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日本的经济形势来看,一方面,前不久大家期待的日本经济迎来复苏,目前可能将再次转向面临低迷衰退的边缘。日本政府公布的6月经济增长评估报告指出:
全球经济增长放慢、能源成本飙升,这两个因素将进一步抑制业已陷入停滞的经济增长。
基于这个,日本政府调低了经济评估,这也是日本三个月内首次下调经济预期。相比于政府5月的报告,日本经济看起来正陷入停滞的状态。
而另一方面,日本最近几个月的物价指标都在1%左右徘徊,通货紧缩是否结束依然难以确认,低利率水平更是没有下降的余地。虽然日本央行已经开始警惕全球通胀的威胁,但是加息又缺少很明显的通胀指标的支持。所以,面临着日本经济的停滞和通胀的飙升都将随时发生的现实,对于这位“书生气”十足的央行行长来说,所面临的挑战其实超过了伯南克和特里谢。毕竟,对于欧美各国来说,宏观经济的走势更为明朗。
2008年6月中旬,汶川大地震后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相继公布。2008年5月份的PPI同比上涨8.2%,增速比4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创出42个月以来的新高,5月份CPI同比上涨7.7%,增速比4月份稍有回落。一时间,通胀高峰是否已过就成为各方争论的核心。我们姑且不论通胀是否会逐月回落,单单从央行最近的行动就可窥见其对通胀的态度。在数据公布前几日,中国央行打破常规,再次提高1个点的存款准备金,以显示其遏制通胀的决心。
这次的“不寻常”之举,再次证明在2007年10次提高准备金和6次加息的基础上,央行的反通胀斗志至今丝毫未减。在2008年前4个月外汇储备超过前几年全年水平的前提下,对其中隐藏的巨额热钱抱以多高的警惕性都不为过。
因此,一旦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升,全球通胀持续恶化,中国央行届时也会毫不吝啬地挥舞起升息之棒,和全球各国央行一道将通胀扼杀在个位数的“襁褓”。
发展中国家利益更攸关
美元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来自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如果说30年前世界经济的复苏是来自于美国的发展,那么最近8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包括欧洲、日本和大中华区,依然是来自于美国2001年之后的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看起来有很多的经济“火车头”,但最终还是跟美国这个大“火车头”的方向有关,短期内美元本位制被替代的难度相当大。
近2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对本币汇率实行管制,将汇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同时利用廉价的人力成本大力发展制造业,尽享“人口红利”的美妙;发达国家则输出资本和技术、提供市场,双方各取所需,实现双赢。发展中国家建立起了庞大的外汇储备,对货币危机不再心有余悸,发达国家享受到了廉价的商品,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
由于大量制造业已经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所以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对这些国家的影响更大。如今全球通胀的现实,使发展中国家突然间显得如此脆弱,通胀一旦失控,那么多年来在治理贫困和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成果将付诸东流,手里剩下的不过是不断贬值的纸币。鉴于此,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应对可能将出现的财富被侵蚀的危机,及时和积极参与推动这场货币制度变革方才是上策。
其实,所有的证券化产品,包括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债务货币,甚至可以将这些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引以为豪的金融产品称之为“白条产品”。通过回顾股票的起源,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债务货币的要义和本来面目。
从16世纪到18世纪两百年间是“重商主义”时代。当时的欧洲各国,为了对外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等财富,1602年,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也就是全世界第一家国营企业“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是国有企业,是以炮舰为前导、以盈利为目的一家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出现以后,很快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随着股份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以股票形式集资入股的方式也得到发展,并且产生了买卖交易转让股票的需求。这样,就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出现和形成,并促使股票市场完善和发展。
欧洲各国为了对外侵略,抢占殖民地,长年累月的战争,欧洲各国政府国库亏空,民穷财尽,所以最终不得不发行战争债券,这也就是世界上债券的萌芽。但问题出来了,战争债券到期必须得归还本金。如果还不起怎么办呢?那也就只有“打白条”。英文中的stock有存量之意,还不了款的“白条”摞成一堆的存量就用stock来解决。也就是说,利用国有企业掠夺财富,而还不起的债务就叫做“存量”。政府控制着一大堆还不起钱的债券,或者叫“白条”,到最后还是要还嘛,但怎么还呢?当时的欧洲政府官员开启了人类最大的金融创造,于是就将“白条”市场化,我们翻译成股票市场的stock market(白条市场)也就从此诞生。
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之下,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金融资产与实体性资产的联系日趋松弛,并在形式上具有了更大的独立性,尽管金融性资产最终不可能摆脱实体性资产的束缚。但是任一时点的货币存量,本质上都是相应数量未结清的社会债务额的体现。
虽然债务货币远比传统的非债务货币给全球通胀带来的麻烦还要巨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工程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之际,任何企图扼杀这些现代金融工具的想法和行为都是错误的、落后的。与其对以美元为源头的债务货币牢骚漫天飞舞,不如竭尽所能为债务货币的风险控制殚精竭虑,寻找到规避所有债务货币可能招致的金融风险,就像我们并不能因为次贷危机的爆发而视次级贷款和次级债券为洪水猛兽,将一切责任完全推究至这些本应该得到中性评价的金融产品。
美元“跌跌不休”折断世界经济翅膀
如果把世界经济比作是一只风筝,那么美元就是牵引这只风筝飞扬的那根线。互联网泡沫和“9•11”事件之前,强势美元一直带领着世界经济在宽广的轨道上健康地运行。然而美元在长达60年的坚挺之后也感觉到了“疲倦”,想乘机歇歇了。2008年8月前,以一篮子货币加权计算的美元指数已经到了70~75的低位,比2001年7月创下的121.02的世纪高点已经贬值了近40%,而且在次级债风波冲击以及美国“双赤字”依旧的背景下,美元的“跌跌不休”依然看不到见底的迹象。若是牵引世界经济“风筝”高飞的美元之线“断”了,世界经济的风筝还能继续高飞吗?美元的“跌跌不休”何时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