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弥济盈,有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邶风·匏有苦叶》
=1=
每一个时刻,都可能是你将来临的最后一个时刻。
缘于这个我不敢离去。
最后一班渡轮已经起航,我还在等你。
等你不守时的出现。
=2=
读《匏有苦叶》,更像是欣赏一场没有伴乐的皮影戏。
薄薄的幕帘上画着背景,寥寥几笔,勾勒出济水岸边、渡口台前,还有三三两两途经的路人。
一轮旭日由东而升,带出了一名女子盈盈上场。这女子自是娇媚的,却更是焦急的,人还未曾走近,心已望向了远方。
在岸石上坐了一会儿,天就大亮了,来往的船只渐渐多了起来,河水也随着船来船往而涌动不止。女子一边张望来路,一边不断
地在岸边假意洗手或湿了鞋子,以此来考量河水有没有潮涨潮落。水浅时,情郎只需挽起裤管就可以踱上岸来;水深时,情郎就必须要略微趟水才能过得来了;野雉开始求偶,大雁也成群南飞,冰河的季节就要到了吧?到那时,即使有船也过不来了。他为什么还不赶紧来呢?
女子开始更频繁地张望,高举的手臂却被船夫误以为是搭船信号。女子窘急,又不好明说自己是在等情郎,只好羞答答转了身去,扔下一句“我的朋友还没来呢”……
=3=
《匏有苦叶》是一首待嫁诗。开篇“匏有苦叶”已明示了这等候与出嫁有关。古时的婚嫁,正是用剖开的匏瓜,做“合卺”用的酒器。匏瓜的叶儿已经开始枯萎了,说明正当秋令嫁娶之时。而一旦济水结冰,按古时的规矩就得停办嫁娶之事了,那就要再熬过一个冬天,待到春天才能成亲了。可见,女子的急,是有道理的。
正因为急,女子一边等待一边做着自认为力所能及帮助情郎的事情。比如试水--“深则厉,浅则揭”。她不但试了水的深浅,还怕自己的尺度和情郎的不同,故而还要再三叮嘱深当如何、浅又当如何。
襄公十四年,晋国、鲁国会同齐、宋、卫、郑等国一起攻打秦国。走到泾水边,各国军队都停止前进,不肯渡河。晋大夫叔向为此去同鲁卿叔孙豹商量,叔孙豹的答复正是“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意思是说无论水深水浅,我们都要渡河。这何尝不是诗中女子的心声呢,水深水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情郎来,只要你来,我就会随你而去。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这一句不免让人想起《摽有梅》中的“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明明是我盼嫁却要说成是你想娶,明明是我想追却要说成是你来求……如此委婉的表达,只有极其聪慧的女子才想得出吧,她安排好了一切,但并不邀功,而是把主宰的机会让给了男人;既让事情按自己的心意来发展,又给足了男人当家做主的面子。这样的女子放在哪个年代也都是可爱的。
也有人说,《匏有苦叶》是最早的被放鸽子的诗。这当然是打趣之说。不过,一个女子天不亮就跑到河边来看水位的高低,一直等到日上三竿,甚至别人都渡过河去,自己却只能无奈地对船夫说:“你们先走吧,我还要等朋友呢。”这“等”未免有些凄凉。
=4=
人世间有两种等待最令人悬心。
一种是母亲等待孩子的消息,因不知是否安好,而时时牵肠。
一种是情人等待情人的出现,因不知什么时候来,而刻刻挂肚。
等而不来,最为熬人。一颗心,往往就等进了绝望里。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站在公交车站牌下,一辆一辆的公交车在你面前停下,放下一些人又载起另一些人离你而去,而你要等的那班车总是迟迟不来。
爱情世界里,最美的事莫过于等待了,而最令人感到不堪的,恰恰也是等待。诗经里有许多等待的故事,每念及眼前就会出现薄雾缭绕的窗口,有女子屏息凝望,眼睛里也蒙上一层水雾,楚楚可人。
