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发现,自己对孩子说过曾经发誓永远不会再说的话?或者,你做过你曾许诺永远不再做的事情?过去我曾经是指导他人避免这些错误的专家。后来,我自己当了母亲!事实上,我们全都会在孩子面前犯错,有时候,我们自己的父母犯下的错误,也会在自己身上重演。在我们因为有欠考虑或者心不在焉所说的话而产生罪恶感的时候,重要的是要记得偶尔一次处理不当,并不会马上破坏子女的自尊。同时我们也必须认清,如若日复一日地对孩子说出愤怒、吹毛求疵的话语,就会使子女感觉自己不受关爱或不值得关爱。
在你想到你的每一个孩子的时候,请思考下列的问题:
(1)我欣赏孩子的哪些特质?
(2)孩子表现良好的时候,我用什么方式称赞他/她?
(3)我是否注意到孩子认真努力的时刻,他/她的成就我多半都注意到了吗?我通常会对他/她说些什么,以示鼓励?
(4)我用什么方式让我的孩子知道他/她是讨人喜欢的?我的用语措辞是什么?
对你而言,这些问题回答起来是简单还是困难?你是否得费神思考,想办法去回忆自己到底说了些什么能够传达爱与赞同的话语?
儿童专家桃乐西·科奇尔·布里格建议,孩子们需要的是被爱护的感受,而不仅仅是单纯地被接受而已。受人珍视的感觉,意味着明白自己的存在是有其价值的,而且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做父母的,大多数都很爱护我们的孩子。但是往往这份爱护会失去作用,我们的子女可能会感受不到。怎么会这样呢?日复一日的例行公事,使我们看不见世界与周遭人们身上的美好。我们自己的人生过得不快乐,也没有办法使孩子过得快乐。我们不小心把孩子当成二等公民看待,没有给予尊重。
我们上一代的长辈,并未想过要把子女当做人一般看待。“孩子也是有情绪的个体”,这可是个革命性的概念!到了下一代,这个想法终于被广为接受。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很自觉地尊重自己的子女。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是否是个尊重孩子的家长,那么有一个快速的测验:你想想自己对待成年朋友的方式。然后,你扪心自问:“如果我用我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待我的朋友,那么剩下来的朋友会有多少?”不少大人不假思索地认定,对成年人而言无法接受的相处方式,用在子女身上是可行的。
对某些从未受到父母尊重的大人来说,要他们确切了解什么样的行为看起来或听起来带有尊重是很难的。也许,先从什么是不尊重的行为开始了解,会比较简单一些。让孩子觉得自己渺小、羞耻、罪恶、不存在或者尴尬,就是不尊重。
我们该如何表示尊重呢?我们把孩子视为完整的人,他们的思想与感觉,跟我们大人一样重要;肯定孩子也跟大人一样,有能力而且确实可以从错误中得到教训;在孩子心思困惑、心生烦恼的时候,要给予接纳与协助,而非批评责备。这就是尊重孩子。
我们对于子女本身所作出的反应,的确会对他们的个性塑造形成影响。我们对他们做出的行为和言谈,会反映出子女是什么样子的。假如我们因为自己的问题而扭曲了这个印象——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且与子女完全无关——那么他们的自尊心便会破碎或者蒙上阴影。不过,如果我们的言行反映的是“你值得尊重”,那么孩子们便能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