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从下午喝起,直喝到皓月从江上升起,把武昌城的纸窗瓦屋都映出脉脉的青晖。包怀仁喝得燥热,不耐烦把袍子脱了,裸出砍掉膀子的残体,豹纹一般数不清的刀伤、剑伤,还有被箭矢咬瞎的左眼。达鲁花赤在月光下看见,说不出的骇然。包怀仁举碗笑道:“别犯愣,喝吧,喝死算×!”达鲁花赤扑地跪下来,叩头道:“将军心里有苦,请说给下官听。”包怀仁望着滔滔的江水,望了又望,似乎今夜才发现天上、水里两轮圆月,让人有无限的爱怜。
他眼角滑下泪水来,轻声说:“请大人代我泣奏皇帝,别打了。”
达鲁花赤当晚就写了一篇五千字奏文,直写到江心发白、雄鸡和一笼小鸡都开始了有力地喊叫。随奏文一块交驿卒发往大都的,还有包怀仁的一匹素帛,和他从八岁闺女手腕上解下来的两只玉镯。
来自武昌的这份奏文和礼物在呈进皇宫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无从揣测忽必烈大帝见到它们的心情,甚至,还不晓得他是否见到了它们。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年的秋冬之际,皇帝过得十分烦躁,来自十一个行省、一百八十五路的奏章,如落叶被风纷纷吹入他的怀中。它们几乎全是谏书,恳请取消东征日本的战事。皇帝在惊怒中,多次踢翻了龙案,甚至亲握钢斧砍下了一只牛头,以象征自己万牛莫挽的决心。
翌年元宵,天色阴沉,伤感的忽必烈大帝在酒后吹了冷风,中了风寒,将近一个月不理朝政。有个清晨,他在被窝里听到窗外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咕哝道:“是什么?”伺寝的妃子光着屁股跑到窗前撩开帘子瞅一瞅,说:“是春雪呢,陛下。”皇帝不说话,在静谧中把雪落的声音又听了很久,吁口气,说,“真是好听的声音啊……”随后,他宣来秉笔太监,就在枕上口授了一道诏书:罢征日本。并把征召的民船,全部放还于民间。
八年后,忽必烈大帝驾崩,大行了。噩耗传到武昌城外的两全庄,包怀仁正在给孙子辈讲《春秋》,他颤声叫了声“陛下!”就一头栽倒,中了风,不能说话,也不吃不喝,七天后就随先帝爷去了。他的儿孙按他生前的交待,把他葬于庄后的桑林中,墙上那把挂了十二年的锈蚀斑驳的倭刀,一并放入了他的棺木,然后深埋于地下。
此后的五、六百年,两全庄、桑林、桃园、包家的坟地,都历尽变数,成为废墟、马厩、稻田、玉米地、池塘、寺庙、点兵台、河流侵蚀的沼泽,或被人、畜反复踩过的泥巴路……五、六百年前的遗迹,除了些口口相传的故事,已没剩下什么可以辨认的东西了。然而,就在这片模糊的故地上,包家的后人还在生养、繁衍,到包博望的父亲包善人那一辈,这儿已经是人丁上千口、街面一里三分的包家镇。
二
包家镇是从包怀仁身上长出的一棵树,一棵树后来窜成了一片林,每棵树都垂下须根,扎入深土,钻出老远,再冒出头,成了枝桠。枝枝桠桠,总在嘎嘎有声地拔节,枝叶纷披,像群鸟的翅膀一样,朝着四面八方铺展。包善人的家脉,是这些须根中贫弱的一支,五代单传,几近死绝,又绝处逢生,死去活来。不过,对包家镇来说,这一支活着也无足轻重,死了那就遗忘得更加干净。然而世事无常,无常就是变化和转机,富人惧变,穷人求变,转机曾如一束让人目眩的强光,打在包善人的父亲狭窄、苍白的额头上。
第一章 两全庄(3)
所有的乡愁
何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