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因为稀少,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可谓是“三千宠爱系一身”。俞敏洪从一个小村代课教师变成北大的正牌军,之间的落差太大,母亲和乡亲的嘱咐还牢记在心,入学后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黄金时代:北大的那些人与事第三章从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奋斗历程俞敏洪传奇还没有从成功的喜悦中清醒过来,俞敏洪入学后就挨了“当头一棒”,随后的一系列遭遇让他不但无法得意,甚至自卑起来。比起城里的学生,俞敏洪输于视野,输于综合素质。
大学的生活还没有等俞敏洪反应过来,就已经拉开了帷幕。其实大学生活概括起来,不过就是三个词:知识、友谊和爱情。原本志在必得的俞敏洪,却发现大学五年下来的结果竟令人沮丧。
向俞敏洪“开炮”
毅力在效果上有时能同天才相比。俗话说:“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凭借鹰击长空的决心和蜗牛般的毅力,1980年,俞敏洪如愿以偿地考取了中国第一学府——北京大学。为此,俞敏洪全家人欢喜了一整个夏天,尤其是俞敏洪的母亲,为了庆祝儿子的高中红榜,大宴乡亲。
俞敏洪第一次踏上异乡的土地,来到北京大学。他满心欢喜,边走边看,博雅塔、未名湖……北大的每一处风景都浸染着他的满腔热情和贯云之志。那一刻,俞敏洪感到他的未来正如同星光大道一样,从脚下一直铺向了辉煌无比的未来。
第一天入校,除了优美的校园风景,北大留给俞敏洪的一些印象是如此奇特,让他至今难忘。当他第一次踏入宿舍报到的时候,身上背着脸盆、棉被,密密麻麻一大堆,让室友很吃惊:没开学就有人来搞推销了!这是俞敏洪在北大的第一个笑话。
第一次去食堂吃饭,看到同学在喝玉米粥,俞敏洪既奇怪又有些郁闷,玉米粥是家乡的猪食啊,北大食堂怎么吃这个?俞敏洪意识到他与北大有些距离和隔阂。
俞敏洪的预感没有错,他在北大的新生活不只是欣喜,还有很多事在等待这个乡村的青年。
有一天俞敏洪高兴地走进宿舍门时,同寝室的一个同学正在看书。俞敏洪自恃阅书虽不能说无数,也不算少,随口问道:“看什么书呢?”
“《第三帝国的灭亡》。”
“上英语系,看这种书干嘛?”俞敏洪满脸的不解。他的自信还停留在战无不胜的英语考卷上、名震乡里的高考成绩上,或许,还有被乡里誉为“博闻强识”的得意吧!
同学朝俞敏洪丢了个白眼,自顾地继续看书。
这一个白眼和“白痴”、“乡巴佬”的区别只在于是否发出声音而已。俞敏洪被甩了这么一眼,自然很郁闷。年轻气盛的他有些咽不下这口气,当即跑到书店也买了一套《第三帝国的灭亡》。看完之后,俞敏洪只觉得也不过如此,但还是又看了一遍,如是再三。很多年以后,俞敏洪的许多书不是卖了就是扔了,但只有这本书一直摆在书架上,仿佛是一种纪念抑或是一种激励。
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应是一个勇于面对挫折的人。俞敏洪未必天资聪颖,未必有过人之处,但他拥有成功者最重要的品质,那就是勇敢。他从来不惧于面对挫折乃至失败,即使再沮丧、再绝望,他也能冷静下来,思考出路。只要他想好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无论过程多么漫长、多么辛苦,他总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他想到达的地方。单是这份毅力、这份坚持,就已经比那些徒有高智商却洋洋自得,每天出门希望成功忽然从天上掉下来砸到自己头上的人要强上千百倍。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坚持不懈。聪明不能,因为世界上失败的聪明人太多了;天赋也不能,因为没有毅力的天赋只不过是空想;教育也不能,因为世界上到处都可以见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半途而废。如今,只有决心和坚持不懈才是万能的。”美国作家卡文·库利吉的一句话道出了坚持的重要性。人如何看待挫折,直接影响着他的行动力,导致他的成功或失败。挫折摆在眼前,就是一个残酷的事实,除了接受它之外,该做的是把它转化成为一种助力,让它撑着自己,攀上更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