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冥冥天意

 

兄弟阋墙

太子朱标死后朱棣没有被朱元璋选立为接班人,帝制时代中,选择皇位接班人,其中背景是十分复杂的。有中国传统嫡长子继承的制度,有朱元璋儿子和孙子们的具体情况,也有儒臣们的思想影响。但是不管怎么说,可怜的朱棣没有能够被立为太子。恐怕朱元璋从来就没有想到立朱棣为太子。朱元璋还是选定了皇孙朱允炆作为接班人,把他立为了皇太孙。

对于这个结果,朱棣感到无比郁闷。也就是说,他不管怎么努力表现,命中注定就只能做一个藩王,皇帝的宝座没有他的份儿。这事情摊到谁身上,谁都得郁闷。论才能,论努力程度,朱棣都远胜过其他的兄弟子侄,可就是因为晚出生了几年,排行老四,想要接班就没戏,说起来也真是有点不公平。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其实做一个藩王,在当时已经是地位十分显赫了,分镇一方,拥有军队、官属,地方官员也争相讨好。尤其是朱棣,在诸王中地位更不一般,当时是北方三强藩之一,上面虽然有两个哥哥,但是论能力和实力,朱棣都算得上是老大了。朱棣要是这么想,以后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但他可不这么想。他怎么想的呢?他是慨然长叹,我这么优秀,为什么偏偏就是老四呢?他翻来覆去都觉得皇帝的宝座就应该归他。既然父亲不想把这个宝座传给自己,那就要想其他的办法,无论如何就是要把这个宝座抢到手。不过,这时候他的父亲朱元璋还活着呢,所以朱棣还不能轻举妄动,只能耐心等待。

等待的时间无比漫长。这一等就是几年时间。

朱棣这几年时间是怎么过的呢?

太子朱标死后第二年,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393年,朝廷中发生了一件让朱棣庆幸的事情:功臣蓝玉又出事了。这其实又是朱元璋一手制造的大案,历史上叫“蓝玉案”,跟上一次胡惟庸案一起被人称为“胡蓝之狱”。这一回下发的文件叫《逆臣录》,其中除去蓝玉之外,还有十三侯、二伯和吏部尚书、户部侍郎。这一次大约又牵连干掉了一万五千多人。

很显然,朱元璋加快了脚步,除掉不让他放心的功臣。大家可能还记得,这个蓝玉当年去给朱棣送过礼,被朱棣给拒绝了,说这些俘获的马匹应该献给朝廷,我要是收入你的礼物,不是不忠不孝吗?那个时候朱棣就看出来这个蓝玉迟早是要出事的,是不能结交的。不过话说回来了,蓝玉是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小舅子,高官厚禄,踌躇满志的,要说他谋反,不大可能。可是朱元璋想,这个家伙,一贯就横行跋扈,惹是生非,留他下来,将来朱允炆登极,恐难驾驭,除掉才能放心。所以朱元璋制造了从胡惟庸到蓝玉,这一文一武两大反叛集团案件。到此为止,谋略刚勇之士,诛杀殆尽。侥幸未入“胡蓝之狱”为数不多的几名功臣,也是朝不保夕,人心惶惶,再也不敢居功自傲了。

这下子朱元璋完全放下心来了。朝中是他培养的皇太孙,朝外是他分镇各地的儿子们,这大明朝的天下,就只有他跟他的儿孙们所共享了。

这时候,在外的藩王当中,最有实力的还是晋王和燕王。有一些史书中记载说,这时候北方日常的军务,除去一些军中重大事宜要向朱元璋汇报外,晋王和燕王已经被授命全权处理北方的军务。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时候北方的军事,总是晋王、燕王处理,却不见有秦王的份。这当然是因为秦王不才,承担不了这项任务。可是这样一来,晋王就控制了整个西北地区,起到了两个主要藩王的作用。燕王朱棣在地位上还是排在了晋王的后面。

自从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90年,那次北征朱棣大获全胜以后,晋王就把朱棣当成了自己的对手。他一面派人注意朱棣的一举一动,一面寻找机会让朱棣犯错误。他们一起入京朝见的时候,晋王就以言辞相激寻衅。只要你一上当,吵起来,朱元璋总还是会偏向晋王,这样一来不就打击了朱棣了吗?可是朱棣是多么聪明的人呀。你越是找茬,我越是不上当。于是朱棣也不争辩,装出一副委屈忧惧的样子。要不然就是装病,说自己身体不适,请求早日归藩,回北平去。这样一来,晋王还真的无计可施了。

