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2)

   胡秋原等人为乡土文学护航
  
  由彭歌等人刮起的白色恐怖之风,并没有吓倒乡土文学作家。1977年8月,南方朔以“南亭”笔名发表《到处都是钟声》7,旗帜鲜明地支持乡土文学的发展。同年9月,王拓发表《拥抱健康的大地》8批驳彭歌。10月,陈映真发表《建立民族文学的风格》9,对彭歌进行反击,并要求立即停止对乡土文学的诬陷。
  
  正当台湾文坛杀伐之声四起,大有将乡土文学诸君子绑赴刑场的千钧一发之际,却闯来了两位老将,大喊“刀下留人”。这两名老将是“立法委员”胡秋原和新儒家代表徐复观。
  
  胡秋原,1950年5月到台湾。1963年8月,创办《中华杂志》,成为台湾思想界的一面旗帜。1979年,他为高雄“美丽岛事件”发表社论,劝当局宽大处理不同政见者。
  
  身为国民党高官的胡秋原,常在政治与学术、左翼与右翼之间摇摆。在乡土文学论战中,他明显地偏左反右。他在《谈“人性”与“乡土”之类》中说:
  
  有一位朋友来谈,说到台湾文艺界有“人性”与“乡土”的论争,前者攻击后者是主张“工农兵文艺”,是主张“阶级对立”。我说想看看这些文字。次日,他寄来四张《联合报》剪报两文:一篇《狼来了》,一篇《不谈人性,何有文学》。
  
  据《狼来了》说,“工农兵的文艺,台湾已经有人在公然提倡了”!接着它介绍了毛泽东关于“工农兵文艺”的讲话,但并没有指出什么人是狼……这几年来,有人抛给国内广大作家的帽子有“奴性”、“崇洋媚外”很多顶了,现在轮到他叫“狼来了”。“如果帽子合头,就不叫戴帽子”,叫“抓头”。“戴帽子”与“抓头”二者毕竟是同一动作。而且,后者更厉害一点。因为万一帽子不合头,是否要削头适帽呢?但“狼来了”之标题,毕竟有一点开玩笑之意。
  
  ……如果现在“人性”与“乡土”之争只是茶杯里的风波,我不必说话。但以我的经验,知其还可能发展,所以,愿对有关方面有所劝告。
  
  再者,被人指摘“崇洋媚外”时,不据理反驳,只叫“狼来了”(纵使都是戴帽子,前者是潮流,后者要坐牢的),还说是“敦厚温柔”!这些文字如非自我反讽,都是难于理解的。
  
  ……就文学理论或评论而论,无论什么口号、主张,赞成或反对,总要有学问根据,要能自圆其说。如被人攻击为崇洋媚外,要检查自己是否崇洋媚外,不能“抓头”……不要逼人上梁山,也不要一逼就上梁山……如果有人报告“狼来了”,也要看看,找内行人看看,是否真狼,也许只是一只小山鹿呢?……政府参与文艺论争,将成为笑谈,若扬洋流而抑土派,尤愚不可及。10
  
  胡秋原由于不是当事人,故还认为“狼来了”的标题属学术上修辞手法,但他认为这一比喻貌似开玩笑,其实里面有严肃的政治内容,弄不好是要坐牢的。作者同情乡土文学,反对崇洋媚外,反对政府介入文学论争。他不认为乡土文学是“狼”,反而认为是一只可爱的“小山鹿”。他以锐利的眼光指出余光中的文章有可能让人“削头适帽”的危险性。总之,他以严正的态度和恢宏器识,批判了反对乡土文学的论调,维护了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含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主义文学。更重要的是,胡秋原的文章由于体现了外省人对本土文学成长的关怀,所以减轻了当时文坛上省籍的矛盾冲突。胡秋原后来为尉天骢编的《乡土文学讨论集》作序时,再次强调乡土文学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反对迫害乡土文学作家。他以保护乡土作家又给官方文人面子的折中态度,给这场论争打了一个句号。
  
