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牛刀小试

初露锋芒

朱棣在北平当燕王的时候,结交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青年将士,跟他们推心置腹交朋友,慢慢得到了他们的信服,在他们当中树立起了威信。朱棣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人今后能够有机会为自己所用。他的这种做法,不久就真的派上了用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农历正月初三,旧历年还没过完,朱棣就接到了朱元璋的旨令:率师出征。

据说这时候有北元太尉乃儿不花的一支队伍拥众边陲,有南下的动向。朱元璋于是让晋王朱和燕王朱棣各督一支人马,前往征伐。其实根据朱元璋让人送来的军事情报看,这支北元的队伍,连家属算上,不过万人,而且内部意见不一,有的主张南下,有的主张北上。为了这么一点北元的人马,就派几个藩王,督领大批人马出征,这显然又是朱元璋用儿子代替功臣的一次尝试。

虽说只是朱元璋安排的一次试验,但这次的试验可是真正的打仗,而且要打好这场仗还真是困难重重。

首先,这时候正值隆冬,北方天气非常寒冷。如果没有很好的组织和装备,不用说跟敌人作战了,就是在恶劣天气下会发生多少非战斗减员,都是个未知数。

其次,北元活动的地区,是广阔的荒漠和草原,地域开阔,人烟稀少,别说一万人的队伍了,就是数万甚至数十万军队到了那里,也会消失在茫茫荒原之中,踪迹难寻。因此,出兵征伐,能不能见到敌人,又是一个未知数。

最后,虽然朱棣和几个兄弟就藩封国已经几年,与军队将士们也有所接触,但是还从未真正带领过将士们征战,他们的实战能力如何,指挥体系运转情况如何,还是个未知数。

这么多个未知数,不仅考验着晋王朱和燕王朱棣,也考验着朱元璋本人。

这是朱棣的第一次出征,会是什么结果呢?

朱棣率军出了古北口,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敌人究竟在哪里?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沙丘荒原,四野不见人影,盲目行军去找寻,无异于大海捞针,不会有任何结果。朱棣没有像晋王那样盲目进军,他与诸将商议说,敌人居无定所,塞外又如此广阔无垠,我们得先有耳目才能出师制胜。他属下的将士对北方的军事还都是比较熟悉的,当然赞同朱棣的意见,于是派出骑哨四处侦察。果然,派出去的侦察兵没用多久就找到了乃儿不花的下落。找到了敌踪,这就完成了出征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如何去打败敌人了。

这时的北国塞外,仍是寒冬季节,天气更是变化无常,当朱棣率军北进时,天空突然飘落大雪,顷刻之间四野便是一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景象了。明军的将士大多长期生活在关内,有的甚至来自江南,对于北国寒冬自然十分畏惧,一见这样的大风雪,就都畏难,不想再往前去了。朱棣看在眼里,便鼓舞士气对大家说:“正是有这样恶劣的天气,敌人才不会料到我们前来,我们再坚持一下,就可以出奇制胜。大家不要惧怕,成败在此一举!”于是他督促军队前进,终于来到了乃儿不花的驻地附近。但朱棣没有贸然出击。此时发动突然袭击,固然可以战胜敌人,但是如果对手惊散逃跑,再想找到他们的踪迹,可就更困难了。那如何才能够大获全胜并将敌人全数俘获呢?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时候,朱棣平时网罗的将领起了作用。一个名叫观童的指挥曾与乃儿不花有旧交,朱棣让他前往劝降。蒙古族本来就是个好客的民族,何况乃儿不花做梦都不会想到,在这北国荒原的风雪之夜会遇见故知。两人先是相拥而泣,正要互诉别情的时候,朱棣的大军已经将军营围了起来,乃儿不花想着趁乱上马逃走,观童一把拦住他,说燕王就是让我来劝你归附的。乃儿不花一看大势已去,也不得不依从了。朱棣将他请到自己的营帐中,以礼相待,并且设宴敬酒。朱棣的生母就是蒙古族女子,他的身上本来就有北方民族豪迈的性格特点,几杯酒下肚,紧张的气氛就荡然无存了,很快大家就成为相知的朋友。乃儿不花一伙人酒足饭饱回到自己营房后,他的家人及其部下一看他毫发无伤,全然而归,既意外又开心,大家都觉得朱棣大度能容,决定归附明朝。

朱棣第一次受命出征就大获全胜而归。

那么与朱棣同时出征的晋王朱又是什么情况呢?晋王一出师就遇到了跟朱棣同样的困难:找不到敌人的踪迹。晋王可没有像朱棣那样,先派人侦察,继而跟进,最后智取。他率领着大队的人马,热热闹闹出征了,结果是在荒原上转了多日,连一个敌人的影子都没见到,加上天气寒冷,辎重运送困难,只好无功而返。

