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窦光鼐(6)

冯万行听的啧啧叹息,许文成也不再言声。

冯万行先低头叹口气,又抬起头来哈哈大笑道:“这真是小巫见大巫,咱们这点事又算得了什么?”

许文成不以为然:“从古至今,从来官场上都是梁先从上面歪,霉先从下边烂。真要查亏空的话,最先倒霉的还是咱们这些七八品芝麻官。”

正说着外面一阵大乱,只听满街的锣声,敲得震天响,隐隐的还有鼓声。三个人停住了话,仔细听听,听那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急,铺天盖地的,好像千万颗豆粒倾落在一张巨大的席上。

冯万行听得心惊,道:“莫不是大汛破了堤了?”

黄梅斜看了冯万行一眼道:“这大晴的日子,好好的日头,哪里来的大汛?你不是刚从鳌江边上过来么?我看你是吓糊涂了。”他刚刚吩咐衙役徐三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一个衙役连跌带撞的跑进来,气喘吁吁说道:“大老爷……不好……了。”

黄梅从椅子上一下子跳起来,急道:“怎么了?快说!”

“外面来了……上千号……老百姓,都操着家伙,说……要面见大老爷。”

黄梅等人的头一下子就炸了。造反!这个词同时蹦到了三人的脑海中。

“不可能。”黄梅又自言自语道。“走,去看看。”

三黄梅派了人去安顿自己的母亲,然后和许文成、冯万行出了官厅直奔前院而去。走到仪门处已听得到人声鼎沸。再到前院,看县衙大门紧闭。几个衙役扶着顶门杠子,另有几个衙役搬了梯子倚在墙上,爬在梯子上往外瞧。

黄梅问道:“都瞧见什么了?”

一个衙役回禀道:“全是人,黑压压的,都操着扁担锄头。”

“废话!我问你都是些什么人?看到为首的没有?”

“回老爷,都是些农夫、庄丁、佃农。前面有几个穿的整齐,锦绣的衣服,像是领头的。”

黄梅道:“把大门打开。”

底下人都一愣,黄梅喝道:“没听到么?把大门打开。亏你们还是干得捉盗拿脏的行当,真遇了事一个比一个没用。”

大门一开,外面嘈杂之声立时如退潮般落了下去,很快就变得静悄悄的。

黄梅带了几个衙役走出去,站在台阶之上,向前望去,门前人头攒动。数千人将街道挤得满满的,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六十岁上下的胖老头,眼睛大而亮,满面的红光,透着一股压人的气度,穿一身蓝色贡绸袍子,黑牛皮褂子,头顶镂花银座,上衔金雀,是个举人的打扮。身后跟着几个老头几个中年人,都是秀才、举人打扮,也有几个没有功名的,但穿戴整齐,看上去像是庄上有势力的乡绅。

黄梅认得那胖老头,叫吴荣烈,是平阳县一个大族的族长,在整个县里都很有威信。这伙人铁定是他领来的,这老头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去年秋收时就带了几个乡绅,要他减轻乡民所交还官仓的息谷,黄梅开始还敷衍几句,后来干脆就闭门不见。再后来听说吴荣烈又在腊月里告到府里,叫温州知府范思敬一顿乱棍打了出去。今天看这个阵势,这老头是豁出命来要和自己干了。

黄梅定定神,努力作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对着下面道:“我知道大家必有冤情,闹出这么大动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聚众持械是什么罪名?难道你们都不顾家里的老小了么?就不知有国法么?本县衙大门前有喊冤鼓,大堂上有明镜高悬,为何不走正经的路子?”

说罢又对着吴荣烈道:“吴员外,你是有功名在身的人,朝廷有恩于你,怎么也做出这些事来?如果有事要与本官说,请进来慢慢商谈。这些人就让他们散了吧!”

吴荣烈冷笑三声道:“放屁!你还要百姓鸣冤,你还要在大堂上明镜高悬。今儿我们就在这衙门口把话说个清楚。”

“吴员外,那你就把话说明白吧!本官也想听一听。”

“我问你,按照岁例,每年春荒之时,官家要借谷给百姓以滋救济,但出借时连谷带穗以竹筐盛之,每次连筐五十斤,筐重五斤,实际只借出四十五斤,却要按五十斤来算。等到了秋收还仓之时,也是连谷带穗以竹筐盛之。除实还五十斤外,还要加筐五斤,又有折耗五斤,息谷五斤,共六十五斤为一称,实还六十斤,百姓实际要交纳四十五斤的息谷一十五斤。按本朝规定:出借米谷,收成八分以上者,仍照旧例每石收息谷一斗;七分者,免息;六分及不足五分者,除免息外,六分者本年征还其半,来年再征另一半,不足五分者缓至来年秋后再征。灾民所借籽种口粮,夏灾借给者秋后免息还仓,秋灾借给者次年麦熟后免息还仓。此外,若上年灾情较重,本年虽得丰收,所借也可免息。而本地无论收成如何却都要一概按收成八分收息,常年成例,相沿日久。百姓在丰年也就罢了,若遇歉收,许多不殷实的百姓只能靠日日喝汤度日。这也罢了,索性天有悯人之心,这两年收成还行,平阳县稻谷还可一岁两收,勤谨一些,早谷、晚稻相连不至于饿死。但在去年十月,怎么盛谷之筐却大到能盛一百二十斤,百姓春借四十五斤稻,秋天却要交一百三十斤的稻。官家的粮仓无底,百姓的膏血有限呀!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你这个欺天负国之官,是硬生生要把百姓往反路贼道上逼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