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

北总布胡同十三号

北京北总布胡同十三号并不易找,也许因为街分南北,街尾的歧巷又多,直走了大半小时,问了许多人才找到。朱红色的小铁门,嵌在灰哑窄墙中,墙顶上只有一点儿瓦片斜檐,上三级石阶才到。敲敲门,哐哐响,会有一位老人家来应门么?或者他就是梁从诫先生,一九三二年在这四合院出生,父亲是梁思成,母亲是林徽因,父母崇敬宋代建筑家李诫,就替儿子取名“从诫”。

并没有人来应门,老人家出去了吧,也许不愿意陌生人来打扰,熟人必先挂电话联络。墙的另一边还是旧模样吗?从门缝看进去,似是小院落。费慰梅是这样描述的:“一个仆人把天井入口处红漆双扇大门的门闩打开,我就穿过小花园去找林徽因。”那双扇门是第二道门吧。宅子是中型四合院布局,有两个院落,外宅和倒朝房属仆人起﹔内宅的院子是小花园,种了开花的树,什么花呢?窗心的木格子都糊了漂白的稻草纸,正房和合窗的下层装了玻璃,可以看见院子的花木,冬天透进阳光﹔晚上把玻璃上的一卷纸放下,作为遮隔。

徐志摩、沈从文常来,然后走了,都成为历史记忆了。

阅微草堂

每次到北京旅行,都会到晋阳饭庄吃饭,因为饭庄的前身是阅微草堂,而且这地方梅兰芳、老舍等人常来。饭庄楼上楼下常常满座,尤其是里边一个包厢,非预约不可。每次我走过就瞄瞄那里的摆设。那是个檐楣画上花鸟的古典厅堂,门上挂扇形匾,写着“阅微草堂”。屋背比较素净,水磨砖墙,还有石桌椅。前门入口仍保留若干古迹,门洞有泥雕的花饰,一株紫藤枝叶繁茂,据说是纪晓岚手植的,老舍当年常坐在这紫藤下吃饭。相信春天还会发许多花串。

过了几年,正门装修过,不过没有开放。又过了几年,开放了,变成小小独立的博物馆了。昔日在走廊上看过来的庭院,修成了小花园,还有纪晓岚的铜像。进入展室,是两进的房舍,有厅堂、卧室、书房,清一色硬木褐色素净的家具,真是惊喜莫名呵。

四个四合院

四合院的结构形式,有点像个“回”字,四周是墙,贴墙的东南西北都盖了住房,中间的方块是露天的院子。可这个“回”字,照孔乙己的讲法有几种异写,有的四合院口中写成“目”字,有的,写成“巳”字。多乎哉?不多也。房舍坐北朝南,北面是正房,东西两边是厢房,南面是倒朝房。院门一般开在东南角,很谦虚的样子,进门立一道影壁,雕上泥塑花卉或“福”字,把内部的私隐屏障起来,然则不单谦虚,还很含蓄呢。

老舍故居

地点位于王府井大街不远灯市口西街转入的丰富胡同,那胡同南北走向,院门只能朝东了。于是在入口内再开一朝南门,这么一来,入口处竟形成另一小院落,被倒座和另一座加建的北房围了起来,倒朝房一字儿排开为门房、杂物房和厕所。所以,房子变了两进院的布局,在正院内见不到倒朝房,只见一幅砖砌的大影壁。院门另开,影壁也另做,竟搭了个七彩亮艳的木影壁,还加上小小的斜坡顶。

房舍是死物,人可是活的,既是人住房子,一切就该依屋主的需要和趣味才是。老舍也另创新意:本来独立的三面平屋,都在北面角上连起来,将空隙之处变成小耳房。北座因此特别宽阔,末端呈曲尺形,又在屋顶加盖升起的天窗(从户外看好像阁楼。不在坡顶上开趟窗,也许是怕玻璃面受不住冬雪的重压),煞是有趣。

这北座本是面阔三间,一明两暗,如今变成面阔五间,三明二暗了。搭天窗是必要的,因为老舍夫人胡青是画家。东次间是她的画室和卧室﹔老舍的书房和卧室在西次间(书桌旁靠墙装了暖炉,作家的睡床原来是张宽阔带云石围屏的漂亮罗汉大榻),明间为客厅。

如今厢房为图书、照片和手稿展室(本是厨房和饭厅),北房是当年作家生活原貌的家居布置。院子分为田字形花圃,名丹柿小院,因为栽了两株柿树,夏日浓阴覆房,果实累累。一口大水缸可以养金鱼、荷花,缸水还兼消防之用。宅院现为纪念馆,老舍的儿子舒乙先生不住在这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