朱元璋派两个儿子同时出征,这就好比一场比赛,在这场比赛中,燕王朱棣牛刀小试,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为什么燕王朱棣能够大获全胜,而晋王朱却无功而返呢?是不是朱棣的运气好呢?这当然不仅仅是运气的问题。运气通常会青睐那些有准备、有智谋的人。

我们对比一下,就看出这里面的原因了。

第一,朱棣这个人做事不张狂,不外露,踏踏实实。他知道塞外北国,广阔无垠,如果盲目出征,很可能找不到敌踪,所以事先派出侦察兵,探明敌踪再行动。

第二,探明敌踪后,他率军前进时,遇到大风雪,他能够不怕艰苦,力排众议,出其不意抓住战机。

第三,他平时对下属比较仁厚,多有爱惜,并以诚结交有才能的将士,到关键时刻就起了作用。

这些做法,看似简单,其实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而朱棣的这些优点正是晋王朱不具备的,所以他能大获全胜,而晋王朱却无功而返。

这次行动中,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小插曲。我在前面说过,朱元璋这个人在对待儿子的态度上,是偏心眼的。晋王朱就是他比较喜爱的一个儿子,朱棣就要差一点了。晋王朱聪明外露,朱元璋本来以为他在这次出征中取胜的机会更大一些,所以出征之前就让人送了一百万锭钞,作为奖金,发给晋王,让他赏赐将士。可是结果让人意外,晋王铩羽而归,燕王却出征有功。朱元璋只好又派人给朱棣也送去了一百万锭钞的奖金。虽然朱棣也得到了一百万锭钞的奖金,但其实两者相较,差异很大。晋王那边就好比是还没干活,就先发奖金;燕王这边则是干完了活,而且干得漂亮,才发给了同样的奖金。做父亲的偏心自不必去说,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朱棣的这份是真正自己凭本事挣来的。

北国三藩

这个意义非同小可。朱棣本来是个不起眼的老四,这一回,不仅在朱元璋的心目中超过了二哥秦王朱樉,而且也超过了三哥晋王朱。据史书上记载说,朱元璋在得到朱棣的捷报时,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慨然叹道:“靖沙漠者燕王,朕从此再无北顾之忧!”后世的史家在评论朱棣的初次出征时曾经这样说:“他是凭着自身的勇气、毅力和才能,赢得了人生政治征途上的第一个胜利。”

这一年朱棣正好三十岁,三十而立,他用这场征战的胜利,宣告了自己而立之年的到来!

大家还记得吧,我们前面说到朱棣就藩北平的前一个月,朱元璋制造了“胡惟庸案”,开始大肆杀戮功臣。现在整整十年过去了,就在朱棣出征大获全胜而归后一个月,朱元璋指使一个御史上疏弹劾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于是,“胡惟庸案”旧案重提,众多功臣被牵连案中。朱元璋还亲自颁示了一部《昭示奸党录》,公示天下。

事情巧就巧在,对于功臣的杀戮一直是伴随着朱棣的成长进行的。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巧合。用儿子取代功臣,就是朱元璋的目的。这对于朱棣来说,实在是太有利的事情了。现在他要做的,只是利用在北方征战的大好时机发展自己,全然不必去理会这些屠戮功臣的事情。

这次出征后,朱棣又开始在北边追击北元的残部,他真的要取代了守边的功臣,成为了朱元璋在北方守边的依靠了。

说到守边这件事,它一直是朱元璋心目中的一个难题。他把国都建在南京,虽说已经把元朝统治者从大都驱逐到北方草原沙漠以北了,可是北元还依然存在,对于明朝北方构成威胁。按道理来说,北方边防之事交给那些武将们去办理就是了。可是朱元璋对这些异姓的功臣武将们总是不能放心,于是就想到了让自己的儿子守边。儿子守边倒是能够确保他的朱姓天下不会让位于他人,但是这些奉命守边的儿子们是不是就那么安分呢,这一切还真不像朱元璋想象得那么好。

头一个,安排在西安的秦王朱樉就不怎么样,没什么出息。虽然是藩王中年龄最长的一个,可实在不能成为诸王的表率。朱元璋第一次安排让藩王出征,就没有他的份。他如果只是个窝囊废,没什么出息,也倒罢了。他不但没出息,而且还经常犯让他爹头疼的错误。他都犯了些什么过失呢?当时藩王的过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当地不遵守国法,为非作歹;另一种就是图谋夺嫡。史书上记载,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91年,秦王朱樉就曾因为犯错太多,被朱元璋召回京师狠狠训斥了一番。随后,朱元璋又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太子朱标巡视回宫后,帮秦王朱樉说了不少好话,朱元璋才让秦王朱樉归藩西安。这也是朱元璋的无奈之举,儿子没出息,他这个当父亲也是一筹莫展。这个儿子是没多大的指望了。

