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新时期文学史,有一套书肯定绕不开,就是作家出版社的“文学新星丛书”。丛书的宗旨是扶植新人,所以编选原则是文坛新星们的第一本书。从1984年开始,每年出五本左右。第一辑阵容如下:阿城的《棋王》、王兆军的《蝌蚪与龙》、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何立伟的《小城故事》。之后数年中,残雪、格非、余华、马原、张平、查建英等人,纷纷在这套丛书中亮相,渐为世人所识。
这套丛书的始作俑者,就是我在编辑业务上的另一个老师石湾。他曾跟我回忆当初找到莫言,说要出书,莫言万分惊讶,说我都能出书了么?
石湾是笔名,本名叫严儒铨。大楼里很多这样的人,以笔名行世,本名反而很少有人知道。比如著名编辑懿翎(代表作是红极一时的倪萍所著《日子》),本名叫张红;后来调到接力出版社做总编辑的出版业大腕白冰,本名叫白玉琢。
石湾老师是我同乡,江苏人。他最早到作协,在《新观察》杂志工作,我父亲曾经是他的老领导。有了这个渊源,我一进出版社,他就对我格外照顾。不过当时我在小说编辑室,他分管的却是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那方天地,所以我虽心向往之,却无缘近受教诲。
后来终于有了机会。1992年底,作家社拿到一个刊号,准备出版《作家文摘》周报。石湾主动请命,组班子筹备。当时正逢报界那场著名的周末版大战,各类小报如雨后春笋,都要赶在新年初遍地开花,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业内同行和社内同事,都对尚未诞生的《作家文摘》不抱指望,社里开大会讨论到这项内容,众口一词都在推测,一年要赔多少钱进去。石湾老师不畏人言,顶着众说纷纭,踏下心,憋股劲,起早贪黑干上了。我有幸被石湾挑中,作为报社惟一的编辑,参与筹备。
石湾老师、主任、财务、印制加上我,五个人只有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开办费五万元,石湾带着我们逆风飞扬。那是我在文联大楼十几年中最苦最累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六点起床,骑五十分钟的车到文联大楼,晚上常常九点才能离开办公室。也奇怪了,一点不觉得累。想来原因有二,一是石湾来得比我们还早,走得比我们还晚,我要再抱怨,真说不过去;二是发现跟着石湾,真能学到好多东西,我几乎是贪婪地从他身上掘取财富,一天都不想落下。
《作家文摘》一上市即博得满堂彩,出到第五期,销售量已有二十五万。一切闲言碎语,一切质疑讽刺,全都不攻自破。那段时间石湾老师心情不错,经常听他开怀大笑,笑声响彻楼道。
石湾老师身上有很多老派文人的优点,珍惜时间,讲求效率,编辑写作两不误,报刊上经常能读到他的大作。文如其人,他文章写得严谨而老派,穿着打扮上亦是如此,永远西服笔挺,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看着就干净利落。他的办公桌永远纤尘不染,井井有条,在整个杂乱无章的文联大楼里,像个异数。
石湾老师对自己的形象也确实在意,有一阵儿他得了腮腺炎,脸肿得挺大,上班来就低着头走路,不愿让人看到他形象不好的样子。很多人说他长得极像赵忠祥,他后来居然就把自己一本新书命名为《人说我像赵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