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一生没有等到王公贵族的青睐。真正青睐巴赫的是平民百姓。当时教堂音乐是给王公贵族听的,广大老百姓那时根本不是人,没有听音乐的资格。1729年3月,巴赫接手台杰非创立的“音乐学社”,指挥由学生和业余乐手组成的乐队和合唱团上演德、意音乐,举办户外合唱节,深受莱比锡人喜爱。巴赫喜欢走到乡村小教堂去弹奏那里简陋的管风琴。有个乡村管风琴师听了后对这位陌生人说:“您若不是伟大的巴赫,就是一位来自天堂的天使。只有他有这样的技艺。”
这是巴赫有生之年听到过的最高肯定。
商人,只有商人,才是推动封建社会前进的动力。1743年,莱比锡十六位棉布商在“音乐学社”基础上组建协会“音乐大会”(Das gro'e Concert),约定每人资助一位音乐家,3月11日,第一场音乐会在“三天鹅”客栈举行。
此即莱比锡货栈乐团(Leipziger Gewandhausorchester)前身。它的建团历史仅次于德累斯顿乐团,名列德国老二。随着门德尔松、马勒和富尔特文格勒等著名指挥的相继加盟,它迅速成为世界一流乐团。
1747年6月,巴赫成为“音乐科学通讯学会”第十四名会员。1738年,巴赫学生米隆福创立这个协会,意在“把音乐变成科学,研究并理顺音乐史”,会员必须是作曲家或音乐理论家。前十三名会员中包括台杰非和亨德尔。
全世界巴赫迷对这个协会感激涕零,因为协会要求每个入会者提供一幅近期画像。巴赫交来的油画由莱比锡画家哈艾鹏创作。
这是全世界惟一一幅以巴赫本人为模特的油画。
此时已年过六旬的巴赫目力渐衰,人老体疲。但他的创作激情踏遍青山人未老。1748年8月,巴赫开始大规模创作赋格。他去世后,巴佳爱将这些作品结集出版。
《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e BWV 1080)一部由十四部赋格和四部卡农组成的巨作。它涵盖了赋格所有的规则,是赋格音乐的顶峰,和结束。《赋格的艺术》从未按巴赫的设想完成,因为巴赫给自己订下的目标太高了。他要求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必须炉火纯青,却未规定用什么乐器来演奏。今天这部作品已经有键盘(羽管键琴、管风琴和钢琴)、弦乐四重奏和管弦乐团等多种演奏形式。
巴赫在巴亚蜜填房的第二年开始创作《赋格的艺术》上卷。下卷创作于十六年后任职莱比锡时期,断断续续地写了约四年之久。
赋格(Fugue)原意“追逐”,指曲中同一主题变化而来的三个以上旋律彼此应答,互相模仿。赋格使作品奔放多变,最适合能同时模仿各种乐器的管风琴。
卡农(Canon)原意“规则”,指后面声部按一定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主题都是卡农。巴赫在管风琴合唱和声乐作品中经常使用卡农。
赋格和卡农是对位法的主要形式。对位法由尼德兰僧侣克巴德发明,原文为拉丁文punctus contra punctum(音符对音符),它是人类最古老的音乐创作技巧之一,指两条以上的旋律同时发声,彼此应答。
人类古老艺术多源自对位。北京潭柘寺门口的金刚力士,是佛的贴身侍卫长,按佛经本来只有一位,就是为了对位,生弄成一对,还一个张口,一个闭口,似乎分别在叫“哼”与“哈”,因此又称哼哈二将。
对位法与和声相反。和声有一个主旋律,其它旋律围绕主旋律,重点在于纵向发展;对位法有多条旋律,各声部相互独立,重点是横向发展。
对位法主要有模仿法和对比法。赋格是模仿法最高形式。
对位法的顶峰是巴洛克复调音乐。巴洛克复调音乐的顶峰是赋格。
巴赫,是赋格大师中的珠穆朗玛峰。
巴赫的赋格技巧精湛纯美,内容包罗万象,俄罗斯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说:“仅在《平均律》中你就可以找到宗教性的、英雄气概的、忧郁的、雄伟的、哀诉的、幽默的、田园风味的、戏剧性的——各种各样的赋格曲”
巴赫的赋格空前绝后,它们逻辑严密,同时却结构均衡。这来自巴赫的和声。巴赫的赋格是复调与和声相结合的最高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