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儿童:没有什么工作比做妈妈更有价值

  有一条新闻披露,一个“留守儿童”给常年在外地打工的妈妈发短信:“我和弟弟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你跟爸爸,没人跟我们说话,不知道找谁撒娇,在学校受了委屈也不知道说给谁听……我们哭了你们不知道,笑了你们也不知道,你们总是说你们很忙很忙,只有跟你们说我们死了,才会引起你们的注意。”
  
  这条新闻再次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留守儿童问题成为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这是社会的一种悲哀,但是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外出打工挣钱到底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能让孩子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果能想明白这一点的话,父母就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在孩子需要你们的时候留在孩子的身边。特别是母亲,要懂得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家,让童年的孩子不要生活在寒冷和阴暗中。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没有幸福童年的孩子会影响到他以后的发展,尤其是童年得不到母爱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这种自卑将会伴随孩子一生。
  
  与农村母亲相同的是城市母亲也面临着生存压力,她们总是在马不停蹄地工作,总是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在月亮的微光中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有时候一星期也跟孩子见不上一面,更别说养育孩子了。
  
  还有一些女性为了争取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为了自己的事业拼命工作。将事业的成功作为衡量自己身价值的标准,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在她们的眼里事业和工作比孩子重要得多,总想在物质上来补偿对孩子的爱。
  
  女人人生的成败难道就由事业这一标杆来衡量?其实不然,婚姻是否幸福、家庭是否和睦、孩子是否成才、人际关系是否融洽,这些也同样是衡量成功人生的重要指标。
  
  有些母亲说,她不擅长讲道理,也不想跟孩子“废话”,只想自己做出样子来,让孩子看到榜样,跟着学习。这话是不错,父母的事业成功是会令孩子感到骄傲,但问题是,当这个母亲根本不在乎孩子的人时,她事业的成败对孩子来说就没有多少意义了。不管怎样,母亲的角色都要求家长和孩子是一家人、相互关爱,如果各忙各的,何必住在一个屋檐下?
  
  所以奉劝那些光想要通过“实干”来教育孩子的妈妈,你不是一个人在生活,孩子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如果孩子是不幸福的、不健康的,那你的人生又怎能完整呢?何况教育孩子、关爱孩子与事业发展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钟彬娴最能说明这一点。
  
  钟彬娴女士是美国雅芳公司成立117年以来所产生的第一位女性“一把手”,连续6次荣获“全美50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女性”之一。她一向都把教育孩子跟自己的事业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钟彬娴接到两份不同的邀请,一份是发自白宫,美国总统布什要召见她;一份是来自学校,去陪自己的女儿参加一场比赛。面对两个都很重要但又不能同时去参加的邀请,钟女士没有多加考虑,她毅然地放弃了前者,选择了后者。
  
  媒体问她为什么选择到学校去陪伴女儿参加活动,钟女士的解释是:今日不去见总统,今后还有的是机会。而对于女儿来说,什么时候都不能让她失望,不能让女儿为此事而抱怨自己,那样就会使自己后悔一辈子。这就是一位西方工商界成功女性对待子女的态度和做法,她不仅看重自己的事业,而且看重自己的家庭,看重自己的子女,尽力追求事业的发展与家庭的平衡。
  
  回头看一看那些所谓的成功母亲,她们尽管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功,被人们称之为事业上的“强者”,可是对于家庭的经营、子女的管教则难以恭维。最为叫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些人还总是喜欢公开说什么“自己不是一个好母亲”之类的道歉话语。这些看似深情、实则开脱的话,不免让人心寒!一个连子女都教育不好、对自己的孩子付出十分有限的人谈何“成功”?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女性要时刻记得:事业仅仅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更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对子女的教育,没有什么工作比做妈妈更有价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