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绝望之花,虚无之果(3)

下面再来说说王嘉的《拾遗记》。在魏晋南北朝以前的志怪里,论到语言的华美,能与《拾遗记》比肩的,大约也只有《洞冥记》了。其实之后的传奇或志怪,能在语言的华美上与《拾遗记》相比的,也少之又少,唐人裴铏的《传奇》也喜欢用赋体,但唐人的赋终究还是没有晋人的赋来得自然,而且《传奇》走的是情节路线,不太适合用赋体,赋体长于描写铺叙,用在《拾遗记》里,倒是正合适的。

比如下面这段:

灵帝初平三年,游于西园,起裸游馆千间,采绿苔而被阶,引渠水以绕砌,周流澄澈。乘小舟以游漾,使宫人乘之,选玉色轻体者以执篙檝(同楫),摇荡于渠中。其水清澄,以盛暑之时,使舟覆没,视宫人玉色者。又奏《招商》之歌,以来凉气也。歌曰:"凉风起兮日照渠,青荷昼偃叶夜舒,惟日不足乐有余,清丝流管歌玉凫,千年万岁喜难逾。"

勉强翻译过来,是这样的:汉灵帝初平三年(192),皇帝在西园里游玩,建起了裸游馆,里面有房千间,采来绿苔覆盖在石阶上,引来渠水环绕门槛,渠水在园里周流,十分清澈。选肌肤如玉、身轻似燕的宫人,乘着小舟,拿着竹篙,在渠上游漾。盛暑之时,还故意让小舟倾覆,好看着宫人如玉的肌肤在绿波里隐现。又弹奏《招商》之歌以招来凉风。歌中唱道:"凉风起来了啊,阳光照在清渠上,翠绿的荷花白昼偃伏,夜里才把叶子舒张,日子太短暂了,快乐总是无法尽享,清亮流利的丝管歌唱着玉凫一样的娇娘,这样的喜乐千年万年也难逾越。"

其中"青荷昼偃叶夜舒"一句,指的是"夜舒荷"。这种荷花一茎四莲,白天叶子是卷着的,晚上才张开,也有人说是月亮出来了才张开,因为月神名"望舒",所以又叫"望舒荷"。

《拾遗记》里还有许多类似于夜舒荷这样的奇怪的动植物,比如万岁一实的桃树,果实巨大如瓜、香闻数里的白橘,状如丹雀的飞蛾,四足一尾、长着两个头的公鸡;当然也有奇人,比如旋娟和提谟,这两个人不仅会跳舞,而且长得很美,更奇妙的是行走时没有脚印也没有影子,一年不吃东西也不会肚饿;又比如因霄国人,人人善啸,男人啸闻百里,女人啸闻五十里,他们的啸声好像笙竽之音,秋冬时清亮,春夏时低沉。

总之,说到故弄玄虚,没有人能超过王嘉的,偏偏他又博学多识,言语华美,把假的说得像真的也就罢了,又能说得极美极绚丽,所以虽经历了一千多年,《拾遗记》却也能几乎是完整地保存下来,实在不是偶然。

五、桃花源外的陶渊明

如果要深究《桃花源记》的渊源和影响,大概可以写一部几十万字的书了,这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桃花源记》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我就不再啰唆了,这里只复述一个类似于《桃花源记》的故事,出处是《搜神后记》:

