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剿派的胜利和晋升三边总督(3)
取得一定战果以后,洪承畴一面向崇祯帝请求留陕饷银二十万两,以作资剿费用,并赈济贫民;一面继续加紧军事镇压。
农民军主力受到洪承畴镇压之后,由陕西转入山西。洪承畴派曹文诏入山西追剿,曹文诏在山西杀了农民首领王嘉胤。但是,农民军在山西并没有被镇压下去,力量反而逐步壮大。王嘉胤的部将紫金梁王自用继起,联合各支农民军共同作战。据记载,其时紫金梁共联合了三十六营。后来著名的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张献忠,那时都在三十六营之中。洪承畴亲自入晋进剿,明廷又调大批兵马入晋围剿。
经过一年多迂回对垒,农民军逐步退却,由晋入豫,在山西、河北、河南接壤之处转移。当农民军进入河南之后,河南乡绅向明廷请求,希望由洪承畴兼管山西、河南军务,统一筹划镇压农民军事宜。兵部认为河南乡绅的意见可行,这样可以避免省与省之间互相推诿。兵部还认为,如果洪承畴坐镇潼关,统率河南、山西巡抚,以及总兵曹文诏、邓玘、张应昌,秦、晋、豫三省大局就可以安全。可是,崇祯帝担心洪承畴权力过于集中,就派太监陈大奎等到三省军中作内中军,分别出任曹文诏等四总兵的监军。这样既分了洪承畴的权,又可牵制曹文诏等总兵。
洪承畴仍旧留在陕西,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陕西局势比较平静。但是,起义军在河南、河北、山西一带,却有很大发展。由于中原各地连年饥荒,像河南许多村庄都处于十分凄惨状况:
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触耳有风鹤之声,满目皆荒惨之色。欲使穷民之不化而为盗,不可得也;欲使奸民之不望贼而附,不可得也。
因此,起义军在河南一带得到迅速发展,并很快地扩展到湖北、四川。明朝政府十分恐慌,拟派重臣指挥中原地区的明军,集中力量镇压农民起义军。由于洪承畴镇压农民军的战功显赫,朝臣多推荐他担负此重任。然而,崇祯帝不以为然,他认为洪承畴在陕西三边负有重任,不能轻易移动。于是在崇祯七年(1634)正月,他任命延绥巡抚陈奇瑜为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并调重兵于河南、湖北、四川追剿农民军。
那时候,各路起义军本无固定地盘,都是流动作战,大多采取避开明军追剿主力,向虚处发展。这样一来,农民军又纷纷离开河南、湖北,重新进入陕西。陈奇瑜乘胜追入陕西,在汉中地区包围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的主力。起义军的驻地人烟稀少,加之阴雨连绵,一连几天都得不到食物。农民军面临着全面覆灭的危险。李自成、张献忠等只好用重金收买明军将士,然后提出接受招抚。陈奇瑜见农民军已处绝境,不得不降,就毫不怀疑地对农民军进行招抚。双方达成协议,每百名农民军派一名明军负责安抚和对义军进行遣散。实际上起义军的队伍并没有解散,他们在所过州县得到粮草、衣物供应,巧妙地渡过了难关,走出了栈道险地。起义将士在一天夜里,把明朝的安抚官,都绑起来杀掉,一共杀了五十人,又攻打宝鸡、麟游、永寿等地,其势不可挡。这次招抚是由陈奇瑜报请朝廷批准的。如今农民军假投降后重举义旗,声势很大,说明陈奇瑜主抚失策。崇祯帝于七年(1634)十一月下令对陈奇瑜撤职拿问;紧接着又于十二月提升洪承畴为兵部尚书,总督山西、陕西、四川、湖广、河南的军务。
第二节 主剿派的胜利和晋升三边总督(3)
洪承畴传
王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