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来回回熬糨糊的途中,俞敏洪思考着这个问题。思考的结果就是:不停地贴,一个劲地贴,多多地贴。倔强而坚毅的俞敏洪铆足了劲儿,一鼓作气,“刷、刷、刷”,把偌大的广告牌,所见之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全部“扫荡”,通通贴满。
辛苦的劳动没有白费,学员人数陆续多了起来,俞敏洪脸上也多了些喜色。
可是“刷”上瘾的俞敏洪没有想到厄运的来临。这一天偏偏就来了,俞敏洪的一名员工在贴广告时被人给捅了!
这一刀捅在了俞敏洪的心窝里。他突然明白自己应该有一个“后台”,他应该给自己和员工找一个“撑腰的”、一把“保护伞”。但是到哪里去寻找保护?毫无背景的俞敏洪只认识处理“捅人事件”案子的那个警察。
俞敏洪凭借这一点点“关系”,死磨硬泡,居然请到了一帮警察们吃饭。饭桌上俞敏洪拼命地敬酒,最后把自己“敬”到了桌子底下,“敬”到了医院里,一条小命差点赔上。
哪个不是血肉之躯?俞敏洪此举深深感动了警察,也感动了员工,从此俞敏洪的刷子又可以更加欢快地“挥舞”了。在刷子的挥舞之下,在玉米糊的馨香之中,在铺天盖地的小广告背后,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浩浩荡荡而来。
回首往昔刷糨糊的经历,俞敏洪觉得像做梦一般,提着糨糊桶在冬夜的大街上满街跑,确实不容易。但是,多年以后俞敏洪说:“你看到刷子刷上去之后,你可以看到是有希望的,寒冬腊月确实很冷,广告后面学生的出现,你的学校做起来,所以那个时候是有希望的。”
多年以后,新东方创业元老徐小平评论:“俞敏洪左右开弓的糨糊刷,在中国留学生运动史上,刷下最激动人心的一页华章。”
星火燎原:垃圾桶上的呐喊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之后,领导工农红军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种形势下,党内仍有不少人对革命前途表示悲观情绪。1929年底,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在一部分人当中散发了一份对红军前途究竟如何估计的征求信。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写信给予了答复:“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由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
新东方也是如此。俞敏洪把一间平房的“星星之火”做成了新东方教育科技公司的“燎原之势”。
智者创业,格局制胜。格局注定结局,境界决定眼界。
大境界,才生大胸怀;大格局,才有大作为。正如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到达的高度,企业的高度同样来自于企业家心中的格局。
俞敏洪心中有格局,看着自己办起来的培训班,如同看护自己的孩子,他立志要做成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这是他的目标,也是他的梦想。
俞敏洪小的时候,父亲日积月累地捡拾别人丢弃的碎砖乱瓦,最后建成了全村人都羡慕的一间四四方方的猪舍。那时候父亲告诉了他一个终生受用的哲理: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
把新东方办成全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就是俞敏洪的梦想,就是俞敏洪要建的大房子,而每一个来听课的学生都会给俞敏洪带来一块“砖头”。
为了扩大影响力,为了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获得更多的“砖头”,俞敏洪咬咬牙打出免费的招牌:40多节课的培训班,前8节免费,学生听着满意就交费继续学习,听着感觉不好就可以退学走人。
反正是免费的,听听又何妨?在大幅度免费的号召力之下,学生们蜂拥而至。
那是1992年的冬天,俞敏洪在北京图书馆的礼堂举办他的免费讲座,北京图书馆1500人的大礼堂被挤得满满的。
俞敏洪要开讲了,这时礼堂外却传来呼唤俞老师的声音,一声高似一声的,原来还有一千多人在礼堂外。俞敏洪怎能拒绝这样的呼唤?怎能漠视这样的热情?他把礼堂里的讲座交给同伴,把其他人召集到礼堂外的操场上。对那次讲座,俞敏洪刻骨铭心,他说:“我站在一个垃圾桶上,开始了我一生都无法忘记的一次免费英语大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