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孩子的自主性

  一提起"学习",我们想到的第一个相关词汇可能就是"教"。这说明我们的想法已经僵化到一定程度了。不管是大学的教授、幼儿园的老师,还是家里的父母,都一心只想着怎样才能教好学生或孩子。给大学生讲课时,我觉得备课备得充分,讲得也好的话,就有"我今天尽力了"的满足感,并会暗自感到欣慰。但上完学生们的公开讨论课以后,又会隐隐约约觉得自己没尽好责任。

  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小孩子,只有他们自己想学习的时候才会学得最好。自己解决问题、领会真理可能不容易,但这时候的快乐感与被动地接受教育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英国心理学专家帕普·贾格(Papu Jag)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为宝宝准备了小电灯。一开始他把模式设定成只要宝宝向某一方向转头电灯就会发亮。偶然发现自己一转头就能亮灯的宝宝开始刻意地转头了,可是,当完全掌握了怎样才能亮灯以后,宝宝却不那么感兴趣了。接下来帕普·贾格就把实验内容稍微改动了一下,结果宝宝又开始感兴趣了。这说明宝宝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兴趣,而不是对问题本身感兴趣。

  美国心理学专家亨特(Hunt)和伍沃德考斯基也做了相似的实验。他们把出生月份差不多的婴儿分成两组,分别在他们旁边系上能转动的玩具。一组是把玩具系在宝宝能看见的天花板上,让大人在旁边转动玩具;另一组则把玩具系在摇篮上,只要宝宝一动身体,摇篮就会动,玩具也会随之跟着转动。知道摇篮一动就能转动玩具的宝宝咿呀咿呀的声音多了起来,笑容也多了起来。但只靠别人来转动玩具的宝宝却没怎么发出声音,也没有笑容。2005年彤燕出生时,美国刚开发出与这个原理相同的玩具。只要孩子一动脚,玩具就会发出歌声,而且动脚的角度不一样发出的歌声也会不一样。出生才3个月的彤燕,为了听音乐就喜欢把脚蹬来蹬去。

  日内瓦大学的莫尼尔(Monier)做的实验跟帕普·贾格差不多,也是让宝宝通过摆动手脚来转动玩具。他发现出生只有4个月的宝宝都会为转动玩具而频繁地摆动手脚,动的次数比平常多得多。

  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兴趣是天生的呢还是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呢?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的研究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婴儿也更喜欢自主地探索,而不喜欢被动地接受。这说明,孩子重视的不是解决问题本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孩子在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欣喜才是最重要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成就某一件事情的强烈欲望。自己抬头找玩具的宝宝、到处爬着看到什么都往嘴里塞的宝宝、跌倒了无数次还想自己站起来的宝宝,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强烈的好奇心和自主性。

  如同宝宝在学习站立的过程中要跌倒无数次一样,孩子在自主地做某一件事情时也要经历多次失败,这时候帮孩子排除危险就是大人该做的事情。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即使是孩子失败了也不要给他们脸色看。

  有一次,我正在洗衣服,3岁的二女儿走过来对我说:"妈妈,我也想洗。"于是她蹲在我旁边,拿出一件衣服开始揉搓起来,连早上刚穿的裤子也脱掉了要洗。然后她把还滴着肥皂水的衣服挂到了阳台上,还乐呵呵地说:"妈妈,我帮你洗衣服了,你不累了吧?"后来,等孩子出去玩了,我把那些晾了的衣服拿回来又重新洗了一遍。

  有时候孩子很想帮忙,但父母反而觉得麻烦。因为孩子帮了倒忙反而要父母花费更多精力,但我们应该理解,孩子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如果小时候连这点机会都不给孩子的话,将来还能指望他们帮忙吗?"我也想干"这种想法可以逐渐转化为孩子的自信心,所以从小就应该多给孩子机会,让他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我可以做到""我肯定能做好",这种自信心将引导孩子一生,而这种自信心是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时产生的。

  如果孩子刚想做点什么,大人就嚷嚷"宝宝听话""怎么这么不听话""烦死人了""以后长大了有的是机会""孩子一边去""不听话的孩子是坏孩子",那么从小受到斥责的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信心。

  大人是因为孩子做的事情不称心才会斥责他们。但太多的斥责会让孩子逐渐失去自主性,还会给孩子造成自卑感。"我不能做""我会做错的""我做不了"等,孩子的这些想法就是父母造成的。父母应该多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抹杀了孩子的自主性。

  应该让孩子从小开始多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宽容地对待孩子的失败。当然前提是父母首先要消除心中的"特等奖""班长"等"胜利者"的概念,只有这样,家庭里才能形成一种宽松和自主的氛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