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道无痕(三)

  第二节 阴阳道--万事万物变化的总推手

  "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易经认为,事物都是由阴阳的两个对立面构成的,一阴一阳的变化就是道,事物的现状,也就是阴阳的变化所产生的一种卦象。我们所看到的道家的太极图中,就是一幅阴阳道的图理。

  "反也者,道之动也"(《道德经》第41章),老子说,事物向着其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道的运动。事物的阴阳不平衡,导致事物向着其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万事万物的运动的机理。

  以最简单的人走路来举例,左脚为阴,右脚为阳,当左脚迈出去的时候,右脚不动,人就不能动了,这时候阴阳不平衡了,所以要把右脚迈出,路才走出来。而当两脚并拢的时候,人获得了平衡,但这是一种暂时的静态。事物本身是处于动态之中的,所以事物一共有三种形态,一种是阴阳平衡的状态,一种是阴态,一种是阳态。当事物处于阴态的时候,事物的运动方向就开始向着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变成阳态,如此阴阳的轮流变化,构成了事物的运动规律。当阴阳平衡的时候,事物获得了一种圆满和平衡,而当运动又开始的时候,又是一个阴阳轮回的重复活动。

  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当阴阳平衡的时候,道就站到了主导的位置,这时候我们的事业才得以圆满成功,我们的身体也会健康。在中国中医的治病机理上,就是以调和阴阳平衡的原则来治病的,当阴阳失衡严重的时候,我们通过自己的机体无法调整的时候,人就生病了,这时候就需要中医的调理了;而当阴阳离绝的时候,生命就会消亡。企业也是如此,每个企业一定有其长处(阳),那么长处的对立面就是短处(阴),长处和短处使企业的阴阳不能平衡(阳盛阴衰),于是就要克服其短处(向阴盛发展)。企业就是在不断克服其短处的过程中取得了发展(阴阳平衡),而在一个新的基础和平台上,又有新的能力和不足出现,企业就是这样在阴阳转化的旋转中不断向上发展。

  事物的阴阳两面,对立而统一地存在于事物之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美和丑,善与恶,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先和后,这些都是相对于对立面而存在的,没有美,也就没有丑,没有彼也没有此,这就是对立统一的规律。凡事各有长短,是有是的原因,非有非的理由,天不能承载万物,地不能覆盖万物,成败必有其理由存在。所以圣人无为,只做他认为道义的事情,他不去研究别人的说法,成就事情是顺其自然,不放在心上。

  那么,从阴阳道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教益呢?

  一、从阴阳道的原则出发,来看待事物的发展趋势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当下,正在发生着西方社会借"藏独"事件和奥运发起对于中国的挑衅和攻击,很多的有识之士发表言论说,在这些表面事件的背后,所深藏着的是西方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开战,意欲将中国推入深度的经济衰退之中,让中国为西方经济的衰退买单。那些有识之士并号召民众团结、爱国,购买国货,抵制西方商品。在我看来,在近几十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日本和东南亚各国都相继曾经陷入美国金融资本家的陷阱之中,而发生经济衰退,而这次的美中经济战中,中国能否安全渡过危机?不少的有识之士对政府抱有信心,认为我们一定能够从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中找到化解之道,我也认为,这是一场中国的"道"与西方的"术"之战争,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把握好"道"的枢纽,从中找到应对之"术",我们中国应该是有可能打胜这一仗的,我的理由是基于以下的看法:

  其一,道义在哪一方--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西方金融资本家的这种企图本身是一件不道的行为。

  其二,如果把西方的美国经济看作是"阴",而把东方的中国经济看作是"阳",在这样的一个太极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经济已经经历了近百年长盛不衰的历史,而中国经济却是处于起步的阶段,这是严重的阴阳不平衡,从阴阳道的原理出发,这种不平衡一定会导致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美国经济将由盛极而转入衰退,而中国经济将走向中兴,我认为这应该是大趋势所在,为此,我对中国经济的大前途是看好的。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过快过猛,对于世界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让那些老牌的欧洲国家和百姓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失衡,对他们的经济秩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这又是另一个大太极的不平衡状态。如果长此下去的话,这个太极也是难以维持下去的。这是我们应该要理解和反思的,所以中国政府对于出口产品作出了一些宏观政策上的调整,而欧洲也对中国进口产品增加了不少的贸易壁垒。这种调整都是为了调节阴阳的平衡,使得事物向着其相反的方向在转化。

  所以如果有了阴阳道的分析工具,我们完全可以去预测很多事物的发展方向,多少能够对潮流和趋势有一定的把握,这样对于我们的决策和判断将是有好处的。其次,通过阴阳道的工具,我们也能更达观和宽容地看待问题。比如在对于中国经济崛起的问题上,世界应该可以想象到,当一个巨人站立起来的时候,是会不可避免地打破原来系统的平衡的。但同时我们也可以预测,接下来中国经济会进入一个短期的向下调整和洗牌的过程,再盘整向上。可以想象,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会更理性、更温和、放慢脚步,以及逐步回归企业和商品价值的正确道路,并对世界的经济和秩序起到良好的正面作用。

  二、以道为原则,化解一切的矛盾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事物的阴阳两面,是矛盾的双方,对立而统一地存在于事物之中。事物的变化就是由于阴阳的不平衡,而向着其对立面的方向在发展。如果事物的发展是向着阴阳平衡的方向发展,那么事物就会走向和顺,这就是中气以为和的意思。这个"中"就是向着道的方向转化,道站在阴阳的中间,代表着一种准则和界限,阴和阳的发展都不能超越道的界限,否则道就不占主导位置了,这个时候这个太极就要崩溃了。

