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之壁(2)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以上述老子的话为参照,我以较幼稚的眼光来推测社会现实,即当时一定是“黄老之道”。

    实际上,为政者并不是毫无建树,而是尽量恪守不勉强的原则。文帝、景帝时代的政治就是如此。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

    庄子的话连政治也否定了,所谓“在宥”,是指顺从自然之意。

    文帝和景帝时代实行这种政策,国家的根基渐渐稳固,控制了战乱,人心安定。如果大兴不必要的建设项目,民间定会怨声载道。在一定时期,什么也不做反而更加安全。

    然而到了武帝继位时,他父亲和祖父的措施已不适用。

    要做到“化无为”是需要条件的,首先人民必须无欲而纯朴。

    战乱刚结束后的民众,只要没有战争,全家能在一起和平地生活就别无欲求,这种心情十分强烈。这就是寡欲。——也有人认为这才是最大的欲望。

    民众盼望和平,即便有某种程度的不自由,只要想起战争时代就不会不顺从。正因为人们的这种心理,为政者才不用采取相应的各种政策。

    “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这是老子所提倡的一种理想社会。

    无论多么褴褛的衣衫,人们视其为美丽的服饰,即便是粗食淡饭也当做美食,如这么想就会安居乐业。不过要建立这种社会,连老子也有附加条件。

    “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必须是这种小国寡民的状态。

    武帝时代已完成了世代交替,人民没有经历过动乱,因此没有认识到和平是可贵的,而是视其为理所当然的状态。交通产业发达,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尽管人们将粗衣当成美服,可现实中身着华丽服饰的人却随处可见,大概没有人来比谁腰缠草绳吧。从富裕人家的厨房里飘来阵阵香味,谁都会与自家寒酸的饭桌相比。虽说联想过去能让人们忍耐,但人们并没有动乱的痛苦记忆。

    不仅是物质方面,求知欲望也在不断地高涨。

    曾拔刀乱砍宫殿立柱、身着朴素服饰、简单粗暴的重臣们已不在人间,其子孙从出生起就在奢靡中长大。他们与那些诚惶诚恐地参加朝仪、朴实无华的车夫级别的老头们相比,是属于完全不同的人种。他们很自然地按照优雅的礼节,完成复杂的朝礼,这些是他们已掌握在身的东西。在宫廷仪式方面,他们甚至认为仍缺乏威严和典雅的风度。

    在持续的和平环境中人口增加,成为大国多民,既然老子所设定的小国寡民的前提已经崩溃,在政治上的黄老主义也只是徒有虚名了。

    17岁的新皇帝不是平庸之辈,他已敏感地嗅到这种时代气息。

    无论民众还是廷臣,一定都不满足这种现状。贫者憧憬富有,高官渴望用名副其实的威仪来装饰自己。

    人们这种内心的痛楚,武帝无法直接感觉到。那么能直接刺激他感官的又是什么呢?并非一般大众式的,而是来自他经常接触的教育官——儒者所发出的叹气声。

    宫廷充满着清一色的黄老思想。高祖本来是曾往儒者冠帽中撒尿的人物,相比之下,文帝醉心于刑名学,不重视儒者的繁琐学说。曾辅佐梁怀王后来殉死的贾谊,也是被文帝轻视的儒者之一。在景帝时代儒者也不受重用。儒者仅有博士的官名,那也只是凑数而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