等到朱棣回到北平,晋王还不放过,派人去调查燕王府里面的细事。什么叫细事呢?细事就是小事,是一些秘而不宣的小事情。那朱棣怎么应对呢?他的办法就是让你什么也查不出来。查来查去,没有结果,晋王虽然还不死心,可是也无可奈何。

说到这里,大家听出点名堂来了吧。朱元璋为什么把功臣都给除掉,在朝中立一个仁柔的年轻太孙呢?他难道不知道他的儿子们镇守各地,掌有军权,会给朝廷造成威胁吗?他不是傻子,他当然明白。可是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这主要当然是为了朱家的家天下。他立了这么多的藩王,藩王们虽然都有军队,但是互相牵制得也很厉害。你朱棣不是想夺嫡吗?晋王也想呀。他就不会让你得逞。这样一来,就互相牵制了,谁也别想当老大。这一招儿要说也是应该管用的。所以朱元璋认为封藩不会出大问题。

可是老百姓常说这么一句话: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算得虽然挺好,可是老天爷却不听他的安排。

洪武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395年,朱棣正率领军队在北方征战,突然间就得到了秦王朱樉病故的消息。秦王朱樉也不过三十多岁,就病死了。朱元璋的两个儿子,老大、老二都是三十多岁就病故。这样一来,晋王可就成为了老大,燕王朱棣就成老二了。北方三强藩,也就变成了两强并立。

不过这倒没有太大影响朱元璋的布局,因为秦王原本就没有起到诸王之长的作用,而晋、燕二王并立的局面也没有发生变化。朱元璋对这个二儿子实在是不满意,可他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自己还没有去世,两个年长的儿子却先于他英年早逝了,做父亲的心情自然难过。但是他更关注的还是他百年以后的布局。

有这样一个传说,说开国功臣刘基刘伯温的二儿子刘璟是朱元璋的心腹。刘基不是被胡惟庸害死的吗?当然其实也是胡惟庸他们揣测朱元璋心思才敢干出害死刘基的事。可是事后胡惟庸案发,朱元璋就把害死刘基的事推到胡惟庸身上,刘基的儿子便成了心腹之臣了。朱元璋就派刘璟去巡视几个王府的事情。这几个王府中就有燕王,可是没有晋王。你看,朱元璋偏心眼吧。

这天,刘璟来到燕王府,朱棣知道来者不善呀,所以十分小心。等到基本对付过去这个大检查了,松下一口气,两人坐下来下棋。这个刘璟颇有他父亲刘伯温的风格,就是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几乎无事不通。下棋也是顶级高手。朱棣虽然棋也下得不错,可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一连几局,朱棣都下输了。

其实下棋这事情里面是很有学问的。一般来说,下属都下不过领导,就算你棋艺比领导高明,也不能去赢领导,你若是老赢,领导老输,这领导心里也不痛快啊。这也算中国人际关系的一个潜规则。你想朱棣他是一个亲王,平日谁敢这样跟他下棋呀,就算有能赢他的,也不敢赢呀,也得让他赢呀。可是这个刘璟就不怕他,真跟他下,朱棣就下不过了。这一来朱棣可就有点要急了,觉得很没面子。他就对刘璟说:“卿不可少让些吗?”就是说,你是官员,我是亲王,所以他用皇家的口气说:你就不能让我一些吗?

这个刘璟,小时候也是跟朱棣一起玩的伙伴,再说,他这回是受朱元璋之命来调查的,是检查组的组长,虽然没有你燕王的官大,却比你权力大,是个钦差大臣。于是刘璟就毫不客气地说:“可让处则让,不可让处不敢让。”这话可就厉害了。这是在警告朱棣:有些事情,我想让你都不敢让,你好自为之吧。这一下了朱棣没话说了,他也知道刘璟的身份,也知道他干吗来了。这是朱元璋控制藩王的举措,他还能有什么不满表示呀。只能老老实实小心谨慎,该干吗干吗,老实待着,不惹是生非。

