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味年来薄似纱 第六节(2)

“和你上次分析的差不多,现在公司上下好像都突然关注这个项目了,但是各有各的算盘,我觉得压力实在是大,真怕那步走错了,得罪哪个老大。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李富强看起来的确有些忧心。“杨总,你经验多,给出个主意,我现在怎么办好?”

杨耕知道,自己上次埋的雷起作用了,心中暗喜,沉吟了一会,说道:“李工,你知道作为领导最喜欢下属做什么吗?”

“做什么?应该是‘汇报’吧。”李富强不明白杨耕为什么这样问,抬眼看着杨耕等待着下文。

“对,就是汇报,因为越高层的领导越会担忧一件事。”杨耕加重语气说道:“就是不知道下属在干什么!”

“这倒是!”李富强若有所思的皱了皱眉头:“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你的意思是我要多汇报?”

“对,从另一个角度看,汇报实际上推托责任的最好办法,很多做下属的之所以喜欢汇报,说道底就是要逃避责任。”

李富强没有接口,又皱了皱眉头。赵世友又趁机给李富强斟满了酒。

杨耕接着分析道:“汇报不是简单的去给领导说一个事实,这里面很有学问,简单说,就是必须把握好几个方面:第一、汇报是一种请示,少用陈述句多用疑问句。哪怕你非常清楚应该怎么做,也要尽量从领导的嘴里说出来。第二、那怕你感觉有一丝风险也要及时地去汇报,那样决策者就是领导而不是你了。当然一旦有问题你就有了挡箭牌。实际上,当你有了这个挡箭牌之后,往往也就没有问题了,因为领导排出风险的能力要比你强得多。谁会把箭射向一个有挡箭牌的人呢?”

“你说的有道理!”李富强点了点头,兴奋之情都在脸上写了出来。“第三呢?”李富强接着问道。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不是所有的话都要从你嘴里说出去!”杨耕笑道。

“什么意思?”李富强又皱起了眉头。

杨耕感觉李富强的思路已经完全被自己带动了,不禁有了小小的得意。接着说道:“比如现在软件选型这件事情,包括方总在内都在听你一个人的汇报,但是大家关注的点有很大不同。方总他们关心战略、企业利益。而你关心功能、可实现性。关心的点不一样,判断好坏的标准就不一样,你必须按照老板的思路,而不是你个人的。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对。”

李富强盯着手里的酒杯,还是有些迷惑:“我怎么能知道老板怎么想?这太难了!”

“所以有些话你应该让别人替你说、替你问。比如作为老板在这个项目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可能会出现哪些困难,决策层要达到哪些具体的目标。尤其是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碍,你应该让方总清楚。不能什么困难都是你来背,而老板还认为花钱买东西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李富强终于明白了,脸色涨得更红了。

“当然这个‘别人’能力和层面还不能太低,否则方总或者其他的老总们会认为你办事不力,耽误他们时间。”杨耕抛出了自己今晚见李富强的最后一个饵。

“我明白了,真的谢谢杨总,你看我给方总他们汇报一下,能不能请你出面给老总们聊一聊?”

杨耕的目的彻底达到了,马上谦虚道:“我的层次哪够啊,这样吧,我约一下我们田总,他曾经在一家大企业做过财务总监,是管理方面的专家,应该不会耽误你的事。”

“好的,一言为定,还请杨总多费心!”李富强郑重地确认道。好像很怕杨耕反悔。

接下来地觥筹交错,杨耕始终带着一点小小的得意。直到临分手的时候,李富强突然说出了一个让杨耕大吃一惊的消息。

“昨天我们内部讨论了一下,初步的想法是先来个四进二,就是四家里面先选出两家来,否则太麻烦了。”

“这是谁的提议?”杨耕马上意识到了问题得严重性,焦急地问道。

“我们马总,对,就是主管生产的。我从前的顶头上司。”李富强不明白为什么杨耕会对这个事如此敏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