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传奇:南京与港台的陌生人

沈复《浮生六记》,文学经典,在港台家喻户晓,海内外广为传诵,有“小红楼梦”之称。台湾著名学者俞国基先生序《眉批浮生六记》曰:“纯就我个人读书的感受,认为中国传统文学中以爱情为主调的作品,只有两部书够资格称之为文学巨著,其一为曹雪芹的《红楼梦》;另一部便是沈三白的《浮生六记》了。”内地红学家冯其庸也曾说过:“《浮生六记》是《红楼梦》之后的又一部伟大作品,外国学者对它有深入研究,甚于国内学者。”

和《红楼梦》拥有同样遗憾的是,《浮生六记》也有两记遗失。自清代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刊印前四卷至今,一百三十多年间,文化界、出版界中人一直都在努力搜求第五、六两卷佚文。

历史轮回巧合的是,在沈复随使经钓鱼岛至琉球200年后,《浮生六记》佚文第五记《海国记》,终在国内文藏界浮出水面。

说起问世经历,其中种种机缘巧合令人感慨。2005年秋,山西平遥自称“一介书贩”的彭令于南京朝天宫一个旧书摊上,搜寻购得包括《钱泳手录沈复〈浮生六记〉卷五》杂记册子的《记事珠》。当时的心情,正如有收藏者在“中国小说网”留言:“多少书人(贩),数年,甚至数十年,黎明即起,守望、徘徊于冷摊,也许仅有数十万分之一,甚至数百万分之一,才有此等天赐良机----”

好一个天赐!

朝天宫淘宝者,彭令,何许人也,有一个陌生书友的讲述,颇为传神:“余等三人,与彭令兄素不相识,寻书平遥,电话问候彭兄。不意,彭公豪爽,力邀至云峰宾馆,尝平遥牛肉,品山西特食,饮古城黄酒。酒足饭饱后,并赠平遥特产纪念。归家,语与妻,其曰,山西的陌生人请你进宾馆吃饭,超级谎言!近日,游荡于京城,从书友处得知,古旧书籍收藏界诸公,凡至平遥古城,会彭令兄后,多谓其‘平遥古城及时雨’。”

素不相识的彭令,再次遇到香港陌生人。

他投稿至香港文汇报,王伯遥总编辑短短一周内即拍板刊发。

2008年6月17、18、19、24与25日的香港《文汇报》副刊,连载彭令所撰的文章《沈复<浮生六记>卷五佚文的发现及初步研究》,震惊海内外。日本、台湾学界研读、电询、包括收藏的意愿,让彭令应接不暇。

香港是一个资讯发达信息流转的福地,在这里,彭令再次遇到来自台湾的陌生人,他有福了!

正如台湾高雄师范大学蔡根祥在人文版《浮生六记》序言中所言:“《浮年六记》后二记可惜七十年来没有一点儿消息,令很多读者苦苦企盼。就在大家近乎绝望之际,香港《文汇报》2008年6月忽然刊登了彭令先生的沈复《<浮生六记>卷五佚文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彭令的文章发表后,掀起了滔天浪潮,也经历了不少波折:有人怀疑资料的真实性,有人对彭令的操守质疑,有人要出高价来收购这个稿子。作为一名研究者,笔者只希望这部资料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并被尽早公之于世,以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研究和阅读”。

《浮生六记》被蔡根祥呵为珍宝。得知这个消息之初,蔡根祥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用他向媒体介绍的话说,《浮生六记》的第五记真实记载了清代时中国与琉球国的交往,特别是两国民间的直接交流,具有非凡的历史与政治意义。

当2008年3月,中国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确定,并颁发证书后,8月,蔡根祥向文化部“《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甄审委员会委员”,发去了推荐《浮生六记》卷五抄稿申报名列《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二批名单的函文。他从文学、学术、历史和艺术价值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这本佚文典籍重新面世的意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