朱棣就这样,又夹着尾巴埋头在北方征战守边,过了三年。这时间一晃就到了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98年旧历三月。这时候出了一件大事,什么大事呢?晋王朱突然间病死了。

你说这事情是不是有点神奇了?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就好像在冥冥之中,有那么一只手,在摆弄安排着这一切。将朱棣所有的竞争对手,都这样一个个淘汰掉了。

天赐良机

我们不是常说这样一句话吗?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朱棣可真算得上是个有准备的人了,这机会还真的让他给等来了。这不容易啊,上天待他不薄,比他年长的几个兄弟都一个个死掉了,这一回他真的从老四变成了老大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这下子可算是熬出来了。

可是这对于朱元璋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朱元璋对于接班人安排的这盘棋下到这一步,实在是有点走不下去了。

晋王的死对于年事已高的朱元璋打击甚大。晋王是他最为疼爱的儿子,他晚年痛失爱子。此前他已先后失去了三个儿子,一个太子,一个鲁王,一个秦王。太子除外,鲁王和秦王并不是他喜欢的儿子,甚至鲁王死后他给的谥号为“荒”,不是什么好词。所谓谥号,就是人死了以后给一个带有评价性的号,皇帝、王公用一个字,一般官员用两个字。鲁王谥“荒”,说明朱元璋认为他很荒唐。秦王虽然谥号为“愍”,但是谥文中不乏批评。这回晋王去世,朱元璋给他的谥号为“恭”,谥文中一句批评的话都没有。

晋王死后朱元璋便病倒了,他实在有点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他在病中还念念不忘北边的军事。可是这会儿他给北边军事将领的指令,只能下达给燕王一个人了。

这一回朱元璋预感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将来威胁他的接班人安排的,可能就是他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他在皇宫中秘密召见了驸马都尉梅殷。这个梅殷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女儿宁国公主的丈夫。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叫做临终托孤。朱元璋托付给驸马梅殷的就是年轻的皇太孙朱允炆。他们在宫中密语了一番,当时他是怎么对梅殷交代的呢?详情不得而知,据野史记载,他当时告诉梅殷说:“燕王不可不虑。”

到这时候才说出这句话来,实在是有点太晚了。就在晋王死后三个月,朱元璋也病死于南京宫中,终年七十一岁。

史书中留下了一份朱元璋的遗诏。但是不知道这份遗诏是真正出自朱元璋之手,还是他死后朱允炆让人写的。遗诏中说了一些朱元璋自己受天命、勤政治国之类的话和让天下同心、服从朱允炆的领导之类的话后,还说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安排:“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军听王。诸王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一五《削夺诸藩》)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段话就是说,朱元璋死后,各地藩王,不要到京师来奔丧,只准待在自己的王府里。诸王们原来受命节制的军队,也不许听诸王的命令了,一律归朝廷指挥调遣。诸王只能指挥王府的护卫。

我觉得这段话不大像是朱元璋说的。倒很像是当年黄子澄在东角门跟朱允炆说的那番话。再说了,父亲死了,儿子不许来奔丧,连父亲最后一面也不让见,这也太不通人情了吧?这叫什么规矩呀?让人无法理解。所以,我认为这个遗诏很可能不是朱元璋自己写的。明朝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新皇帝代前皇帝写遗诏,把自己想说的话想办的事写进去,其实也是由新皇帝周围的大臣们去操作,把他们想办的事情写进去。可是朱元璋是开国皇帝,素来行事周密,而且他对自己将要离世是有所准备的。对于他死后的安排,也还真有点不放心。所以他才秘密召见驸马梅殷,交代后事。这段时间里面他完全可能写了一个遗诏,不过这个遗诏很可能后来被朱允炆和他的近臣们篡改了。

奔丧受阻

这个遗诏的核心内容,一是不让诸王到京师来,二是明确了全国三军必须服从于中央,任何人都不能指挥。诸王只能指挥自己的护卫。

朱棣得到父皇病逝的消息,当然不敢耽搁,带着几个儿子和随从人等,星夜赶往京师南京。可没想到的是,当他赶到淮安这个地方的时候,就遇上了一个从南京赶来的锦衣卫校尉潘安。这个潘安就拿出朱元璋的遗诏来。那遗诏上不是说不让诸王到京师去吗,朱棣一看,没办法。就算你知道这遗诏有假,也是无可奈何呀。他只好把自己的三个儿子派去京师奔丧,因为遗诏中说诸王不得赴京师,可没说诸王儿子不能赴京师。然后他自己就悻悻而归。