会稽剡县有两个人,一个叫袁相,一个叫根硕。有一次两人一起去打猎,也不知在深山里走了多远,看见有六七只山羊,两人便追过去。经过一座又狭又险的石桥,来到一处悬崖下。悬崖壁立千仞,赤红如血,上面题着两个大字:赤城。悬崖上又有瀑布倾泻而下。山羊跑进崖上的一个山洞里去了,袁相和根硕也跟着跑进去。穿过山洞之后,豁然开朗,十分平敞,草木都很茂盛,而且飘溢着清香。草木间有一个小屋,两个十五六岁的美貌女子住在里面,都穿着青衣,一个叫莹珠,一个叫洁玉。这两个美人看到袁相和根硕来了,十分开心,说,"一直都盼着你们过来的呀!"袁相和根硕看到了这样的美人,早把外边的事给忘了,便与她们结成了夫妻。也不知一起住了多久,忽然有一天,莹珠和洁玉说要出去,说又有人找到女婿啦,她们要去祝贺。她们趿着鞋子在绝壁上行走,发出了琅琅之音。袁相和根硕在山里住得久了,这时也想回去,便趁着莹珠和洁玉不在的时候,偷偷跑了出去。莹珠和洁玉把他们追回来,却也不拦阻,只说:"要走就走啦!"又送给袁相和根硕一个腕囊,说:"千万不要打开哦!"袁相和根硕就回去了。他们出去以后,家里人偶然把腕囊打开了,只见到那腕囊像莲花一样层层地开放,直到有五层之多才停止,一只小青鸟从腕囊里飞走了。根硕回来,看到腕囊已经被打开,心中怅然,却也无可奈何。后来,根硕在田里耕作,家里人像往常一样给他送饭,只看到他在田里一动不动,近前一看,只有一个壳在那边了,就像蝉蜕皮之后剩下的壳一般。

《搜神后记》虽然一直是题"陶渊明撰",但是从行文和表达的思想上看,不太可能是陶渊明写的。《搜神后记》卷一同时收有桃花源的故事和袁相、根硕的故事,桃花源那则纯粹就是把《桃花源记》直接收过来的,一字未改,文字清简而有雅趣,转过来看袁相、根硕这则,文字的功力就没法与《桃花源记》相比了,而且其间所着意宣扬的不是厌世者的避世,而是道家的升仙,这也和《桃花源记》不同。

陶渊明一直有避世的思想,这是确定无疑且众所周知的,但是这个世界本没有桃花源,因此竟是避也无处可避。陶渊明躬耕垄亩多年,到晚年写《乞食》诗,里面有诗句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副虚期。"他晚年穷困潦倒,却仍拒绝了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的粱肉,但肚子问题却不是纯靠骨头硬就能解决的,所以终究仍不免要向邻里乞食。只是把门敲开后,一时也张不开口讨要,还是主人善解人意,给了他足够的饮食。

后来王维谈到这首诗,说陶渊明"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说他是"忘大守小"。那是说陶渊明不识时务,如果能厚着脸皮去见一下当官的,自然就能坐在家里守着数顷良田衣食无忧。王维自己自然是能够"忘小守大"的,所以竟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变节之耻之后,仍能做到尚书右丞的高位,守着他的辋川做太平官儿,而且"文章冠世,画绝千古",自然不是执著于避世的憨大陶渊明可比的。

六、颜之推的《冤魂志》

佛教之正式传入中土,始于汉明帝永平十年(67),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以白马驮经像来华,汉明帝为此将鸿胪寺更名为白马寺。但佛教大盛,却是很久以后的事。北魏杨之所著《洛阳伽蓝记》里记载,当时洛阳城内外,大小佛寺竟有千余,永宁寺里的佛塔,竟高达百丈,那时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最盛的时候。

颜之推出生于梁中大通三年(531),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在北齐度过,后入隋,太子杨勇召他为东宫学士,不久生病死去。一生历梁、北齐、周、隋四朝,也算是坎坷的了。

到颜之推那时候,佛、道、儒三教的合流已经是不可逆的潮流,这实际上与文人与统治者的合流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的政治逐渐由贵族政治向文人政治转变,颜之推真可以说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冤魂志》是他晚年入隋之后的作品,当时因为佛教大盛,有许多宣扬佛教的集子(也就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的"释氏辅教之书")在社会上流传,但大多都文字生硬、情节简单,令人不堪卒读。颜之推是大文人,以大笔写小书,使《冤魂志》成为"释氏辅教之书"中最出类拔萃的作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