  比如福和祸是一对阴阳矛盾体,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福和祸中间的道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应该是平安、简朴和虚怀,以及防患于未然。所以当我们身处福中的时候,要知福惜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俭啬和虚怀,凡事居安思危,能够意识到平安就是福,就能避免祸事。而当遇到祸事的时候,则要积极应对以减少损失,而即便是遭受损失了,在事后也要把祸根灭掉,加强防范意识,这样才能转危为安。而假如反其道而行之,身在福中而不知福,贪欲不足、穷奢极侈而不知收敛,则祸事不远矣。同样假如遇到祸事,不去积极应对,反而自暴自弃,则永远也无法获得长久的平安。

  比如是与非也是一对阴阳体,论一件事情的是非,完全看论是非的人是站在什么参照系来看待问题。举例来说,现在的猪肉涨价,对于消费者来讲是增加支出,而对于养猪的农民来讲则是增加收入,那么中间的道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应该要给农民以成本的平衡以外,有合适的利润,但是不能牟取暴利,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多数的消费者每月都能吃得起合适数量的肉制品。如果能够在这两个对立面当中找到平衡点,那么事情就可以通达了。

  再比如穷与富这对矛盾体,穷则思变,所以穷并不是坏事,穷可以促使人更加努力,去赚钱获得财富,反之,富能养德,财富能使人多做慈善事业、多做利国利民的好事,这都是符合道义的。而假如穷人不去努力,而是去打家劫舍,而富人则为富不仁,拼命敛财,那么阴阳就会离绝,平衡就会被打破,社会就会动荡。

  矛盾充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充满在我们的社会中,家庭矛盾如婆媳矛盾、夫妻矛盾;在公司中则有公司和员工的矛盾,公司与顾客和厂商的矛盾等;在社会问题上有房价和民众消费力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发展领域则有经济发展和资源开采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矛盾无处不在,正是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才导致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生如此快速的变化。在所有的这些矛盾中,有些矛盾处理得很好,这是因为矛盾的双方找到了应该遵守的道和原则,因此解决了矛盾;而有的矛盾未处理好,从而导致矛盾的激化而产生冲突,最后会使统一体无法维持而导致崩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处理矛盾呢,从而使对立的双方能够和谐相处于一个太极之中,并相互促进和互相发展呢?在我看来,应该是有办法的,我们完全可以按照下面的逻辑来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并最后圆满地解决矛盾。

  第一步、先解决前提问题对立的双方在解决矛盾之前,都先问一下自己,你是否要和我共处一体,我是否要和你共处一体?假如我们连共处一体的必要性和愿望也都没有的话,则我们完全可以打破这个太极,而不需要再去做其他的工作。但是做这个决定是需要十分慎重的,因为毁树容易栽树难。我们要问自己,我们有更好的道路吗,新的道路的可行性有吗,新的道路与现在的对象有什么区别吗?假如没有的话,或者新的道路并不是可控的话,我们还是要尽量去面对现在的矛盾,因为你即便打破了现在的太极,新的太极也并非是没有矛盾的。

  第二步、换位思考你要分析我,我怎样才能存在、才能安定、才能更好;我要分析你,你怎样才能存在、才能安定、才能更好?如果我们都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那么我们一定会更理解对方的立场,这样做是有必要的,它教会我们既要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就会增加一些宽容和理解,而不会偏执一隅,解决矛盾就有了基础。

  第三步、找到道在哪里当我们分析了自己和对方的立场以后,我们要站在当中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找到双方共处应持守的道义在哪里。假如我们评估自己确实有些做法和欲望是失道的,那么我们就需要改变自己,控制和收敛自己的欲望,了解"知足"和"知止"的界限。如果我们想把问题解决得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更加谦让一些。

  第四步、先改变自己,再改变对方先迈出自己的一步,以谦下与平和的方式表现自己的道义,假如我们先表现出和善的姿态,这就是一种不言之教。当然如何让对方知道道义在何处,这需要一些技术来达成。在我看来,大多数的人都是讲道理和可教化的,只是他原来的立场和位置使他没有看清楚道义在哪里,我们要想办法引导他站到更高的地方来认知。假如对方是一个明理之人,那么相信矛盾就很容易解决了。

  第五步、决策,合或分在多数的情况下的矛盾可以获得解决,若还是不能解决的时候,则表明对方是失道了,在失道的情况下,你可以无为,让时间去改变格局,必要时也可以打破这个平衡体。

  三、以道为原则,做事要双赢

  在阴阳道的逻辑中,我们还可以获得一个人生的忠告:凡事都不能只考虑一己私利,一个人、一个事业在社会生活中,到处都处于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利益矛盾之中,而每个利益关系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的太极,人如果过于利己,那么他的社会关系(太极)一定会个个破裂,最后被社会边缘化和遭到排斥。其次,人也不可过于强势和失道,无论你处于什么地位,都不可以以强凌弱,否则一定会招致天谴。

  最后我用老子的一段话来作为这一段的小结:"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又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道德经》第79章)

  翻译如下:

  自然的规律,就如同张弓一样,高了就压低些,低了就抬高些,有多余就减少些,有不足就弥补些。所以,天之道是减少有多余的来补足不够的;而人之道则是相反的,是削减不足的而供给有多余的。谁能够把多余的东西拿出来奉献给天下呢?只有那些能够遵守天道的人了吧?因此,圣人助长了万物但不望回报,成就了事业而不居功,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表现自己的贤德。

  老子在这里说,天道以公道为主,人道以私利为主,这可能就是人世间为什么矛盾不止的原因吧。所以如果在这世界上人人都奉天行道的话,相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与美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