关于朱元璋死后诸王奔丧这件事,在史书中有着不同的记述。有人记述说,朱元璋去世,朱棣奔丧来到了京师。奔丧而不朝,就是只奔丧事,不入朝。“盖以叔不拜侄也。”朱棣毕竟是朱允炆的叔叔呀,辈分比朱允炆大,所以他只奔丧,不愿意入朝去拜自己的侄子。

第二种说法记述说,当时其实诸王都到了京师。朱元璋病故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杀了不少医生,因为怪他们误诊了朱元璋的病。唯独有一个名叫戴元礼的名医,被朱允炆拜为太医院院使。这可能是因为他为朱元璋治病有功,而且有水平。这时候辽王、肃王、庆王都奔丧到了京师,听朱允炆说起这些事,也都去哭着感谢戴大夫。辽王还给他写了个“仁义”两字的大轴,其他的诸王,也都写了些咏赞之辞给他。这个戴大夫也给朱棣看过病,关系也不错。这段记述如果是真的话,那么诸王当时就都到了京师,没有不许奔丧之说了。

可是《明太祖实录》和《明史》上都记述说不让诸王奔丧。明朝人也搞不清这件事情的真假,后来明朝有人根据档案,考查出那个名叫潘安的校尉,确实曾于洪武三十一年到淮安拦截过朱棣,让朱棣回北平了。你看,就这么点事,闹得明朝后来人都说不清,还得去考证一番。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说来还是朱允炆怕诸王威胁到自己的皇位继承。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诸王来到京师奔丧,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他们一带不来军队,二改变不了朱允炆即位的安排。唯一让人感到会别扭一点的只是个辈分问题。按照明朝制度规定,如果皇帝是晚辈,亲王是长辈,这种情况到明朝后来是经常有的事,那么上朝时还是要行君臣礼,也就是不管你是多大的长辈,在朝中你是臣,他小辈的是君,所以行君臣礼,就是也要跪拜叩见。可是下朝以后到了宫内,就要改行家人礼了,就反过来了,晚辈就要拜见长辈。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了。那为什么朱允炆非得不让诸王们到京师来奔丧呢?这也威胁不到他什么呀。

但是朱允炆的担心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什么道理呢?我们不妨再设想一下。如果诸王来到了京师南京,如果他们串联到一起,提出来朱允炆太年轻,不适合当皇帝,提出要换一个人当,这个人一定就是朱棣。因为当时已经没有人能够跟朱棣的地位相比了。当然这也不容易做到,毕竟朱元璋生前已经有了接班人的安排,要想改变,也不容易。但是如果大家伙一商量,说你朱允炆太年轻,当皇帝会有一定困难,让我们帮帮你,给你当个辅政亲王,或者叫摄政王,那朱允炆可就惨了。这也不算违背朱元璋的遗愿,所以朱允炆还真不得不防。

朱允炆这件事情干得虽然是出于无奈,却也不能算漂亮,给人留下了一些话柄。说你一定是听了什么人的话,太不顾亲情了。让我们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谁知道你是怎样对待父皇后事的?得,这一下就引出许多问题来,就成为了诸王不满朱允炆、批评朱允炆的借口。

但是不管怎么说吧,朱允炆拿出来的是朱元璋遗诏,谁也不能不听。于是在朱元璋死后六天,朱允炆就宣布登极当了皇帝。定于明年改元为建文。同时举行了隆重葬礼,将朱元璋葬入了南京钟山的孝陵。你看他改的这个年号--建文,什么意思?就是要建立文治。他的祖父前朝的年号叫洪武,就是有大武功,到了他这儿,武改文了。他要建立一个跟他祖父完全不一样的政治氛围。这等于是向天下宣布:从此以后,武臣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建文朝要开始由文官们来治理国家了。

朱元璋轰轰烈烈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可是不知道他想到了没有,他死后一场更加轰轰烈烈的动乱也就从此开始。那将是个什么样的轰轰烈烈的动荡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