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理性时代需要常识家的棒喝(2)

如今在网络上经常会有这样的景观,一个假消息放出来,名义往往是爱国,然后大家就群情激奋,口水一堆,脏话连篇。不久会有考证癖的媒体或者相关部门出来澄清,假的,又是假的!于是,昨夜的一堆郁闷和发泄宣告无效。固然有人觉得被欺骗也挺沮丧的,但恐怕更多的人还在等待下一个谣言的出台继续口诛笔伐;玩得久了,就有道上高手说,这个这个谣言其实是亚洲哪国的间谍放的,那个那个传说原来是欧美哪国的特务捣鼓的。

有时候,作为旁观者的我,听着也觉得过瘾,因为效果显然不比读麦家的《解密》、《风声》差。细细想来,忽如一夜的口水洪流除了说明有时间上网的群众(P民们)确实有来自生活的其他疼痛无法解决需要出口,有一夜的多余时间无法付诸奢侈消费只能寄身廉价的网络--这些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现状,值得理解和同情,尤其值得当政者反思和综合关怀--但我还是不得不感叹非理性的思维总会流感般繁殖,理性精神在病毒中总是被动而式微的。

关于“爱国者”,我觉得是网络非理性现象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类型。由于参与其中的不少网民正是青年人群,我觉得更有必要苦口婆心地说说其骇人之处。在我们所见的任何热点中,几乎都可以听到这样的论调:一场与老外的比赛输赢,有人说我们真不行,于是开骂“你个,还是不是中国人啊,败类”;说日本、韩国也有优点,于是开骂“傻×,懂不懂历史啊,卖国贼”;说政府为举国工程扰民是不妥的,于是也有人开骂“国家荣誉哎,你是不是中国人啊,没爱国心啊”;更明显的当然是一旦有外交争端,国人号召抵制某国之货,结果有人有不同意见,于是继续开骂“口水淹死这个汉奸”……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用“爱国者”口水导弹淹死的,等于不问病症,一概砒霜。

自然有人会条分缕析这种过度的民族主义情绪和以网络为代表的非理性传播的甲乙丙丁之危害,我只是想说,各位大好青年既然相信自己青年“大好”,至少要有两个理性阀门控制一下:

一、说话至少要有点创意,老是“爱国者”的口水弹就没质量了,你好歹也该明白物以稀为贵,得整些有角度有想法的观点出来吧--你们也看看韩寒的博客,他说的就有意思、有水平了,比如最近对网上性爱日记被泄而得咎的广西某地烟草局局长韩峰,大伙都在嘲笑或者批判,韩寒却认为韩局长在当今腐败横行的官堆里,“是个好干部”:他绝对是一个标准线以上的好干部,这样的干部属于自娱自乐容易满足型,不害民不扰民,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危害是最小的。在日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仅仅几个千把块钱就能让他乐不思蜀的国家干部,当他买了一部手机后,连续三天的日记内容都是“在家玩手机”,连女人都不玩了。在他这个位置上,比他罪大恶极的干部多的是。我强烈建议网民们放过这位干部,也放过他的女人,他们仅仅是这个罪恶的游戏里最小的虾米,游水之余最大的罪恶就是顺口吃了几个蜉蝣生物,我们可以希望依法惩治他们,但他们绝对不应该作为官场中罪恶的典型。在这个必须要堕落的官场风气中,他是最绿色无害的那一种。还是让这位局长继续在他的工作岗位上研究他的数码产品吧,如果他下台了,接替他的人很可能比他对社会的危害要大很多,区别就是人家不写日记。韩寒向来是新青年里的语言楷模,说得那么漂亮,且全然不是人云亦云。这样的文字当然兴味丰厚,批评蕴在表扬里,表扬却是对时代负面的最大最有效的嘲讽和斗争。相信百年以后的人们还会选择这样的文字了解这个时代和中国人。真相不容虚掩,语言的生命力跟思想有关,也跟说的能力和能量有关,诸位想有创意就学着点儿。

二、说话要经大脑,不能说非理性的言说都没经过大脑,但肯定就是我此前说的,大脑“有别的缺陷了”,不能“顺着做人”,不知道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之处、明智之处、美好之处,所以“缺脑型”语言方式就配不上大好人生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