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论华为的企业文化
我们要的是成功,不是口号。有人说华为公司运行得平平静静,没什么新闻,是不是没戏了。我们说这叫"静水潜流"。表面很平静的水流,下面的水可能很深很急。倒是那些很浅的水在石头上流过去的时候才会泛起浪花。
艰苦奋斗是华为文化的魂
艰苦奋斗是华为文化的魂,是华为文化的主旋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外界的误解或质疑动摇我们的奋斗文化,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华为的发展壮大而丢掉了我们的根本--艰苦奋斗。
这段话摘自任正非近期的一篇文章《天道酬勤》。在华为创办近20年后任正非重新强调"奋斗文化"这一主题,要从2006年的"胡新宇事件"说起。
胡新宇,2005年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2005年硕士毕业后进入深圳华为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在2006年4月底住进医院以前,他经常在公司加班加点,打地铺过夜。多天的抢救也没能挽回这位劳累过度的工程师年轻的生命。
在华为早期,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加上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大,所以员工经常需要工作至深夜,累了就铺一张垫子休息,因此有"床垫文化"之说。
胡新宇病故后,国内许多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事件,并将胡新宇的病故归因为"过劳死",于是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气势汹涌的对华为"床垫文化"的批判浪潮。诸如《纪念胡新宇君》、《天堂里不再有加班》、《华为员工的命只值一台交换机的钱》等文章将华为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于是,人们不禁发出疑问,昔日曾笼罩在层层光环下的"狼性文化"过时了吗?
人们将矛头对准了华为的企业文化,将"床垫文化"等同于"狼性文化",认为这种只顾进攻而不善于顾念到人性的文化已经不合时宜。但是,一个不为大众所知的事实是,任正非从2000年开始就不大提"狼性文化"了。而"床垫文化"属于华为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华为文化的魂,是华为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的最重要的推力,是华为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坚持不懈地持有的重要文化。
因此任正非的这篇《天道酬勤》可谓是为时而作。他这样写道:
世间管理比较复杂困难的是工业,而工业中最难管理的是电子工业。电子工业有别于传统产业的发展规律,它技术更替、产业变化迅速,同时,没有太多可以制约它的自然因素。例如,汽车产业的发展,受钢铁、石油资源及道路建设的制约。而用于电子工业的生产原料是取之不尽的河沙、软件代码、数学逻辑。正是这一规律,使得信息产业的竞争要比传统产业更激烈,淘汰更无情,后退就意味着消亡。要在这个产业中生存,只有不断创新和艰苦奋斗。而创新也需要奋斗,是思想上的艰苦奋斗。华为由于幼稚不幸地进入了信息产业,我们又不幸学习了电子工程,随着潮流的一次次更替,被逼上了不归路。创业者和继承者都在销蚀着自己,为企业生存与发展顽强奋斗,丝毫不敢懈怠!一天不进步,就可能出局;三天不学习,就赶不上业界巨头,这是严酷的事实。
任正非分析说,华为之所以能在2000~2003年的IT泡沫破灭的艰难时期活下来,是因为华为当时在技术和管理上太落后,而这种落后让公司没能力盲目地追赶技术驱动的潮流。但是,如今西方公司已经调整过来,不再盲目地追求技术创新,而是转变为基于客户需求的创新,华为再落后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再者,信息产业正逐步转变为低毛利率、规模化的传统产业。2005年10月,爱立信收购马可尼;2006年3月,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2006年6月,诺基亚与西门子……这些兼并、整合为的就是应对这种挑战。而华为相对还很弱小,要生存和发展就必然面临更艰难的困境,只能用在别人看来很"傻"的办法,就是艰苦奋斗。
华为不战则亡,没有退路,只有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任正非指出,华为走到今天,在很多人眼里看来已经很了不起了,已经很成功了。有人认为创业时期形成的"床垫文化"、奋斗文化已经过时了,可以放松一些,可以按部就班,这是很危险的。
繁荣的背后,都充满危机,这个危机不是繁荣本身必然的特性,而是处在繁荣包围中的人的意识。艰苦奋斗必然带来繁荣,繁荣后不再艰苦奋斗,必然丢失繁荣。"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给了我们多么深刻的启示。我们还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否则就会走向消亡。当然,奋斗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时刻保持危机感,面对成绩保持清醒头脑,不骄不躁。
而这个繁荣,事实上也是华为人通过艰苦奋斗获得的。为了将这种繁荣维持下去,华为还将必须继续奋斗下去。
我们在GSM上投入了十几亿研发经费,多少研发工程师、销售工程师为之付出了心血、努力、汗水和泪水。在1998年我们就获得了全套设备的入网许可证,但打拼了八年,在国内无线市场上仍没有多少份额,连成本都收不回来。2G的市场时机已经错过了,我们没有喘息,没有停下来,在3G上又展开了更大规模的研发和市场开拓,每年近十亿元的研发投入,已经坚持了七八年,因为收不回成本,华为不得不到海外寻找生存的空间……
自创立那一天起,我们历经千辛万苦,一点一点地争取到订单和农村市场;另一方面我们把收入都拿出来投入到研究开发上。当时我们与世界电信巨头的规模相差200倍之多。通过一点一滴锲而不舍的艰苦努力,我们用了十余年时间,终于在2005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了50亿美元,但与通信巨头的差距仍有好几倍。最近不到一年时间里,业界几次大兼并:爱立信兼并马可尼,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合并,一下子使已经缩小的差距又陡然拉大了。我们刚指望获得一些喘息,直一直腰板,拍打拍打身上的泥土,没想到又要开始更加漫长的艰苦跋涉……
华为于茫然中选择了通信领域,是不幸的,这种不幸在于,所有行业中,实业是最难做的,而所有实业中,电子信息产业是最艰险的;这种不幸还在于,面对这样的挑战,华为既没有背景可以依靠,也不拥有任何资源,因此华为人尤其是其领导者将注定为此操劳终生,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泪水,经受更多的煎熬和折磨。唯一幸运的是,华为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遇上了中华民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公司高层领导虽然都经历过公司最初的岁月,意志上受到一定的锻炼,但都没有领导和管理大企业的经历,直至今天仍然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因为十余年来他们每时每刻都切身感悟到做这样的大企业有多么难。多年来,唯有以更多身心的付出,以勤补拙,牺牲与家人团聚、自己的休息和正常的生活,牺牲了平常人都拥有的很多的亲情和友情,销蚀了自己的健康,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沮丧和受挫的痛苦,承受着常年身心的煎熬,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毅力,才带领大家走到今天。
十八年来,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有许多高级干部几乎没有什么节假日,24小时不能关手机,随时随地都在处理随时发生的问题。现在,更因为全球化后的时差问题,总是夜里开会。我们没有国际大公司积累了几十年的市场地位、人脉和品牌,没有什么可以依赖,只有比别人更多一点奋斗,只有在别人喝咖啡和休闲的时间努力工作,只有更虔诚对待客户,否则我们怎么能拿到订单?
