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类为何视思想为至宝?(11)
博姆:于是就不再是一种理论了。
克:没错。
博姆:因为时间感就是一种有目的的理论。
克:没错。时间感是人类的通性,而我们正在说明时间不过是一种幻觉。
博姆:你指的是心理上的时间感。
克:当然,这点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博姆:你的意思是,只要不投射心理上的时间感,伤痛立刻就可以解决?
克:是的,它就立刻止息了,因为你已经不再想“变成”什么。
博姆:只要你想“变成”什么,你就依然故我。
克:没错,你仍然是老样子,也许问题稍微减轻了一点。
博姆:这也就是我们拼命想改变的原因。
克: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洞悉力。洞悉力之中没有时间感,它不是时间的产物,因为时间之中只有陈旧的记忆罢了。洞悉力之中也没有意念的活动,因为意念全是一些记忆、经验、知识之类的时间活动。这里所谓的“时间”,指的是心理上的时间感,因此从时间感之中解放出来的洞悉力是没有意念活动的。
博姆:我们曾经说过可以保留一些理性思考。
克:等一等,这一点我不太确定,让我们慢慢讨论。洞悉力也许可以利用思想来说明自己的见地,不过它主要还是一种行动。以前的行动是奠基在思想上的,现在有了洞悉力,思想就不再重要,而只剩下了行动。你已经不再需要思想,因为洞悉力就是理智,行动也是理智。只有奠基在思想上的行动才会丧失理智。因此洞悉力是不需要运用思想的。
博姆:这点我们必须弄清楚,因为在某些领域里,我们还是需要运用思想。举例来说,你在解释事情时,还是需要运用思想来说明一切。
克:然而那并不是洞悉力。
博姆:即使在解说时也还是需要洞悉力。
克:一部分的洞悉力而已。科学家、画家、建筑师、医生和艺术家等,都只有一部分的洞悉力。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追寻那些不可思议背景的人,他们才有可能变成真正有理性的人。这种洞悉力是没有时间感的,因此也没有思想的活动,这种洞悉力就是行动,理智的行动。请原谅我,我不是在说自己,我说的是全人类。那个男孩在1929年解散“世界明星社”时,他的脑子里并没有念头,但是他有洞悉力,于是他决定解散那个组织,从此和它一刀两断。做这个决定,并不需要考量。(译注:请参考《克里希那穆提》)
博姆:但是你在决定何时解散以及如何解散时,应该还是思考过的。
克:那些思考只是为了方便,为了与人沟通才运用的。
博姆:你还是需要思考啊!
克:决定立刻就成了行动。
博姆:我指的不是那个决定。最初的行动并不需要经过思考,接下来的行动才需要。
克:那不算什么,就像把椅垫从这里移到那里一样。
博姆:是的,我了解。你的意思是,最初的行动并不需要经过思考。
克:这就是我主要的意思。
博姆:是否就像渗透过……
克:就像海浪一样。
发问者:所有的思想不是都经过同样的转化过程吗?
克:当然是的。因为洞悉力之中没有时间感,所以脑子本身就会产生突变。
博姆:好,我们能不能谈谈这一点。
克:假设我产生了嫉妒之情,我能不能透过洞悉力一目了然嫉妒的来龙去脉,立刻就把嫉妒止息?把嫉妒之中包含的羡慕、贪婪等等成分全都止息,你明白我的意思吗?缺乏理智的人可能会一步一步地去除嫉妒,去除执着、愤怒、恐惧、哀伤等等,他们总是陷在永无止境的“变成”过程里,不是吗?然而洞悉力就不同了,它是完全理智的,因此能将烦恼立刻连根拔起。
博姆:没错。
克:这是真的吗?这样的人就能“永远”不再嫉妒吗?
博姆:我们必须讨论一下,我不明白你如何能保证这一点。
克:是的,我能保证他永远不再嫉妒!
博姆:如果你的话可以让那些有能力听懂的人……
克:换句话说,要想接触那个背景,第一件事就是要静下来聆听。
博姆:你知道,科学家并不能永远客观地聆听。即使爱因斯坦和波耳,都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聆听彼此的见解。每一位科学家都有自己的执着。
克:因此他们就丧失了原有的理性。
1980年4月8日于加州欧亥
三、人类为何视思想为至宝?(11)
超越时空
(印)克里希那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