那么晋王朱又怎么样呢?他不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之一吗?晋王朱的特点是聪明,但多少有些聪明外露,所以他行事也比较放肆。一个人聪明与否,真正体现在运筹帷幄的大智慧上,而不是雕虫小技自以为是的小聪明。我们前面说过,他去太原就藩路上,就因为吃得不满意,毒打了自己的厨师,朱元璋很担心,还专门因此让人快马加鞭送他一封书信,叮嘱他不要得罪厨子,免得被人下毒。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你想,他这样的公子哥性格,能不惹事吗?

果然,不多久,就有人告发晋王朱“心怀异谋”,所谓“心怀异谋”,总不会是从他父亲手里夺取皇位,所以那就是想要夺嫡。朱元璋听了,当然大怒。结果还是太子朱标这个当哥哥的,为人宽厚,又连忙为晋王朱打圆场,即便如此,朱元璋还是将晋王朱教训了一番。

朱是个聪明人,被父亲训斥后,倒是认真改过。史书中说他,从此一改过去骄狂的举止,变得折节知礼,恭慎仁和,完全变了一个人。这实在是一件让人不可理解的事。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晋王朱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多年的积习,怎么朱元璋一番训诫,居然就能够他让彻头彻尾地改变,真不知道朱元璋到底如何教训他的。

我们无论在正史还是野史中都没发现朱棣因为有异谋而被朱元璋训斥的记述。看起来朱棣跟他两个哥哥确有不同之处,朱棣做事是十分小心谨慎的。他的性格也是比较内向,成府较深,胆大果断。其实我们如果仔细观察朱棣当时的所作所为,也看得出来他暗藏的夺嫡野心。只不过他的做法讲的是实效,从不对外张扬,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认真调查了解和分析,也还真的不大容易觉察。所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啥时候这道理都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时候的朱棣,已经见到道衍和尚,道衍和尚一见面就答应帮他整到一顶白帽子(可不是绿帽子哈),就是“王”字上面加一个“白”字,就是要当皇帝呀。从道衍和尚来到北平,两个人密谋夺嫡之事时日已久,这么长的时间中怎么会无人觉察呢?

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朱元璋训斥秦王朱樉、晋王朱的时候,这一年农历六月的一天,一位名叫赵浚的朝鲜国使臣来到了北平的燕王府。这位朝鲜使臣是奉朝鲜国王的命令,专程抵达明朝,前往南京去为朱元璋祝贺生日的。他途经北平时,就顺便前往燕王府拜望了燕王朱棣。朱棣见到朝鲜国来使,又是专程去为父皇祝寿的使臣,不敢怠慢,在王府中热情招待了赵浚。史书中说他“倾意待之”。谁想这位使臣只见了朱棣一面,便感觉出他与众不同,他出来后对随从说:“王有大志,其殆不在外藩乎!”(《朝鲜李朝恭定大王实录·乙丑五年六月庚午》)这意思就是说,燕王可不是一般人,有大志向,他可不甘心当一辈子藩王。不当藩王当什么呢?当然就是要当皇帝。你看,人家外国人都看出来了。那么朱元璋怎么就一叶障目,死活就看不出来呢?

我觉得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朱元璋平时见不到朱棣,只知道他在北边出征,镇守边关,常有所获,当然对其感觉良好;二是朱棣平日比较注意,别人不易察觉;三是朱棣对属下较好,优渥待之,所以即使有人有所察觉,也不会去多嘴。所以秦、晋二王都被人举报有违法异谋之事,唯独燕王没有人举报。这样一来,朱元璋也就不会知道朱棣的野心了。历史无数次证明,能成大事者,与此人的个性有莫大的关系,有道是“英雄造时势”,就是这个道理。

重议皇储

这时候朱元璋感觉他的一切安排,基本上还是顺顺当当的,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大的问题。虽说秦、晋二王有违法之举,经过教育,也已经表示悔过改正,好在燕王不但没有出任何事情,还逐渐承担起更重要的北方军务,一切似乎都那么尽如人意,都在按照他的全盘计划一步步地实施。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却突然间发生了一件在当时令所有人感到惊愕而不知所措的大事。什么大事呢?

