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春 23(2)

   那一日,李福仁杀了个回马枪,觑得三春正吃得津津有味,常氏还在锅里加菜伺候,怒从心起,夺了三春手上的筷子,往窗外扔了出去。三春也怒,站起来只伸出胳膊肘一推,李福仁便往墙角倒去,天幸墙角还放着一张椅子,竟然跌坐其中,已说不出话来——他腿脚早就无力了。三春趁势把桌子掀了,碗筷劈劈啪啪跌落在地,指着李福仁道:“你是老不死了,我不跟你计较,吃你算是看得起你,以后不来这里吃呀,你也记得,老得动不了别叫我!”说罢,出门扬长而去。李福仁已经气累交加,只能低声哼哼道:“这畜生,这畜生!”常氏先是去拦三春,又来搀扶李福仁,惊慌得眼泪都出来了,道:“冤家呀冤家,你莫再跟你爹动手了!”又叹道:“儿子来吃口饭,你又何苦呢!”李福仁支起身子,道:“你还护着这畜生,只要你护着他一天,他就一天不能变成人,你疼他,却不知他就是你害的,我这条老命要送他手里了!”常氏道:“我如何害他哩,说给人听都不信的。倒是你这样逼儿子有什么好处,原先四个儿子,二春先走了,三春又被你逼得不知下落,你可知我这心头跟掉了两块肉似的。如今三春幸好懂得回来,你又何必再逼他走,让我心中如何落忍!”说罢,伤心成泪人了,她一心只知团圆和好,如何能想到“你疼他便是害了他”这番道理。李福仁一时也无言,动了动老胳膊老腿,幸好还能用,无有大碍。常氏低头拾那残碗碎片,又扫那狼藉菜肴,老两口竟然再无语了——越老,那爱与恨便越执着,再多言语也无益通融了。
  
  此后三春倒不来这里吃饭,没有吃的,便候着常氏道:“娘,没有米了,帮我弄点过去。”也不用自己动手,常氏便偷偷将米送了过去。没有烟酒钱,也是常氏这里支取。不仅常氏这里支援,那三春自有一套生存法则。算好了,这个月该去大姐处借钱,下个月该去县里大姨那里借的,过节该去东家借过节费,过年该去西家借,如此精打算盘,来往游击,便是他怎么也饿不死的道理。亲戚没有不被盘剥过了,他的借是黄鼠狼的借,从来不言还的。亲戚们借一次还客气,借两次三次就有变脸的,他也不惧,谁不借便数落谁,道:“我到某某人那里借几千几百都有,向你借几十也不给,没见你这样小气的,还配当国家干部呢!”又有道:“还是我亲戚呢,没见过这么无情的亲戚,眼见我无钱过年,也不帮一把,这么没良心的人一辈子不会发财的。”种种难听的话,不可思议的逻辑,不一一细表。后来那借钱的主儿,不仅是亲戚了,凡是熟悉的人,都敢借,特别是本村在县里做生意的人,他便会急匆匆跑到人家摊位上去借,让人很难拒绝。凡此,借名远扬,坏名声自然会传到李福仁那里去,倒是令他扪心自问:“这样的人是我生的么,我一世老实,哪里来的这个种!”失望之情,只有那生了不肖之子,天天烦心的人才能体会。倒是常氏并不放在心上,道:“他能借到钱是他本事,总比饿着肚子要好!”
  
  且说前塘的田地,因开发区要买来做厂区,引得村中喧哗一片。先前,村干部自作主张,以每亩一万九千八的合约收了预付金,然后开始向每户村民购买。那急着用钱的农民,早已支取了去;也有田地不甘心卖掉的,不收那钱;也有嫌那土地卖得太贱的,也不愿就成交了。又,几日后传出村干部从中渔利上百万的钱,便有人写了大字报,夜里贴到街上去,又引得声讨喧哗一片——此事便僵着,后又传出,其他村中有田地卖到一亩十万以上,更有那县郊的,又卖到一亩八十万的,这下村民更加不肯贱卖。种种是非,在村中拖了两三年,终未解决,其中不外乎利益之争,且不管它。却说那安春,听说有得钱领,早早下来领了去,又在村中呆了下来,困在常氏这里吃喝。他在县里没什么事干,又懒惰,被老婆孩子赶了下来,又在村中游荡,若哪里能弄些钱来,便再上去。李福仁是不愿去领那钱的,他是想不通农民如何能把土地换做钱的。常氏要他去领,他道:“这田地是年年有收成的,多少钱都能花光,把土地卖了,正经是败家子,如何忍心做这种事。”常氏道:“你七老八十,锄头把都拿不住,还要这田地。原先要交公粮,加上水利费、教育费、民兵训练费,七七八八的费,田租收来都不够交,田地只能是个累赘,如今有人买了,岂不是一举两得。”李福仁叹道:“原先是我自己不能做——如今公粮也减免了,正是做田地的好时机,即便是我不能耕作,等细春他们将来边务工边务农,至少也有得粮食吃。你又不吃皇粮,只能是农民,做农民没了田地,那就不是农民了。”那安春正想常氏去领了这钱,好让自己借支些去,插嘴道:“将来谁还去耕作田地,土疙瘩里能刨出钱来?简直是笑话。将来这耕地做了工地,农民都去做工,比在土里刨食要好得多,你白发愁什么!”话不投机,李福仁便不再说,只找李兆寿倾诉去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