  徐复观,著名的新儒家和哲学家,1903年生,1982年去世,湖北浠水人。历任台湾东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新亚研究所教授,著有《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文学论集》等多种专著。
  
  1977年8月28日,徐复观由台湾新竹搬到台北青年会,一进餐厅便有许多年轻人等着他,谈到近年来文艺界的情形,使徐复观感到困惑,因而他写了《评台北有关“乡土文学”之争》:
  
  ……若干年轻人所提倡的“乡土文学”,要使文学在自己土生土长、血肉相连的乡土生根,由此以充实民族文学国民文学的内容,不准自己的灵魂被人出卖。11
  
  徐复观反对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虚伪口号下,疯狂地将中国人的心灵彻底出卖给外国人的做法,由此肯定了乡土文学的民族性。徐复观还分析了有些人反对乡土文学的阴暗心理:文学的市场可能发生变化,已成名或已挂名的作家们,心理上可能产生“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恐惧,有如当大家注意到特出的洪通绘画时,许多“大画家”不觉醋性大发,说谁个提倡洪通的画,谁个便是想搞“台独”一样,势必要借政治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市场。这可用《不谈人性,何有文学》及《狼来了》两篇文章作代表。对于前者,老友胡秋原先生,写了《谈“人性”与“乡土”之类》的文章,指出了谈人性的人,实际是抹杀了人性,这已经把问题说得够清楚了。
  
  如果只是文学市场的分配问题,徐复观也不会参与论战。他以哲学家的慧眼,看到了《狼来了》这篇文章的严重性:
  
  关于后者之所谓“狼”是指这些年轻人所写的是工农兵文学,是毛泽东所说的文学……写此文的先生,也感到这是在给这些年轻人戴帽子,但他认为自己已给人戴不少帽子,则现在还他们一顶,也无伤大雅。不过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这位给年轻人所戴的恐怕不是普通的帽子,而可能是武侠片中的血滴子。血滴子一抛到头上,便会人头落地。二是反共的方法问题。毛泽东说一切为人民……难道我们便要一切反人民,才算反共吗?这类的做法,只会增加外省人与本省人的界限,增加年长的与年轻人的隔阂,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徐复观说得比胡秋原更尖锐,也更形象,充分体现了这位新儒家对年轻一代的关怀和保护精神。后面提及“反共”方法问题,这说明徐复观跟胡秋原一样,在政治上是与共产党对立的。如果说这些人竟然会为共产党的“乡土文学”保驾护航,有谁会相信?所以,由胡秋原、徐复观还有郑学稼等这些国民党营垒中的开明人士出面说话,恐怖的阴霾由此渐开,原先惊魂未定的乡土派作家才清醒过来,先后写了反驳彭歌等人围剿乡土文学的文章。
  
  《诗潮》提倡“工农兵文艺”?
  
  你这样苍白的容颜,
  
  你这样瘦削的身材,
  
  啊,谁知道你满腔热血,
  
  谁了解你坚贞的爱恋?12
  
  高凖这首《白烛咏》,有点像夫子自道。他身材高瘦,因一直生活在寂寞和失业中,所以容颜也不够红润;他的政治理想、文学见解与官方不合拍,因而常常受到右翼文人的猜疑、排斥乃至诬陷和打击。他生活上有些不拘小节,有诗人的浪漫--漫无条理,因而一些关心他的左翼文友,对他有点敬而远之。
  
  高凖既是诗人,也是评论家,出版有《文学与社会》13。陈映真为此书写序时,高度评价他的诗:
  
  是台湾极少数优秀的秉承了并发扬了中国抒情新诗传统的诗人之一。他的语言清晰,充满了浓郁的情感。他的汉语准确、丰美,并且表现出中国新诗在韵律和音乐上的辽阔的可能性。比杨唤、覃子豪、郑愁予和痖弦远远年轻的高准,在抒情诗创作上的成绩,不论怎么说,是极为独特的。14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