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美的谋士沈翔云(5)

由于陶模很快就离开了两广总督的职位,沈翔云在广州期间并没有留下值得称道的事迹。用冯自由的话说,“壬寅(1902年)以后,《国民报》诸友星散,戢翼开设作新社于上海,秦力山南渡缅甸,王宠惠游学美洲,云翔不知何所枨触,竟伏故园,韬光养晦者多载,生平友好,多莫知其踪迹。”

连“生平友好”都不知道其踪迹的沈翔云,最终还是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端方档》编号1681函中,留下了一封落款时间为“七月二十八日”的私信,从而被《孙中山友人沈翔云史实考略》的作者孔祥吉,发现并且抄录了下来。其中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自谒帅座,得遂瞻韩。都中晤熊君秉三,知贱名已承齿及,所图报事,又荷玉成,感激之私,匪可言喻。忽来蜚语,至以为奇,惟是时正多故,告者似非无因,听者亦难轻拒。虽仓皇南下,终以情理未符,信疑参半。

这里的帅座,就是从欧洲考察回国后于1906年9月出任两江总督的满族旗人端方。端方在南京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多方招募留日学生,并且通过对于刘师培等革命党人的怀柔招安,在很大程度上分化瓦解了同盟会及光复会的革命力量。用沈翔云写在信中的说法,就是“推诚下士,生平交好,半在网罗”。

信中提到的熊秉三,是以参赞身份陪同端方等五大臣出国考察的湖南籍立宪派人士熊希龄。良赉臣,是1899年由张之洞选送赴日本成城学校及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华队第二期步兵科留学的满族旗人将领良弼。在南京引荐沈翔云给端方的中间人“质夫”,是与良弼一起赴日本留学的湖北荆州驻防旗人舒清阿,字质甫。良弼和舒清阿都是沈翔云就读湖北武备学校及留学日本期间的老朋友。端方出任两江总督时,任命舒清阿为两江督练公所总参议。1907年5月江南陆军讲武堂成立,舒清阿兼任总办,不久又调往天津,在北洋陆军任陆军步队正参领。沈翔云给端方写信的时间,应该是1907年的旧历“七月二十八日”。他写信的目的,自然是向他在《复张之洞书》中斥骂为“满酋”的端方和舒清阿谋求报效官府的职位,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所图报事,又荷玉成”;“一介微寒,复蒙时时垂注,感激几至涕零”。只是不知道沈翔云到北京谋职期间,是什么人造谣告状导致他求职失败并且“仓皇南下”的。沈翔云即使在“仓皇南下”的情况下,也没有忘记在私信中用“来日方长,益当自勉,誓副钧爱,不负裁成。质夫公毕返宁,或偕叩崇阶,面陈一切”之类的话语,来表白自己的效忠之心。

据袁克文《辛丙秘苑》介绍,他最初恰好是在天津舒清阿那里认识“沈翔之字虬斋”的,因为两个人都有搜集古董字画的癖好,于是便开始密切交往。等到袁克文于1912年冬天在上海再一次见到沈翔云时,“机警多智,学识亦超,善鉴赏,富藏书画”的沈翔云,已经变成他的同乡陈其美的一名“谋士”。

四、陈其美的谋士沈翔云

1911年11月4日凌晨,光复会领袖李燮和率领巡防营、沪军营、巡警队、水师营,会同李英石率领的商团武装以及张承、刘福彪、李征五等人组织的青洪帮敢死队,齐心协力攻占了江南制造局,救出了被制造局总办张士珩扣押的同盟会领袖陈其美,成功光复了上海。11月6日下午,陈其美、黄郛等同盟会人士,撇开领导上海武装光复的最高军事统帅、临时总司令李燮和及其他光复会人士,在小东门原清海防厅署集会商议组建地方政权,由会党头目王金发、刘福彪等人采取恐怖手段控制现场,逼迫与会人士推举陈其美为沪军都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