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类为何视思想为至宝?(9)

   三、人类为何视思想为至宝?(9)
  
  博姆:然而我们却认为时间就是那个背景。因为我们都活在时间里,没有时间,就没有了“自我”。
  
  克:没错。
  
  博姆:“我”必须存在于时间之中。
  
  克:当然,当然。
  
  博姆:“我”必须永远存在,或者“变成”更理想的我。
  
  克:“存在”和“变成”都在时间的范围之内,但是,透过时间进化的心智能否……
  
  发问者:你所谓的“心智”是什么?
  
  克:脑子、感官、感觉,这一切都是心智。
  
  博姆:你指的是个人的心智吗?
  
  克:当然是的。我指的是透过时间进化的心智。
  
  博姆:即使是它的独特性,也得依赖时间来决定。
  
  克:是的。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这样的心智能不能摆脱时间感,能不能拥有完全理智的洞悉力,并且能善用思想作为沟通的工具,而不再以记忆作为基础?
  
  博姆:是的。
  
  克:我们要如何才能摆脱时间感?我很清楚我需要时间来学习语文、技艺等等,因此我指的不是这种时间,而是心理上的时间感。
  
  博姆:包括自我“存在”与“变成”的感觉。
  
  克:当然,“存在”就是“变成”。我们都是先有存在感,然后又想变成更理想的形象。
  
  博姆:变得更好、更快乐。
  
  克:是的,我们总想变得“更”怎么样。这样的脑子有能力弄清楚那个背景是否存在吗?我们的脑子能够脱离时间而运作吗?换句话说,时间能够停止吗?你接不接受这样的说法?
  
  博姆:我接受,但是你能不能再说清楚一点?第一个问题应该是:我们的脑子能不能不受思想的控制?
  
  克:也就是不受时间感的控制。
  
  博姆:然后你又说,思想能够停止吗?……
  
  克:不对,思想就是时间,应该是时间能够停止吗?
  
  博姆:也就是心理上的时间感能否停止?
  
  克:没错,这才是我的意思。
  
  博姆:你是说我们仍然可以保留理性思考。
  
  克:当然可以,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博姆:所以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意识经验中的思想。
  
  发问者:也就是“存在”与“变成”的感觉。
  
  克:还有保留下来的记忆,也就是过去累积的知识。
  
  博姆:你是说连记忆里的经验都要摆脱?
  
  克:是的,过去经验中的伤痛、执着等,全都要摆脱。它们有可能断除吗?当然有可能,这才是重点。只要我们能觉察到伤痛,反观自己心理的伤害是如何形成的,这份觉知的本身,就能停止伤痛,也就能停止时间感,因为我们不再把伤痛拖延到未来。我想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假设某人在童年时内心曾经受到伤害,现在他透过聆听和讨论终于明白,伤害其实来自于时间的拖延。此外,要想和那个背景接上,也必须停止时间感。因此他问自己:我的创伤能不能在当下就治愈?
  
  博姆:我想还是需要一些步骤的。你说他发现伤害来自于时间感,但是在真正面对伤痛的那一刻,受伤的感觉其实是独立存在的。
  
  克:我知道,我们可以深入加以探讨。
  
  博姆:它是独立存在的问题。
  
  克:换言之,我已经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假相,因此是那个假相受到了伤害,而不是我。
  
  博姆:思想制造了一个假相。
  
  克:在“变成”的心理过程中,我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假相。
  
  博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克:思想透过经验、教育和各种局限制造了这个假相,使我和这个假相产生了分化。虽然我无理性地分化了自我与这个假相,这个假相其实就是“我”。一旦领悟到这点,我就能变得理智一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