不同心态的人看窗口苦等的女子便看出不同的内容,有的人看到她一脸的焦灼不堪,有的人看到她眼睛嘴角飘起的馨香;有的人对她的所为嗤之以鼻恨铁不成钢,有的人则饱含深情地祝福她苦尽甘来。
我是倾向于支持方的。因为,我知道,等待的意义就在于有悬念。
有一个成人童话也讲了关于等待的意义,很有启迪性。有个小伙子在树下等自己的初恋情人,可是情人迟迟不来,他望眼欲穿栏杆拍尽,被等待折磨得心力交瘁。这时,来了一个人,知道他的苦处后给了他一粒纽扣,说只要缝在衣服上,再遇到等待的时候,只需将纽扣右转一下,就能跳过等待的那段时间。小伙子兴奋地把纽扣缝在衣服上,急不可待地将纽扣右转了一下--哈,
情人出现在眼前了,而且还对他暗送秋波。小伙子注意到,这一刻是发生在上次树下苦等之后的半年时间,他觉得太神奇了,要不然自己还要在树下等半年呢。
接着,他想快快得到眼前这位貌美如仙的女孩,于是转动纽扣,他就得到了一场婚礼。婚礼热闹而气派,新娘挽着自己的胳膊
,
笑颜如霞。他看着眼前这个妙人终于成为自己的妻子,再注意眼下时间,是两年以后,他多么庆幸自己不必朝思暮想茶饭不思地度过两年的漫长时光才能拥有现在的幸福,他为这唾手可得的幸福雀跃起来。眼前热闹的场景似乎也是多余的,他只想快快拥着妻子走入洞房,于是他偷偷转了一下纽扣,眼前是一屋静谧的月光,妻子坐在床角,羞涩地看着他……之后呢,他的愿望层出不穷:我们应有座房子。他转动着纽扣,房子一下子飞到他眼前,宽敞明亮,迎接主人;我们还缺几个孩子,他又迫不及待,使劲转了一下纽扣,日月如梭,顿时已儿女成群;他站在窗前,眺望葡萄园,真遗憾,它尚未果实累累,偷转纽扣,飞越时间。生命就这样从他身边疾驶而过。还没有来得及思索后果,他已老态龙钟,衰卧病榻。至此,他再也没有要为之而转动纽扣的事了。
回首往日,他不胜追悔自己的性急失算。不愿等待,一味追求满足,直到风烛残年,方才醒悟:即使等待万分痛苦,在生活中亦有意义。他多么想将时间往回转一点啊!他握着纽扣,浑身颤抖,试着向左一转,扣子猛的一动,他从梦中醒来,睁开眼,见自己还在那生机勃勃的树下等着可爱的情人。一切焦躁不安已烟消云散。他平心静气地看着蔚蓝的天空,听着悦耳的鸟语,逗着草丛里的甲虫,他以等待为乐。
只有经过努力和历尽艰辛实现的愿望,才更令人满足。
=5=
金基德的电影《收信人不明》里,昌古的妈妈一生都在等她的美国爱人。生活的贫困没有打败她,她和儿子住在废弃的汽车里,儿子长成黑壮的少年,是她最开心的。所以她总是拿着战争后遗留下来的一次成像的相机不停地给昌古照相,然后写信寄往美国,但信件总是打回来,署着“收信人不明”字样。这些都没有动摇她一直写信的决心。
她每天说英语,哪怕去便利店买生活用品时也是用英语讲,便利店的女老板一听她说英语就赶她出去,不卖给她货品。她便与女老板打起来,昌古回来,二话不说,扛起妈妈就往家走去,然后就对妈妈一阵拳打脚踢。而且昌古再也不让妈妈给他照相,照一次,他就捶妈妈半天。
最后昌古终于忍受不了妈妈的这份等待,决定杀死妈妈,但是最后时刻,他动摇了。妈妈活下来了,但他却自杀了。妈妈从此也半疯半傻,直到某天邮递员来送信,却看到她在家里点燃汽油,那燃烧的火,可曾是她一生的等待。然而那封终于收到的回信,却随风飘远,她永远也看不到了。
肯等你,是因为还爱你。如果不再等了,也就没有爱了。
而等着,就有悬念,有想象,就有美丽。看过资料说,在美学中,等待属于悲剧的范畴。等待是悲剧美,因为等待意味着欲而不得。欲而得之,导致的是感官层次的愉悦;欲而不得,引发的是精神层次的触动。这在《匏有苦叶》中体现得异常到位。从不把《匏有苦叶》抹上悲惨色彩,只因为这等待里确实有一层淡墨似雾。
同样的感受在《式微》里也有体现,但《式微》字词间传递的,却多了一抹凝重。大概是因为《式微》里所谓的等待已是了然于胸的结局。而《匏有苦叶》是苦涩里有甜蜜,坚持里有美丽,所以才让我们读来心中生出一丝柔软的霞光,慢慢被描摹成一幅意境深远带着湿润气息的山水画。那感觉也像周杰伦《青花瓷》里的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