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冠军路(16)

2004年3月,她再次回国,和国家短道速滑队又有了接触。这时候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多么依恋冰场,多么想在冰场上为国夺金牌。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心里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俗话说见好就收,你在美国读书读得好好的,马上就要拿下托福考试,跟美国签约是念两年书,多好的留学机会啊。回来干什么?万一你比赛输了岂不是鸡飞蛋打?”

另一个小人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培养了你这么多年,现在国家需要你,你应该回来参赛为祖国争光!”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终于选择了回国。国家队需要自己,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在现实和理想之间,人应该随着自己的心走。2004年7月,通过了托福考试的杨扬放弃了在美国继续读书的大好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从一个美利坚合众国自由自在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中国短道速滑队普通的运动员。环境变了,心态变了,队友变了,教练变了,体能变了,生活规律变了,她一时有点找不着北。过去在队里每天滑三四万米,训练强度再大自己也能忍受。这回回来连30圈都滑不了,在冰场上居然迈不动腿;过去在队里对自己的训练状况心中有数,这回回来对自己的能力有点吃不准。再熟悉的技术撂下一年半载也有手生的时候,她尝到了滑不动的滋味儿。要想为国争光,她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体能。

恢复训练从身体上说是一种折磨,从心理上说是一种煎熬。在运动队时,她的体重是122斤。到美国读书后,她的体重降到112斤,整整瘦了10斤。人都说女人减肥难,而增肥又谈何容易?增肥不是增脂肪而是增肌肉,她要进行大运动量的增肌训练,争取增加10斤肌肉,达到122斤体重的最佳状态。

她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普通人,一切从零开始,每天跑步、滑冰,进行积极性的恢复训练。经过半年的刻苦训练,她的训练卓有成效,接近于退役前的最佳状态。年轻人中的后起之秀是王,杨扬又像当年与杨阳那样打起了配合,她在前面领滑,王在后面紧跟,俩人一里一外乘胜前进。

杨扬有一个特点,没有机会也要尝试。如果她没有夺魁,那么她不是因为犯规就是因为摔倒,她在赛场上就从来没想过要拿第二。正是凭着舍我其谁的勇气,2005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上,杨扬一举夺得女子500米世界冠军。五星红旗再次在冰场上空升起,国歌雄壮的旋律冲撞着她的耳膜,她的泪水夺眶而出。为了祖国的荣誉,卧薪尝胆,值!

2006年,第20届冬奥会在意大利的古城都灵举行。4年前,杨扬在盐湖城为祖国夺得了两枚金牌;今天,已过而立之年的她又披甲上阵,与年轻队友王一道承担了夺金的重任。杨扬心里门儿清:此番征战,自己的体力显然不如年轻10岁的王,但自己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从心理上压倒对手,为王壮胆。

在女子1000米的角逐中,杨扬为了配合王,放弃了夺冠的机会,在前面领滑了6圈,也就是三分之二的赛程。她压住身体,使出浑身力量蹬冰。洁白的冰面上冰刀飞翔,红光闪烁,王夺得了银牌,杨扬为中国队夺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不以成败论英雄,她的这枚铜牌分量很重,她的东山再起为的是祖国的荣誉。她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队友,用肩膀驮起了新人王,使中国短道速滑后继有人。

她从不轻言放弃,获胜欲望极强,获胜能力也极强。她的技术、品格和气质赢得了国际滑冰运动员的青睐,挪威滑冰运动员约翰·克斯,美国滑冰运动员海登、鲍尼·布莱尔都是杨扬崇拜的偶像。刚开始接触他们时,她以为这些人都是高高在上的。接触以后,觉得他们特别平易近人。在冬奥会上一举拿下5枚金牌的海登不仅和蔼地跟自己说话,而且还为自己疗伤。他在退役后马上去斯坦福医学院念书。人家那么大腕儿,都能踏踏实实做事情,自己应该向他们学习。这些优秀运动员深深地感染了杨扬,她和他们成了好朋友,约翰·克斯搞慈善事业,她积极帮他穿针引线。

杨扬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有一颗感恩的心。她对我说:“我一生经历了4个教练,王春瑶教练领我入门;董延海教练带我参加了很多比赛,给我看外国滑冰录像,开阔了我的眼界;金美玉教练帮我打基础,提高了我的层次;辛庆山教练在训练方法上很有一套,我是在辛教练手中成了世界冠军,中国的滑冰世界冠军大多数都出自他的手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