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百花齐放”(3)

过了一会儿,接待我的主人突然沉默不语了,好像是在下逐客令,李同事瞥了我一眼,我突然意识到,今天的拜访可能就此结束了。他们热情地微笑着紧紧握着我的手,与我告辞。

这是一次特意安排的礼节性拜访,我们没有涉及任何具体问题,就连一件小事也没谈及。他们也没有向我提任何问题,我也没有机会问他们问题,诸如,我今后在北京工作和居住等有关非常具体的细节。

我给自己解释说,这或许就是这里的习惯?可能马上切入主题不太好?我曾在很多书中看到过,东方人的生活节奏比较慢,每件事都需要时间,应该学会耐心,学会等待,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平静和安宁。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因为一切匆忙的举动和盛怒以及狂热都会激发出人性中的恶,这会显得教养不足,修养不够。

与此同时我还意识到,在地大物博的中国,我仅仅是其中的一粒微尘,我个人面临的问题和要完成的任务,与《中国青年报》社面临的问题和要完成的伟大任务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我得耐心等待。我的问题总有一天会得到解决。目前,我在饭店住,不愁吃穿,还有李同事陪伴,他从不离开我一步,我在自己房间的时候,他就坐在他房间的门口,看着我做什么。

我在房间里,开始读《毛泽东选集》。根据上面的指示,这里随处可见在大街小巷悬挂着的横幅标语:要努力学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利用这段时间,我先读完了毛泽东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发表的讲话,这是一次有中国共产党核心人物参加的重要会议。毛泽东谈到了长征。他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第一次。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由于这次长征,毛泽东的部队“爬过了终年积雪的山脉,踏过沼泽地,自从盘古开天地,人类的足迹就从来未到过这里。”这宣告了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这之后蒋介石进行了大举反攻。

有时,看毛泽东的书看累了,我就拿出庄子的书看看。庄子崇尚道家,蔑视一切物欲,他谈及了他与道教贤哲惠施辩论的是是非非。并论及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传说中的人物尧,他说,有人建议尧去统治天下,尧听了这话后,冲洗了自己的耳朵,因为他认为这种想法会玷污他的耳朵,之后就躲到凄凉的祈山去隐居了。在这里庄子表达了他权不足惜的思想观点。

对庄子来说,他的思想与《圣经·旧约》中的《传道书》的思想基本一致,认为世界万物的外在表现只是空幻虚无,毫无价值:“人们跟外界环境或相互对立,或相互顺应,他们的行动全都像快马奔驰,没有什么力量能使他们止步,这不是很可悲吗?他们终身承受役使,却看不到自己的成功,一辈子困顿疲劳,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这能不悲哀吗?人们说这种人不会死亡,这又有什么益处?人的形骸逐渐衰竭,人的精神和感情也逐渐衰竭,这能不算是最大的悲哀吗?”

对庄子来说,世界万物都是变幻无穷的、都是相对的:“说话辩论并不是像是吹风。善辩的人辩论纷纭,他们所说的话也不曾有过定论。果真说了些什么吗?还是不曾说过什么?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言谈不同于雏鸟的鸣叫,真有区别还是没有区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