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规划好“正宗”的求职

    所谓“正宗”求职,是我区别学生时代的求职来说的,它是指自己走入社会后,能找到真正谋生的单位的求职。事实上,当时我毕业时国家是包分配的。也就是说我对今后的工作根本不用担心,我们没有任何压力,一毕业就有一个“铁饭碗”。在学校也根本听不到“求职”这两个字,大家谈论的只是“分配”。

    就在大家轻轻松松坐等分配日到来之时,我却在暗中辛辛苦苦地进行着招聘信息收集、职位分析、应聘时机判断、求职信写作、寻找最佳联系方法等一系列的求职策划。

    好在当时我能在学校图书馆看到广州的《羊城晚报》,正是通过它我了解了广东的各种信息。许多招聘启事就是从该报得来的。那时资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也没有互联网。《羊城晚报》成了我探知沿海和珠三角形势的唯一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开始比较系统地研究南方的用人环境、人才政策和有关南下人才的故事。后来结合自己的情况,在大四时,我开始有选择地出手了。

    记得这段时间我曾向广州的广达鞋业、深圳的迅达自行车、顺德的康宝电器和鹰牌电器等单位求过职。有的不了了之,有一些单位给了我热情的回复,比如“康宝”和“鹰牌”等。最终我面谈了两家,成功了一家。

    除了广东方面,我从“两手准备”的角度也把目光投向贵州家乡。在广东我联系的都是企业,因为到外企做白领当时是最令人羡慕的,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而在贵州,我主要向媒体申请工作,毕竟我一心想当记者。我向贵州省委宣传部和《贵州日报》、《贵州民族报》、省电台等多个媒体几乎都寄了求职信,但全都石沉大海。

    因为单位与人才不能直接面议和双向选择,而是由政府来调动。对于单位,分来什么人就接收什么人;对于毕业生,分你到哪里就到哪里,没有试用期,没有合适不合适,一次“计划”定终身。事前我也知道这些,我只不过是希望奇迹出现,才去多多尝试罢了。

    说来也奇怪,曾一心想当记者的我自从向《深圳特区报》寄过求职信下落不明之后,我的兴趣突然转向了企业。后来的经历也证明了企业才是我的职业归宿。

    小提示

    大学生求职要主动积极,在毕业前就要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要善于“找市场”,市场是职场生存的最终渠道。另外,在职业定位上可“两条腿”走路。比如,我当时一方面定位沿海广东,另一方面定位家乡贵州;广东方面定位于企业,贵州方面定位于媒体。这都是我当时有能力从事的职业目标。大学生的求职观念要超前,要尽量与众不同。对于大学生而言,哪里有你的市场,你就往哪里去,这里市场规则。

    在求职不畅之后,我迅速“转向”,开始调整求职规划,把重心转向了企业。虽然我为做记者准备了许多年,已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之前的职业规划定位上也没错。但是,通过对市场的实际感受,我发现了“去企业”远比“去媒体”有更广阔的空间和前景,于是我顺应市场,弃“窄”投“宽”,表现出了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