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培养好小孩独立自主的第一步:自主思考

第三篇 培养好小孩独立自主的第一步:自主思考

小朋友不会独立思考问题,原因何在?都是溺爱惹的祸。对于小孩子来讲,生活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而父母在生活上过分帮助他们,不让他们独立选择,自己判断,抹杀了他们独立的能力,小朋友会形成一种依赖心理:反正有爸妈帮我搞定。时间一久,懒得自己思考问题了。

先回想一下,你家小朋友是否经常说下面的话:

“爸,这道题我不会,你帮我做一下。”

“嗯……我也不知道,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我做的剪报怎么样?同桌做得很漂亮,我跟着学的。”

再想一想,当小朋友说出类似的话时,你的反应是什么呢?第一时间跑过去帮忙?表扬他的“抄袭”作品出色?还是让他自己解决问题?

小孩遇到问题时总想向父母求助,不愿意自己想办法,懒得动脑筋,或者看别的小朋友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一点主见都没有。可能身为父母会享受小孩依赖你的感觉,可能你也很发愁,不晓得小家伙怎么这样懒,更想不出办法改变这种情况。

五岁的小宇眼前摆着十几块正方体,正方体的六个面上画着不同图案。小宇摆弄着方块,想摆出老师展示的图案来,可是一直不正确。坐在旁边的爸爸悄悄挪到小宇跟前:“你这块摆错了,应该调过来。”爸爸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想帮小宇摆正确。小宇不领情,推开了爸爸的手,继续研究手里的方块。两分钟过去,爸爸再次靠近小宇,小宇又一次拒绝了爸爸的帮助。

小宇参加的是一项专门锻炼幼儿图形记忆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思维游戏。在游戏中,很多父母不理解孩子参与活动的真正目的,像小宇的爸爸,属于帮倒忙,潜意识里想代替孩子成长。从小宇拒绝爸爸帮助可以发现,很多小朋友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意愿,是家长的行为在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

和小宇爸爸不同,西西父母通过穿衣培养了西西的独立性。

西西三岁时,妈妈给他穿衣服只穿一半,剩下的一半让他自己完成。衣服套进头里、胳膊也伸进袖子里以后,让他自己把衣服从胸口拉下来。穿裤子时先给他穿到膝盖,让他自己拉上去,然后就只帮他穿一条裤腿,让他自己穿另一条裤腿,在这个过程中,西西觉得自己很能干。四岁生日的时候,爸爸和西西说,希望西西每天自己选衣服裤子袜子穿,一开始,西西给自己搭配的衣服难看怪异,爸爸妈妈只是给予意见,但还是会让西西做选择。遇到天冷下雨,爸爸妈妈在一旁会提醒西西,西西慢慢地就学会关注天气预报来自己选择衣服,他会自己加减衣服,极少感冒。

培养小朋友的独立思考力的5点建议。

建议1:让小孩独立生活。

多让孩子自己摆平生活里的琐事吧,在他不断克服困难的同时,也会拥有不断思考的大脑。

建议2:在家里营造思考的氛围。

在家庭中,营造思考的氛围,对小朋友形成独特个性、表现出创新意识的思维和行动非常有利。小孩是完整、独立的生命个体,必须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世界和空间。

建议3:让小朋友养成思考的习惯。

你在和小孩相处、交谈过程中,应该经常用商量的口吻进行讨论、协商,你负责提出问题,小朋友负责回答,留给小朋友思考的余地,让他提出自己的想法。你可以根据谈话的内容经常提问、引导,比如:“你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还有别的做法吗?哪一种更好一些?”“你的想法有什么根据吗?”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来引发孩子的思考。

建议4:给孩子叙述自己想法的机会。

小孩子的想法天马行空,在大人眼里是天真、有趣、幼稚的。尽管如此,你仍要学会抓住小朋友讲话中那些有趣的、有道理的论点,鼓励孩子更深入地“论证”,小孩一旦尝到了思考的乐趣,自我探索的信心将会成倍增长哦!

建议5:掌握培养小朋友创造性思考的方法。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要鼓励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你要对孩子的提问表示出兴趣,和孩子一起思考,寻找线索,揭开问题的答案。这样做,能不断增强小朋友思考和提问的欲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