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我为谁工作

在这个世界上,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是一定要工作的,最本能的需要,便是养家糊口。因此,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薪水的多寡便成了首先考虑的条件。当你问他“你为谁工作”的时候,他会说“那当然是谁给我钱,谁给的钱多,我就为谁工作了”。

可是,仅仅如此吗?当然不是!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提出了人们基本的七个需求:

第一,基本的生存需求。人生在世,离不开吃和穿,以抵御饥饿和寒冷;

第二,安全的需求。包括了有起码的蔽体之所,生命健康能得到起码的保障,受到保护免于人身遭受威胁;

第三,隶属与爱的需求。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通过社会活动与他人分享兴趣、爱好,需要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

第四,自尊需求。人需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尊严往往需要通过附加在其身上的道德、名誉、地位、财富等被别人认可;

第五,知的需求。人需要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世界万物;

第六,美的需求。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并从中产生精神上的愉悦;

第七,自我实现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个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实现。这是人的所有需求中最高层次的,也是最终极的需求。

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要满足我们基本的物质需要,还要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人与动物谋生的区别就在于:动物只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它们的行为甚至不能叫做“工作”,而只能称为“觅食”。而人类的工作最终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人生价值,也只能从自己从事的工作中得到体现。

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家花店要聘请一位售花小姐,有三个女孩来应聘。老板让她们分别独自在店里工作一周,最后根据绩效择优录取。

第一个女孩正在工作,某天,来了一位顾客,他选了一些花,要求女孩包装好。在等待的时候,他和这个女孩闲聊起来。他说自己是一名心理学家,正在做一项研究,了解人们对于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心理反应。“怎么样?花店的工作很有意思吧?”他问道。

“唉!别提了,我每天累死了!我得常常把那些沉重的花盆搬进搬出,不停洒水,用剪刀修剪枝叶,还要按不同的要求进行配插、包装,手还经常被扎到,隔三差五我还得去花卉市场……”女孩没好气地抱怨道。

第二个女孩试用的那一周,那位顾客又来了,他同样在闲聊中问了这女孩对工作的想法。这个女孩说:“没什么特别的,我也是为了这份薪水,要不然谁愿意干这份工作。”

第三个女孩在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她笑着说:“我很喜欢这份工作,你看,那些绽放的花儿争奇斗艳,多漂亮啊!人在这里也会心花怒放的。工作当然并不清闲,不过当我把这些漂亮的花整合成一件艺术品,看着顾客欣赏的微笑,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给大家送去美的天使呢。你知道吗?我现在还报了一个插花学习班,对这样一个产生各种各样美丽的艺术,我简直不知道怎样着迷。”她把包好的花递给这位顾客。

其实,那位顾客就是老板派来的考评者。老板留下了第三个女孩,很简单,第一个女孩完全无可救药,她把自己和工作放在了对立面,认为是工作给她带来了痛苦。可想而知,她在今后会在老板看不见的时候消极怠工,甚至故意破坏,以达到逃避工作的目的。这样的员工不会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顾,甚至可能是生活的弃儿,完全丧失生命的尊严。而第二个女孩是没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的人。对这样的员工不要抱有过高的指望,他们抱着为薪水而工作的态度,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不是企业可信赖、可委以重任的员工,必定得不到升迁和加薪的机会,也很难赢得他人的尊重。只有第三个女孩,她是在为自己而工作,她从工作中得到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她是永远不会厌倦的,可以想象,这种如花般的心情会让她在这个行业中越干越好,最后成为她终身不可分割的一项事业。哪个老板不希望有这样的一个员工呢?

是的,我们不是为了老板工作,也不是为了区区一点薪水而工作,我们是为了自己而工作。想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才可能主动去思考工作,并持之以恒地把工作做好。薪水,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是所有报酬的形式之一而已。我们从工作中收获的,远远不止这些。譬如,困难的任务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新的工作能拓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

为老板和薪水而打工的人,没有信心,也不会有热情,工作时总是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宁愿少说一句话,少写一页报告,少走一段路,少干一个小时的活……

“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工作。”

“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而已。”

“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点我都不干。”

“工作嘛,又不是为自己干,说得过去就行了。”

他们总是在计算自己的得失,生怕吃了亏。可实际上,他们失去了成长的机会,也失去了升职加薪的机会。到头来可能连本应得到的薪水都得不到,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一代的新人取代了他的位置。这就是只为薪水而工作的可悲之处。

一个人,如果只把眼光盯在眼前的回报上,为了多挣二百少挣二百而上蹿下跳的话,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比尔?盖茨把自己锁在车库里,潜心于软件开发的工作,那时候,他的眼睛里盯着的可不是几个客户给他的一点微薄的定金。他的理想是“每张书桌上会有电脑,而每台电脑都用微软产品”,他是为了自己远大的事业目标而努力的。至于美元,比尔?盖茨毫不担心,也不去计算,“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当他拥有了自己的微软帝国,成为世界首富以后,曾经说:“如果只把工作当做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不错!我们不管在哪里、在谁的手下工作,我们都是在为自己的事业前途而打拼。为此,我们怎么还能去计较干得多还是干得少,是在8小时内还是在8小时外呢?也许,我们暂时承受了痛苦和不公平,也许我们并没有得到老板的青睐,但我们不应该把这些当成自己懒惰和不负责任的借口。能力和阅历比金钱重要一万倍,因为它不会遗失也不会被偷走,是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安身立命、成就事业的“无形资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