我们不是说过了吗,洪武二十四年,因为秦王朱樉被人举报过失太多,朱元璋将他召回京师,训诫一番,同时派太子朱标前往关中巡视。朱标回来后,替秦王朱樉说了不少好话,朱元璋才又让朱樉回西安去了。后来晋王朱因为“心怀异谋”,也被人举报,朱元璋将他训诫一番,又是太子朱标替这个三弟说了好话。

太子朱标就是这么一个人。作为长子,对上孝敬父母,作为大哥,对兄弟爱护有加。这应该算是个典型的好人。虽然为人仁柔了一些,朱元璋对他有点不大满意,但是朱标有长兄风范,弟弟们对他也十分尊敬。将来继承皇位,在朝有位仁德之君,在外又有英武诸王,虽然被人说成强枝弱干,尾大不掉,但是如真能够实现的话,也不一定立刻就会出什么问题,这倒像是个比较理想的安排。

可是谁想得到,太子朱标巡视西北回到京师不久,就病倒了。找了不少医生诊治,不仅不见效果,而且越治越糟,到了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92年,农历四月,竟然一病不治,撒手人寰。这时候太子朱标不过三十七八岁,年纪轻轻就过早去世,实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更重要的是,太子朱标这一死,将朱元璋原来设计好的一套朱姓皇统继承的方案打乱了。他该怎么办呢?

朱元璋这时候已经六十五岁了。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之情自不必说了。这一年年底,腊月二十三,他来到光禄寺祭祀灶王爷的时候,形容衰颓,无精打采,已经完全不是当年打天下时的形象了。他把这一切不幸都归结为天意,只得听天由命。他说:

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有绪。惟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且废兴有数,只得听天。惟顾鉴朕此心,福其子孙。

听他的这一席话,哪里还有当年南征北战叱咤风云的一点影子!

太子朱标之死对于朱元璋的打击应该比十年前马皇后去世更为沉重。朱元璋虽然贵为一代皇帝,但是人生中最不幸的事都让他遇上了: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作为一个人,也是挺不幸的。

天命如此,无计可施,朱元璋只能重新确定一位皇储作为自己的接班人。那么到底选谁来做新的皇储呢?

有资格成为新皇储的人选有两种,一种是在朱元璋的儿子们中间选一名,另一种是在朱标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孙子中间选一名。

这里我要向大家讲一讲中国历史上皇位继承的制度问题。按照传统制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兄终弟及,一种是父死子继。不过明朝历史上虽然这两种情况也都有,但是兄终弟及是建立在兄长没有儿子继承前提之下的。所以中国传统继承的制度是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度的。也就是说,不管这个嫡长子能力如何,身体如何,只要他是嫡生的老大,继承权就是他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最后一个古代王朝清朝就不是这样的,所有的儿子,都要经过竞争,由皇帝最终选定接班人,而不是谁生下来就有皇位继承的权利。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满族建立的政权,人家满族统治者不大遵循汉文化传统大宗小宗的一套,所以选贤任能,才有清代前期的“康乾盛世”。

可是明朝不同,它实行的还是嫡长继承制,也就是天生下来命中注定的皇位继承制度。

这种制度也有它的好处,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想也别想,会免了不少纷争和对皇位的觊觎。但这种貌似固定的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这一回吧,就让朱元璋给遇上了。还真是个麻烦。谁算是嫡长呢?太子朱标虽然也不是马皇后嫡出,但是都说是马皇后之子,也可以勉强算是嫡长子吧。可是他一死,问题就出来了。他的儿子朱允炆其实不是朱标的长子。大家还记得吧?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失去了两位亲人,一位是马皇后,另一位就是年幼的皇长孙朱雄英。因此,无论是从儿子当中选一个皇储,还是从孙子当中选一个皇储,都不会是嫡长子,或者嫡长孙了。

那么究竟该怎么办呢?

《明太祖实录》里面有这样一段记述:

戊寅(就是太子去世后第三天),上御东角门,召廷臣谕之曰:“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此,命也。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即燕王朱棣)贤明仁厚,英武似朕,朕欲立为太子,何如?”翰林学士刘三吾进曰:“陛下言是,但置秦晋二王于何地也?”上不及对,因大哭而罢。(《明太祖实录》卷二一七)

显然,如果从儿子当中再选一个皇太子,燕王朱棣算是最优秀的人选了。而在此时,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也已经长到十六岁了,也算是成年了。虽说他不是太子的长子,可是哥哥朱雄英早逝,朱允炆在朱元璋的孙子辈里就是当然的老大了。如果从孙子当中选一个皇太孙,朱允炆也算得上是当然的人选。

那么朱元璋到底会选择谁来做自己的接班人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