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申奥路(2)

山芋好吃,烫手难受

中国人申办奥运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1990年中国举办亚运会时,就把所有的国际奥委会成员请到北京观看亚运会。中国人搞了多年的国庆游行,对于大的欢庆活动场面驾轻就熟,把很多心思花到了开幕式和闭幕式上。

当时,北京饭店是首都条件最好的宾馆,中国人把国际奥委会成员安排在北京饭店,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世界上的美食家赞不绝口。接待方给奥委会成员安排的赛事观看非常周到,闲暇又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和旅游参观,魏纪中以为这次公关活动肯定稳操胜券。

谁知人家却不满意,魏纪中大惑不解:北京饭店虽然不能与英美等国的豪华酒店相提并论,可住宿条件还是不错的。特别是饮食,中国人敢跟任何国家的厨师叫板。我们的服务员总是微笑服务,安排的文艺演出也是花样翻新。这些人怎么这么难伺候呢?

仔细了解,原来人家不满意的不是吃住。人家说你们的开幕式办得不错,接待也不错,可你们不民主,不开放。现在是信息时代,打电话是最普通的联络方式,可是在你们的酒店里下榻却不能打国际长途。想给家里报个平安,酒店服务员说对不起,您现在在房间里不能打国际长途,必须到前台登记。

人家马不停蹄跑到楼下,登了记交了钱,总台说回房间等着吧。奥委会官员回到房间仍然半天打不了国际长途,自然老大的不乐意,打电话还得先交费,莫非害怕我们不交钱吗?我们跑遍几十个国家也没碰到这种事,这回可是见到新鲜的啦。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魏纪中忧心如焚:中国人啊,你怎么这么不会算账?你那一桌高档宴席得花多少钱你不心疼,屈屈几个电话费你却看得这么紧,我们拼死拼活热情接待却落这么个下场,这叫什么事儿啊?其实,这不是北京饭店的错误。在与国际接轨的浪潮中,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训。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要走的路仍是漫长而艰辛的。

申办奥运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检验,也是一场特殊的考试。办奥运既难又不难,所谓难在于没有办过;所谓不难在于所有办奥运的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申办奥运会赔钱和赚钱是关系到奥运会前途的生死抉择。萨马兰奇正是在1980年国际奥委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当上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这个矮个子的西班牙人出生于巴塞罗那一个贵族家庭,自幼喜欢体育,酷爱拳击。他会讲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喜欢收藏。他既是政治家,又是银行家,还是外交家,曾经担任过西班牙驻前苏联大使。他头脑聪明,富有亲和力,善于使用手腕。刚走马上任他就大刀阔斧改革国际奥组委制度,把反对国际奥委会的人吸纳进来,你是我的成员了还能反对我吗?

在萨翁上台之前,国际社会没人愿意办奥运会,因为以往所有的奥运会谁办谁赔钱。1984年,萨翁拿洛杉矶奥运会开刀,银行家的经济头脑使他果断拍板: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奥运会要适当职业化、商业化。

在此之前,奥运会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赛,也就是说奥运会见不到顶尖级的运动员,那收视率怎么可能提高啊?顶尖级运动员出场了,观众数量上来了,收视率上来了,广告量上来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上来了。这是决定奥运会命运的一招儿棋。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美国联邦政府明确表态:不负担奥运会的经费开支。这是美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第三次举办奥运会,天使之城洛杉矶也是第二次举办奥运会,新鲜劲儿也许过了。

这是一届首次由民间承办的奥运会,既无政府补贴,又不能增加纳税人的负担。美国法律还禁止发行彩票,一切资金都得自行筹措。美国商人尤伯罗斯成功地将市场经济全新的理念引进到了奥运会。一切资金都需自己筹措,洛杉矶走了这样几步棋:与企业集团订立资助协议,出售电视转播权和比赛门票;压缩各项开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不修建体育场馆,不新建运动员村,租借加州两座大学的学生宿舍供运动员、官员住宿,谁出钱谁就可以当火炬手,招募志愿者为大会义务工作。这届奥运会不但没有赔钱,而且还有盈余。尤伯罗斯承办的洛杉矶奥运会改写了几十年来举办奥运会赔钱的历史,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成了各国城市争夺的香饽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