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演达一行被邀上山(2)

庐山,白居易的“桃花”、李白的“香炉”、苏东坡的“真面目”,对于刚刚目睹硝烟血影的人们是何等惬意之地。“好,太好了!”一片赞许声,连何香凝也拍起手来。

当晚,据蒋介石日记记载,他召集叶楚伧(西山会议派着名笔杆子)、邓演达谈话,一直谈到十二点。次日,委员们停留南昌一日。

12月4日,国民党要员驱车直接到达九江莲花洞,经九十九盘山路来到庐山山顶,时称牯岭,下榻牯岭牛津路仙岩饭店。

民国时期的牯岭,今非昔比,清一色的洋名路,沿着长冲河,依次爱丁堡路(今中一路)、演厅路(今中二路)、爱普华氏路(今中三路),剑桥路(今中四路)、牛津路(今中五路)、罗斯非尔路(今中六路)、哈佛路(今中七路)、雅礼路(今中八路)、克地佛路(今中九路)、宾夕瓦尼西路(今中十路)……(注:外文路名据庐山老人殷荫元2004年12月介绍)。洋名路旁,形形色色的异国别墅,如同不同风情的明信片汇展,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仙岩饭店则是众多别墅中颇为豪华的公寓式别墅。它于1910年由英国传教士都约翰修筑,坐北朝南,通栏阳台,外有欧洲文艺复兴风格的简洁明快,内持西洋家具浴具的时尚卫生。这种别具特色的豪华和舒适,在当时中国堪称一流。

12月5日,没有开会。委员们三五成群出行游玩。

邓演达陪同何香凝母女、顾孟余夫妇、戴季陶夫妇走在一起,前往花径。

花径,又称白司马花径,以白居易名诗《大林寺桃花》之故。何香凝擅画,爱花。初冬的庐山,灿如云锦的桃花早无踪影,野菊花凄凉地垂着头。何香凝心疼伏下脸,手抚着一朵白菊对女儿廖梦醒说:“我和你父亲刚结婚那两年,住在爷爷老房子顶层阁楼,很小,只能放一床一几一柜,我们心灵的天地很大。我在顶楼种了不少花。月夜,晚风吹拂,花香四溢,你父亲吹箫,我轻声唱起歌……”何香凝眯起了眼睛,那是她和廖仲恺醉人的新婚初恋,花香犹存,郎君却被1925年8月20日那颗罪恶子弹夺去了生命。廖仲恺时称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最坚定的执行者,中国共产党人善意的朋友。斯人已逝,其魂安在?何香凝滴下了泪水。

“妈”、“廖夫人”,迎着呼唤,何香凝扬起脸,惨然一笑,说:“我不难过,我是在高兴。我在告诉仲恺,北伐取得很大的胜利……”

戴季陶是国民党高层着名居士,此时双手合十,对何香凝说:“我也要到菩萨面前,请菩萨告诉廖公,我们对他的思念,对现实的困惑。北伐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那是工农的胜利,共产党的胜利,还是国民党的胜利呢?”

“到底是理论家,看问题画龙点睛。不过,孙先生提倡的就是扶助农工,联俄联共。农工的胜利,共产党的胜利,难道就一定是国民党的失败吗?”顾孟余和戴季陶又针尖对麦芒争论开来。虽说是争论,声音却错落有致。戴季陶祖籍浙江吴兴,出生地蜀中,说的是一口四川话。顾孟余河北宛平人,一口京片子,两人均自诩学富五车,那场争论自然是像说对口相声,对垒中含有风趣,风趣中富有哲理,谁也不服谁。

戴季陶,清末日本大学法科留学生,老同盟会员。曾以号“天仇”为笔名,清末民初发表了大量进步时论,办过《中外日报》、《光华报》、《民权报》系列报刊,声名遐迩。他当过孙中山的秘书、护法军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一届中央宣传部长、黄埔军校政治部第一任主任。孙中山去世后,戴季陶思想迅速右转。1925年5月,戴季陶在国民党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立“纯正的三民主义”主张,他虽然没有参加国民党右翼召开的北京西山会议,但拥护西山会议派主张,和邵元冲、叶楚伧代表西山会议派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办公。1925年11月他的代表作《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发表,宣传从孔子到孙中山的“孔孙道统”,认为只有继承这个道统的三民主义才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最高原则,反对工农运动。毛泽东1926年在《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特别提到这位先生的名言“举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国主义,举起右手打倒共产党”。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他的宣传部长虽被国民党左派罢免了,却坐上了中山大学校长的交椅,不久又被蒋介石任命为北伐军总司令部总参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