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作了一个模拟试验。在那17年(1988~2004)里,如果你把美国市场的3 500家上市公司按照有形净资产回报率排列(排名最高的给1分,排名第55位的玛丽亚公司得到55分,等等)。然后,把这3 500家公司再按照“企盈率”(相当于市盈率)排列。“企盈率”越高的得分越低,反过来越高。最后把每家公司的两个得分加起来。比如,微软公司的有形净资产回报率排列第17位(得分17),有很高的回报率,而它的“企盈率”排列在第3 400位(全美国倒数第100位),因此得分100分。接着,把这两个分数加起来作比较。总分越低越好。比如,微软的总分数为117分(即,17加100)。玛丽亚公司按照“企盈率”排在第3 500位(全美国最便宜),得1 分,所以总分为56分,优于微软。
下表所反映的是这种投资方法的业绩表现。看起来好像简单得难以让人相信。可是有两个问题。一是,它的成功需要坚持至少4年以上,多数人没有这个耐心。基金经理当然不能这样做:连续两年表现落后,可能他就失去了继续工作的机会。绝大多数散户可能也不想把买股票这样激动人心的工作交给电脑。或者他开始这样做了,但是效果不能立竿见影,他就会抛弃这个策略,投到另一种信仰的怀抱。缺乏虔诚的投入,最后只能业绩平平。
表8格林布拉特的神奇方法所带来的投资回报大大优于市场
神奇方法(%) | 市场平均(%) | S&P 500(%) | |
1988 | 27.1 | 24.8 | 16.6 |
1989 | 44.6 | 18 | 31.7 |
1990 | 1.7 | 16.1 | 3.1 |
1991 | 70.6 | 45.6 | 30.5 |
1992 | 32.4 | 11.4 | 7.6 |
1993 | 17.2 | 15.9 | 10.1 |
1994 | 22 | -4.5 | 1.3 |
1995 | 34 | 29.1 | 37.6 |
1996 | 17.3 | 14.9 | 23 |
1997 | 40.2 | 16.8 | 33.4 |
1998 | 25.5 | -2 | 28.6 |
1999 | 53 | 36.1 | 21 |
2000 | 7.9 | -16.8 | -9.1 |
2001 | 69.6 | 11.5 | -11.9 |
2002 | -4 | -24.2 | -22.1 |
2003 | 79.9 | 68.8 | 28.7 |
2004 | 19.3 | 17.8 | 10.9 |
平均回报率 | 30.8% | 12.3% | 12.4% |
资料来源:Joel Greenblatt,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John Wiley & Son
注意,上表中的市场平均表现代表的是那3 500家公司的简单平均数,而S&P500表现的是500家大公司按照市值加权平均计算的。
西单女孩作者给他的神奇理论作了另外一个测试。他把2 500家最大的公司按照“企盈率”和有形净资产回报率进行排序,然后分成10个组(每组有250家公司)。在那17 年里,它们的表现如下。
西单女孩投资界派系林立,学派如云。任何一个投资策略都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首先,他们往往拿过去的数据来进行模拟,反复实验一直到结果符合他们的“理论”。如果17年的数字不符合他们所要的结果,那么取16年的数字,或者15年的数字、14年的数字,这叫“挖掘数字”(data mining)。作者格林布拉特声称他的方法可以在其他年份进行历史测试,而且同样有效。
表9 10组公司的表现
第1组 | 17.9% |
第2组 | 15.6% |
第3组 | 14.8% |
第4组 | 14.2% |
第5组 | 14.1% |
第6组 | 12.7% |
第7组 | 11.3% |
第8组 | 10.1% |
第9组 | 5.2% |
第10组 | 2.5% |
资料来源:Joel Greenblatt,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John Wiley & Sons
其次,大多数小盘股被投资者忽略,所以估值一般偏低。而作者格林布拉特的方法在现实中可能难以运作,因为在买的过程中,它们的股价会被推得很高,从而降低最终回报率。但是,小盘股既有可能因为被市场忽略而估值过低,也有可能会因为同样的原因而估值过高(分析不够)。另外,他说,他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大公司。比如,他挑出美国最大的1 000只股票,在那17年里,他的神奇方法也会有22.9%的回报率,而同时间内,市场平均回报率只有11.7%,而S&P500的回报率只有12.4%。
我感觉,他的理论中有一点对我非常有用,可算是一个重要提醒:一家资金使用效率非常高的公司(比如,35%的资本回报率)将利润进行再投资的时候,它的回报率在中期和短期内有可能下降,但不太可能下降得很快。也许会降到25%,甚至20%。但是20%~25%的资本回报率也是很高的!当然这样的企业即使不作新的投资,它原有的资本回报率也会下降,但是,多数事物的变化总是渐进的(不是跳跃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家企业的回报率远远超过大多数企业,必然有其原因,而这个原因不大会在近期消失。即使单家企业的竞争优势马上消失,你的资产组合里的20~30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消失是不可能的。反过来,一家资本回报率很低的公司,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有巨大的改善。这是格林布拉特的理论可以成功的一大基石。毕竟,投资是一个概率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