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字被认为带有歧视的意思,近年来人们似乎去掉了“五胡”,只说“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时期的酒泉丁家闸的壁画墓,内容丰富多彩,其复制品在博物馆展示。
这是一段非常微妙的时期,适逢佛、道两教大行其道。不过这幅壁画却丝毫没有佛教的色彩。
图中画有并排拉犁的两头牛,由后面的一个男子拿鞭驱赶着。其复制品也曾在日本展出过。画工粗糙,虽然手法远不及敦煌壁画,却倒也显得自由奔放。
敦煌原本有寺庙,敦煌壁画是画给很多人看的,因此画得精致仔细。而墓室中的壁画一旦封土后,便不再示人。皇族的墓另当别论。地方豪族墓中的壁画笔法粗糙,不过却都是信笔画来,有趣的地方处处可见。
在十六国时期的画中,可看到三足乌和九尾狐等侍奉在西王母旁边的图样。九尾狐并没有九条尾巴,而是长着一条长长的呈锯齿状的尾巴,数数正好有九个锯齿。
另外还有裸身耕地的人,此人为黄帝之女,名叫“魃”,相传是引起旱灾的鬼怪。有一棵大树,树上停着像猫一样的动物和像鸽子一样的鸟。据说这是专门捕杀凶兆的十二神之一。除此以外,还画有一个正一边观看杂耍,一边喝着酒的人。这个人想必就是墓主人吧。
从神话到现实生活,十六国时期的壁画主题内涵丰富。虽然画在陵墓中,却感觉不到幽暗与沉重。现实生活多半画的都是汉族的场景,神话题材亦然,描画的是《山海经》的世界。
十六国时期是指从前赵(304)起到北凉灭亡(439)为止的135年的时间。敦煌发祥于366年,正好处于十六国时期的中期。
尽管这段期间涌现了如佛图澄、道安、鸠摩罗什等一批高僧,但在敦煌的壁画中,却浓墨重彩地留下了西王母等《山海经》的世界。不过,我们却丝毫感觉不到这两种主题之间有什么不协调的地方。我想,当时的善男善女们恐怕也有同感吧。
提起敦煌,我们知道最有名的是第17窟,即藏经洞。而用墙壁将洞窟封起来并饰以壁画的原因,我原来指出其中之一是为了防备西夏的入侵。不过,后来学界中另一种观点渐占上风,即认为西夏(该政权也笃信佛教)以西的黑汗王朝对敦煌的威胁更大。因此,在这里我也加以补充说明。
黑汗王朝属于中亚地区操突厥语的政权。这个政权并不热衷于文字记录,因此现在人们对其情况知之甚少。只知道999年黑汗灭了萨曼王朝,此后向东扩张,将于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因此,黑汗的东扩与藏经洞的封闭从年代上来看是相符的。而且黑汗王朝(又称伊利汗朝)笃信伊斯兰教,对其控制下的地盘实施了强制的改宗政策。因此,毁坏佛寺和佛像之事屡有发生。原属佛教国的于阗突然改为皈依伊斯兰世界,正是发生在黑汗王朝占领之后。不过,也有持不同意见的人指出,于阗与敦煌之间相距甚远,黑汗不可能对敦煌构成威胁。但鉴于黑汗王朝属于马背上的民族,这样的距离在他们看来,也许并不算远。毁寺灭宗的传言,一定让敦煌倍感震慑。由于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塞,黑汗东侵的消息并不需要多长时间便能通过商队传到敦煌。不过这也只是很有说服力的推理而已,并没有文献记录作为佐证。
对于敦煌人而言,信仰伊斯兰教的黑汗王朝确实比信奉佛教的西夏政权更具有威胁。
不过黑汗在竭尽全力侵入于阗之后,便再无东扩的举动。由于记录太少,确切的情况我们不甚清楚,只知道他们在11世纪初占领了于阗之后,内部矛盾爆发,继而造成分裂。
据记载,1041年黑汗王朝以锡尔河为界,分裂成东西两个政权。而敦煌被西夏所占领,则是1036年的事。由于自身内部的分裂,黑汗王朝丧失了从于阗东进的力量,于是敦煌得以保全在佛教圈的势力范围内。
卷首语 敦煌前史(3)
敦煌之旅
(日)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