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毛泽东智品古代史籍(23)

1971年“九一三”事件,对毛泽东是个极为沉重的打击。据说,林彪出逃后,毛泽东一连两天两夜没有入睡。后来又大病一场(1972年1月突然休克),虽然抢救了过来,身体却从此垮了。然而,毛泽东毕竟经历过无数大风浪,是意志坚强的人。“九一三”事件的沉重打击,使他终于能静下心来反省一下“文化大革命”和相关的许多问题。印制“大字本”史籍就是“九一三”事件一年后的产物。

1972年10月1日毛泽东布置注释的《晋书》中的谢安、谢玄、桓伊、刘牢之传,带有反思的特定意义。这四个历史人物均与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有关。淝水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东晋的胜利是和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群臣辑睦,内外同心”分不开的。当时执掌朝政的司徒谢安、广陵相谢玄、淮南太守桓伊、北府兵着名将领刘牢之等人,由于文武融洽,内部团结,虽然军事上处于劣势,却能打败南侵的苻坚大军。毛泽东显然是用《晋书》史传昭示当时领导层,“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这是毛泽东在“九一三”事件后力图促进上层团结一致的一片苦心的表现。

鉴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曾打倒一批老干部,毛泽东也从历史中吸取某些教训,并要求极“左”派正确对待“解放”出来的老干部。1972年12月31日毛泽东布置注释《史记·项羽本纪》,一个重要意图是:项羽之所以在楚汉战争中失败,原因之一是他在战争中不断地杀降,杀掉了人心。争取敌人营垒中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1973年2月7日布置《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三国志·魏书·张合传》也反映了毛泽东这一意图。张辽和张合都是曹操麾下有战功的大将,但他们原来分别是吕布、袁绍手下的人,曹操对他们不咎既往,欢迎他们弃暗投明,加以重用,为成就大业找到了得力助手。毛泽东用这些史例昭示极“左”派:要争取和团结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这样才能取得胜利。1973年3月10日,邓小平重新复出,被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似乎可以理解为这种反思和告诫的实质性落实。

第二,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教训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研究历史,带有鲜明的毛泽东特色,那就是以政治家的目光去评点历史,关注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兴衰成败,关注历史上的重大政治谋略,重视从政治得失的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进而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

毛泽东对中国史书中所载的历代贤主良臣所制定的政纲、政策和政举十分关注,并从中悟出兴亡之道,以鉴取治国之策。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强盛的一个王朝。毛泽东喜欢读唐朝历史,他比较注意借鉴唐代一些君臣的施政纲领和工作方法。

《旧唐书·李百药传》中有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记述,毛泽东很感兴趣。他不仅逐一加以圈点,还批注道:

李世民工作方法有四。①

李世民的四点工作方法是:

其一,退思进省,凝神动虑,恐妄劳中国,以事远方;不藉万古之英声,以存一时茂实。

其二,心切忧劳,迹绝游幸;每旦视朝,听受无倦;智周于万物,道济于天下。

其三,罢朝之后,引进名臣,讨论是非。

其四,才及日昃,命才学之士,赐以清闲,高谈典籍,杂以文咏,间以玄言,乙夜忘疲,中宵不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