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罗马鼎盛帝国的宽容政策(18)

        新狭隘主义在罗马对待基督教世界的事务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起先基督教只是罗马人攻击的目标,后来则成为了狭隘主义的主要根源。公元3世纪,基督教发展到帝国的各个角落,到公元300年时,基督教徒几乎占了帝国全部人口的十分之一。最初的基督教徒非常不受罗马国民的欢迎,不仅因为他们拒绝承认罗马的各种神灵,人们还指责他们乱伦和人吃人,人们认为他们的圣餐是吃人的肉体和鲜血。因为基督徒拒绝参加官方的敬神仪式,人们通常指责基督徒导致了战争失败和自然灾害的出现,例如瘟疫、地震和饥穰。
  
  公元303年,戴克里先皇帝(Diocletian)对基督教发动了所谓的“大迫害”(GreatPersecution)。当时,太平盛世正在消亡,北方的日尔曼人和东方的波斯人不断进攻罗马帝国。此举原本为了恢复鼎盛帝国的辉煌,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采用的政策却与黄金时代的价值观完全相悖,戴克里先决定根除“非罗马的”基督教这个大毒瘤。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罗马对基督徒进行了系统性的迫害。皇家官员将基督徒排斥在公职之外,并将他们从军队中清洗出去。公元304年,戴克里先颁发圣旨,命令逮捕任何一个胆敢不祭拜罗马神的基督徒。基督教堂被拆毁,经文被焚烧,数千名信徒被杀害。
  
  令人惊讶的是,在强大的罗马和羽翼初生的基督教会之间的斗争中,基督教竟然获得了胜利。在进行了一系列简短而激烈的战争之后,康斯坦丁大帝(ConstantinetheGreat)成为皇帝,而且至今令人不解的是,在公元312年他皈依了基督教。在他转变信仰后,罗马针对几百万基督徒的迫害活动戛然而止,但是对于帝国内的其他国民来说,迫害时代才刚刚开始。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灭亡中的作用已经被争论了好多个世纪。吉本认为基督教是罗马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或者说是关键原因。虽然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但是吉本仍然提出,基督教强调的“未来生活、绝对服从和胆怯懦弱”极大地颠覆了罗马帝国果敢、英武和世俗性的传统价值观。但是,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罗马官方对基督教的承认为帝国政策加入了致命的狭隘元素,这些元素又进一步削弱了曾经极其成功地起到团结不同民族同化和融合作用的帝国政策。
  
  首先,异教思想已经广为传播,已经不可能通过简单禁止就能消除它的影响。相反,康斯坦丁大帝对罗马教堂停止了大规模投入,转而建设富丽堂皇的基督教教堂。但是,随着帝国越来越呈现出基督教特征,狭隘思想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一些著名的“教派”,例如斯多葛教、摩尼教(一种源自波斯的古老宗教)和犹太教都被无情镇压。到公元4世纪末,罗马展开了一系列的清除异教的活动,结果所有持不同观点的人,包括那些“异教的”基督徒远离了官方的正统思想。有史以来,欧洲第一次出现了官方宗教:“现在,中世纪封闭排外的基督教社会出现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