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 好吃街(4)
2
那神逸的枣红马载着小鱼穿越林中一段路途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座小城,房舍清雅、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宛如世外桃源。
峨眉县城终于到了。
小鱼跳下马来,按捺住心头的激荡,缓步入城。
当他再踏上峨眉山脚下那条青石板街时,只见这里还是那么热闹,那么温馨。
这便是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家乡的味道,是无法用言语道尽的。
香香甜甜入口即化的三合泥,那是绝对吃不够的;还有出了名的萝卜汤卤肉,来上一碗保证再挑食的人也要动动筷子;甜皮鸭的皮是炸得酥脆的,而钵钵鸡却一定要调味的汤汁好才行;豆腐脑自然是牛华的好;黄焖鸡关键在于大师傅的“焖”功;至于跷脚牛肉嘛,关键在于选出的牛杂,必须是最鲜嫩的……
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吃。所以,无论是江南,还是塞北;无论是京城,还是蜀地,几乎每一个城镇,都有这样一条街:街上挨家挨户都是卖好吃的东西的,什么蟹黄小包、凉拌鸡丝、芝麻火烧、春卷豆花……虽然都是小吃,没有大酒楼里的水陆八珍,但每一样小吃都能让你品尝之后,唇齿留香,经年难忘。
秀甲天下的峨眉山下便有这样一条街,它的名字就叫做好吃街。
好吃街,一条铺着六十八块青石板的大街。
这条街上,每天都会迎来清晨与黄昏。每一个清晨与黄昏都是那样的相似。远来的商旅、附近的居民,常常就踏着清晨的阳光或落日的余晖,踏上这条青石板大街,选一家小吃铺子,点几样小菜,要一壶清冽甘香的峨眉山泉所酿之水酒,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
闻到那满街的香味,小鱼的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自从得知大帅要派自己回乡,他便已想好,回来后就先到好吃街上大吃一顿。小时候自己家里穷,有好些东西只有流着口水干看着,虽然大半时间在山上,师父又极疼爱,但山中都是素食,也没有什么机会大吃一顿,所以才常常偷跑下山,到好吃街上捣蛋,其实心中想的是,总有一天要挣来大把的银子,把每一样美食都尝上一遍。现在长大了,心思又不同了,除了月月关到的千总饷银,少帅还时有赏赐,这次回来,少帅不但送了汗血宝马给自己乘骑,还送了两颗产自辽东的珍珠。眼下自己也算是个小财主了,不必慌着学那饿死鬼,反正还有许多时间,不妨慢慢品尝。
打定了主意,小鱼望着那翻腾滚沸肉香扑鼻的大铁锅,忽然想起小时候曾经想过,等将来有钱了,一定要把跷脚牛肉吃到饱。想到这儿,他轻轻一笑,一头钻进了街边一家最不起眼的小店。
一间灰暗低矮的草屋,几张油腻漆黑的桌子,由于时辰还早,店里尚无客人。乍一看来,这间小店实在太不起眼了,土生土长的小鱼却知道,全天下最正宗的跷脚牛肉只有在这家名叫“徐老伯”的店才能吃到。
古老相传,元朝末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百姓贫病交加。那时的嘉定州,还叫做嘉定路。此处有一位精通歧典之术的罗老中医,他怀着济世救人之心,在苏稽河边悬锅烹药,救济过往行人。那药汤不仅防病止渴,还能治一般风寒感冒、胃病、牙痛等。
有一天,罗老中医看到一些大户人家把牛肠、牛骨、牛肚之类牛杂扔到河里,觉得很是可惜,便将牛杂捡回洗净后,放在药汤锅中。谁知这熬煮出来的汤味甚是鲜香。因味特汤香,又有防病治病的功效,特意前来饮者络绎不绝。
由于罗老中医的药铺甚小,没有席位的人便站着、蹲着喝汤,有的就干脆坐在药铺门槛上跷着脚端碗即食。久而久之,便有了这“跷脚”牛肉的美称。
这开店的徐老伯,自称是当年那位罗老中医的后人。在小鱼很小的时候,他便已经被人称作老伯了,连门外的幌子上都写着“徐老伯”三个大字。如今十数年过去了,老伯看起来更老了些,腰背也弯曲了,两只昏花的老眼都有些睁不开了。
当小鱼的身影出现在店门前时,徐老伯本能地感觉到一丝特别熟悉的威胁,当这个感觉出现之后,他那看似老迈不堪的身子突然拔地而起,闪电般地扑到灶前将两口大锅全都盖严,然后操起马勺就守在了旁边。
《峨眉》 好吃街(4)
峨眉:上卷
于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