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船王转型(2)

  船王登陆,鏖战九龙仓
  
  20世纪 80年代,包玉刚已经逐步将麾下船队从过去的 200艘削减为 96艘。人们不由得纷纷猜测,船队大大“缩水”的船王,接下来又将何去何从?过去在海上纵横驰骋、翻云覆雨的“蛟龙”,能否在陆地上也独霸一方呢?
  
  接下来,包玉刚向整个香港,乃至全世界证明了自己不但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更是智勇双全的“陆地王者”。他登陆的首役,便是和实力雄厚的英资怡和洋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九龙仓闪电战”。
  
  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货运码头,拥有资产 18亿港元,它当时的主人,是香港最大的英资企业集团,与和记黄埔、太古、会德丰并称为“香港四大洋行”的怡和洋行,而怡和的总经理同时又兼任九龙仓主席,可见九龙仓在怡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九龙仓集团还控制着一笔巨大而广泛的陆地资产,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和香港岛上的一些深水码头、露天货场、货运仓库、集装箱转运站、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及天星小轮。可以说,谁掌握了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的大部分货物的装运业务,九龙仓也自然成为了各大财团的必争之地。
  
  20世纪 70年代后期,怡和集团动用大量资本,在香港兴建楼宇用于出租,导致资金流通缓慢,而且利润相当低,于是,怡和的决策层想出了出售大量债券的办法,不料问题没有解决,却反而使自身负债累累,信誉大跌,股票市值大幅下滑。导致的结果是怡和集团虽然控制着九龙仓,但实际占有的股权还不到 20%,也就是说倘若有谁占据 20%的股份,就可以与怡和公开竞购九龙仓。
  
  在香港,一直流传着“未有香港,先有怡和”、“怡和的面子,太古的银纸”之说,这些英资洋行高傲狂妄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这也使怡和察觉不到自己岌岌可危的处境,让他们更没有料到的是,他们向来看不起的华资集团也会来“觊觎”九龙仓这块禁地。最先盯上九龙仓这块“肥肉”的,是有着“香港地王”称号的李嘉诚。为了避免惊动怡和,与其发生正面冲突,李嘉诚早已不显山不露水地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悄悄地买下了 2000万股九龙仓股票。精于地产股票的李嘉诚算了一笔细账:现在,九龙仓股票的票价每股在 13~ 14港元之间。而发行的股票总数还不到 1亿股,也就是说它的股票总市值还不到 14亿港元。但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时同一地区官地拍卖落槌价以每平方英尺 6000~ 7000港元计算,九龙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 50港元。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即使九龙仓的股值上涨五倍,也比不上地皮的实价,因此,九龙仓的股票市值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而此时李嘉诚已掌握了九龙仓 18%的股票,近乎与怡和手中的股票数额旗鼓相当了。
  
  但李嘉诚的最终目标,实为和记黄埔。在李嘉诚看来,最想得到九龙仓的,应该是“船王”包玉刚。如果把 2000万股以每股 30港元的价格转让给包玉刚,不仅自己能够获得 5000多万港元的利润,还能通过包玉刚的关系在汇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 9000万股的股票。这样,他既可稳稳入主和记黄埔,又可避免华资之间的“窝里斗”,这绝对是一个交了朋友、打了英资、获得大利的一箭三雕的绝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