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捷

在清朝,地方官员们“山高皇帝远”,要想让皇帝记住他们的名字都不容易,得到皇帝的青眼有加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但“聪明”的官员总有办法,这个办法不是怎么去立功,而是去抢功,其中有一招就是——报捷。

乾隆年间,首席军机大臣傅恒之子福康安,十六岁那年奉旨微服巡视山东。在枣庄一带,查获擒拿了为患山东多年、官军数次清剿都无可奈何的响马蔡七一伙。当地知府对蔡七多年来为害乡里的恶行不闻不问,也没有本事对付,但搜刮地皮倒是他的强项,每年都专以此为名,向百姓征集大笔的“治安费”。

当福康安带着二百个衙役去擒拿蔡七时,知府大人觉得这个少年亲贵“初生牛犊不怕虎”,肯定会碰个大钉子回来,于是消极配合。没想到自幼就跟父亲学习军事的福康安真是少年奇才,用疑兵之计给匪帮造成了巨大压力,并促使他们内讧,结果匪众自缚蔡七来献。大清一朝,对于军功的赏赐是很重的,这位知府大人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一听闻胜利的消息,他的报捷奏折就发出了。

这样的军报当值军机大臣不敢怠慢,立即就跑去向乾隆皇帝报喜。乾隆听到后笑逐颜开,待翻看这位知府大人的奏折,先就夸了一句“好字”。这份奏折写得跌宕起伏,福康安的功劳他固然不敢隐瞒,但重点是把自己写成了一个积极筹划、亲临现场、身先士卒、妥当善后的事实上的功臣。他让朝廷产生了这么一种印象:此战当然是在福康安的主持下取得的胜利,但福康安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又是尊贵的皇室宗亲,他的功劳可能也就是象征意义上的。真正亲临前线做实事的,恐怕还是这位在基层干了多年的知府大人。只有他才有经验、有能力办成这样的事情。

乾隆皇帝夸奖了福康安。但这种夸奖就像一个长辈夸奖自己的子弟一样,主要还是精神上的肯定,官位、物质上的奖励一概没有。当然,福康安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亲贵子弟,以他在乾隆皇帝心中的地位,也不在乎这个。但令他气恼的是,蔡七为祸多年,本应是那位知府大人的责任,结果他姑息养奸不说,还以此为名鱼肉乡里。而自己决心除害的时候他非但不配合,还有意看笑话。等剿匪成功了,他就凭着比自己先写了一篇报捷奏章,就升了官、发了财。照这样下去,大清朝还有公理吗?

但高明的福康安回来后对这个事儿提都不提,而是搜集了一大堆这位知府在当地私准富豪乡绅开挖官征矿地,从中收取巨额贿赂,并蔡七匪众混杂在矿工中间,平时以此为掩护,时机成熟便聚众放抢的证据口供。

朝廷立即派大臣雷厉风行地查办起来,这个案子证据确凿,要查实并不困难,关键是再顺藤摸瓜下去,就很自然地牵出了那位知府大人在剿匪一事上的表现和起到的作用,还原了事情的真相。他的父亲傅恒和乾隆皇帝欣慰不已,从此再也不动不动就训斥福康安是“赵括”、“马谡”了,放心地让他独立办差。福康安最终成为了乾、嘉两朝的一代名将。

【指点江湖】

这个世界上,有人立功,也就有人抢功。他既然敢抢,那就肯定是有备而来的,你要和他对抢,就正好如了他的意了,对于他来说,大不了一拍两散,谁也落不着,反正他也没损失。

如果福康安是一个纨绔子弟,他可能会立即去向父亲撒娇,向皇帝申诉。可问题是不管是傅恒还是乾隆,都企盼他能成大将之材,平时不但不过于娇宠,反而对他敲打甚严。而且他们也不太相信福康安能够自己立下这样的功劳。这时候,他要去又哭又闹,两位长辈反而会认为他恃宠生骄,要向下面的人找麻烦。

年仅十六岁的福康安在政治上的成熟简直令人吃惊,他这招避实击虚、连削带打,自己不发一言,朝廷自然还了他的清白,而那些妄图从他手上抢功的小人,只能吃不了兜着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