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一朝应考,多少学子的梦想就在这一刻成败分明。曾经挑灯夜读书万卷,如今一朝试身手。可是读书破万卷,当真下笔如有神吗?读尽诗书,便能够考场无忧吗?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有多少大活人却为了考取功名而穷尽年华死读书?
骄人的分数,未必皓首穷经才能换得;细心摸索其中的关键窍门,或许便是捷径。
实用:还英语一个名分
古人云:“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饱读诗书并非为了炫耀才学,而应学以致用,格物致知,将才学用于所当用之处,才不枉费十年寒窗苦读之功。
如今十年寒窗,学得一身理论知识,却毫无用途,这一现实不禁让教育陷入了困境。韩寒说“数学只要学到初二就够了”,那是因为许多纯粹的数学理论对于大部分数学领域之外的平常人是毫无作用的。
优势解密:新东方为什么这样红第六章从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奋斗历程俞敏洪传奇如果说,数学因为太过理论而失去了实用性,那么英语呢?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种用以交际的工具,工具似乎就应当与实用相联系。然而,很不幸的是,今天的很多大学生即使从中学时代早已开始学习英语,在大学里也通过了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但是路上遇见一个外国人问路,依然要支支吾吾答上半天。
关于问路的对答句式,在初中英语课本里早有出现,或许在课堂之上还有过多次训练。但当我们需要为别人指路时,开口之时,下意识开始检查:我的语法有没有错误?时态和介词是不是这么用的?一共有几种表达方法?
这便是应试教育留下的不可磨灭的阴影,语言成为了规范,而不是工具。试想用中文交流之时,谁会在意语序颠倒?谁会在意用词不当?相反,每个人力图使用不循常规的语法,以显示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作家便是其中一类重要的实践者。
针对此现象,新东方学校的语言专家们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得出结论:之所以有如此区别,是因为中文总是和实用相联系,怎么方便怎么用;而英文则和考试相联系,甚至任何一个细微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发音错误都成为分数高低的关键。于是,英语与其说是交际工具,不如说是考试工具。
英语教育,因为与考试密切相关,所以从学校教育里可以获得的英语知识多是可以直接体现在试卷考核方式中的,至于实际运用方面的英语能力则被忽略甚至省略了,这不能不说是英语教育的悲哀。
语言交际,最重要的是听和说,对于英语来说,是口语和听力。遗憾的是,听力勉强可以在考卷中略微占有一席之位,口语则直接被打入冷宫。如果一门语言失去了起码的表达作用,那么这门语言的存在价值和实用价值也就非常可疑了。
学校教育对于实用性的忽略,正是外语培训得以崛起的契机。新东方的外语培训瞄准了应试的市场,却也不忽略口语与听力的训练。一个彻底掌握一门语言的人,不应只是卷面上的满分,而更应在交际中谈吐自如,对答如流。
王强的“美语思维法”,李莘的“I ENGLISH·爱英语”学习品牌,刘华阳的电影“4+1”听力口语学习法,弥补了英语教育中的最大缺口,英语这门语言不再是书写的语言,而是可以用于交际的语言,回复语言的真正身份。
或许正是如此,新东方才能在众多知名大学的包围下崛起,才能在无数外语学院专家的质疑中挺立,因为能运用于生活之中的知识,才是学习的最终方向,才无愧于寒窗苦读的辛劳与付出。
技巧:茫茫题海寻佳径
当出国浪潮席卷整个中国,众多外语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时,惟有新东方,以不容置疑的数字书写了神话:以俞敏洪为首的一批“英语专家”聚在一起,专门破解美国考试的密码,这使得他们平均每年就有8个学员考出TOEFL满分,35个学员考出GRE全球最高分,业界称之为“新东方神话”。
新东方的外语培训在众多培训机构中脱颖而出,与其说是英语水平高,不如说是应对英语题目的技巧高。新东方降临人世,从头到脚都是为考试而生的,手执“实用”和“技巧”两样武器,笑傲外语培训市场十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