广州、上海、西安等10个主要城市的1000名市民的调查中,4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选择旅游来度过黄金周,但绝大部分表示会选择近郊。在没有出游打算的受访者中,六成选择逛街。其他比较受欢迎的选项还有探亲访友、看电影或演出以及在家休息。

随着“五一”黄金周的缩短,人们也开始担心这是否会使原本就拥挤不堪的“十一”黄金周更加难荷重负。虽然政府鼓励国人选择更加灵活的带薪假期出游,但很多人担心带薪休假制度能否如愿施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果公司不鼓励带薪年假,雇员又能怎么办呢?

或许随着中国经济日益成熟,国人的工作时间可以进一步缩短,黄金周也就不那么必要了。

姜薇/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