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3)

 

刘起阳说:“别逗了。快告诉我,到底啥工作?”
  
  高天元说:“这工作啊!怎么说呢,又风光,又体面,又赚钱,又没有风险,还不用劳心费神。”
  
  刘起阳笑了:“天底下能有这么好的事?”
  
  高天元说:“市场经济,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小车驶过一座巨大的立交桥,进入了车少人稀的市郊。刘起阳看看车外说:“这往哪儿开呀?”
  
  高天元说:“到了你就知道了。”
  
  赵东川的车驶进了闹市的一座小区。
  
  走进电梯,赵东川在“13”的按钮上潇洒地点了一下。
  
  陶玉宁说:“十三楼啊?”
  
  赵东川看着陶玉宁说:“我记得你说过,十三是中国人的吉利数字。”
  
  陶玉宁笑了:“你还记得啊?”
  
  赵东川笑说:“你的每句话我都铭记在心不能忘怀啊!”
  
  陶玉宁也笑说:“赵东川,男人的甜言蜜语我这辈子可是听多了!”
  
  赵东川说:“信不信由你,我说的可都是心里话。真的!离开总行党校以后,我常常想起同桌的你。”
  
  陶玉宁说:“和我同桌的是沈阳的周处长。”接着学东北口音说了一声“东北人”。
  
  赵行长笑道:“可我觉得一直是和你坐在一起啊!”
  
  十三楼到了。
  
  走出电梯,赵东川说:“环境专家说,大气中的漂浮物夜间停留在十楼、十一楼左右,所以,高层住宅应该选择十二楼以上。”
  
  赵东川拿出钥匙开门。
  
  陶玉宁眼前出现一套布置高档而淡雅的三居室,作为家的一切应有尽有。
  
  “你喜欢纯洁的白色。整个房间就是以白色为基调。”赵东川一一指点着,“这是卧室,这是书房——宽带已经开通,这是客房——如果老太太想来看你,这房间也可以凑合住几天。所有这一切都是我自作主张,不满意的地方尽管说,我马上叫人换。房子不大,也没你们家四合院那种舒适,你暂时委屈一下。”
  
  陶玉宁真真假假地说:“谢谢赵行长!”
  
  “别谢我!我是假公济私,再说我也只是动动嘴而已。”赵东川把房门钥匙递给陶玉宁,“这是钥匙。三把,全在这儿了。”
  
  陶玉宁走上阳台,远远近近的风景尽收眼底。太高,下面马路上的车流人流无声无息,像是看早期的无声电影。
  
  赵东川站到她身边说:“高居闹市之上,俯瞰芸芸众生。还行吧?”
  
  陶玉宁笑道:“万一着火也只能俯瞰芸芸众生了。”
  
  赵东川也笑道:“不是自我吹嘘,本人还真想到了这一层。据消防专家说,我国目前的消防云梯最高可以升至十八楼。明白了吧?综合环境专家和消防专家两方面意见,高层住宅应该选择十二楼以上,十八楼以下。”赵东川看看表说,“好了!我先下去,你收拾一下,半小时后下楼。”
  
  陶玉宁说:“干吗?”
  
  “给你接风啊!”赵东川走到门口又回过头说,“对了!冰箱里有你喜欢喝的酸奶。”
  
  赵东川的背影在门口消失。陶玉宁摇摇头,打开冰箱,拿出酸奶,坐到沙发上,双脚习惯地翘上茶几,一边喝酸奶一边打量至少要住一年的这套临时的家,不经意间她的目光落到鞋尖的泥痕上。她抽出一张面巾纸,擦去泥痕。
  
  高天元的小车开进清江花园小区,穿行在漂亮的别墅群间。看着车外的绿树红花,刘起阳感叹地说:“天元,你这是住在公园里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