为了能团结广大员工一起奋斗,公司创业者和高层领导干部不断地主动稀释自己的股票,以激励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从来没有前人做过和我们的先辈从未经历过的艰难事业中来,我们一起追寻着先辈世代繁荣的梦想,背负着民族振兴的希望,一起艰苦跋涉。公司高层领导的这种奉献精神,正是用自己生命的微光,在茫茫黑暗中,带领并激励着大家艰难地前行,不论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困难和痛苦,有多少坎坷和艰辛。
华为开发国内市场已然充满了艰辛,可是在进行海外市场的开拓时,才发现那里的竞争更加激烈,生存更加艰难,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华为的国际化步伐将是寸步难行。而华为如今获得的国际化成就正源自无数华为人舍身忘己的奉献精神。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因此,世界巨头都云集中国,公司创立之初,就在自己家门口碰到了全球最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得不在市场的狭缝中求生存;当我们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时,放眼一望,所能看得到的良田沃土,早已被西方公司抢占一空,只有在那些偏远、动乱、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他们动作稍慢,投入稍小,我们才有一线机会。为了抓住这最后的机会,无数优秀华为儿女离别故土,远离亲情,奔赴海外,无论是在疾病肆虐的非洲,还是在硝烟未散的伊拉克,或者是海啸灾后的印尼,以及地震后的阿尔及利亚……到处都可以看到华为人奋斗的身影。我们有员工在高原缺氧地带开局,爬雪山,越丛林,徒步行走了8天,为服务客户无怨无悔;有员工在国外遭歹徒袭击头上缝了三十多针,康复后又投入工作;有员工在飞机失事中幸存,惊魂未定又救助他人,赢得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尊敬;也有员工在恐怖爆炸中受伤,或几度患疟疾,康复后继续坚守岗位;我们还有三名年轻的非洲籍优秀员工在出差途中飞机失事不幸罹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十八年的历程,十年的国际化,伴随着汗水、泪水、艰辛、坎坷与牺牲,我们一步步艰难地走过来了,面对漫漫长征路,我们还要坚定地走下去。
这篇文章是任正非2006年7月21日刊发在华为公司内部刊物《华为人》报(第178期)头版头条,任正非在不断强调危机意识之时,再次重申华为企业文化的原点,"不奋斗,华为就没有出路"。这也是对网络热炒"过劳死"、"床垫文化"等指责的非正式回应,同时,在内部员工层面实现了高度统一的认识。随着这篇文章很快流传开来,华为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坚持很快赢得了社会公众的支持,而原先喧嚣于网络的指责之声也日渐沉寂了下去。一场公关危机从万夫所指到后来的逐渐平息,显示了任正非在处理企业危机时的果敢与坚决。
关于企业家精神
一个企业创建企业文化首要的条件,就是看有没有一个有文化意识的企业家,如果没有这样的企业家,企业必然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规则。所以说企业家的精神境界决定了一个企业文化的品位和层次。
这里所说的企业家的精神境界,其实就是企业家精神。
经济学家米勒在1983年把"企业家精神"定义为冒险、预见性和剧烈的产品创新活动,是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因而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
例如,伟大的企业家、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们创造的最伟大的"产品"不是收录机,也不是栅条彩色显像管,而是索尼公司和它所代表的一切;沃尔特·迪士尼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木偶奇遇记》,也不是《白雪公主》,甚至不是迪士尼乐园,而是沃尔特·迪士尼公司及其使观众快乐的超凡能力;山姆·沃尔顿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持之以恒的天天平价"而是沃尔玛公司--一个能够以最出色的方式把零售要领变成行动的组织。
正因为如此,在企业中,企业家就是团队的领头人,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成长的初期成为了企业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譬如松下是松下幸之助的文化,肯德基是山德士上校的文化。
在华为,企业文化可以说就是以任正非为代表的企业领导人的文化。
经济学家汪丁丁曾将企业家精神归纳为三点: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合作精神。这三种精神作为华为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容,在华为发展历史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
创新精神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它也是任正非提倡的观点之一。回顾华为的发展历程,它能够从一个只有2万元起步资金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今天的世人公认的世界级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每一个脚印,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创新的巨大推动力,而任正非就是其背后那个不可或缺的坚决的推动者。
任正非总是在人们都为已经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之时,不停地叩问着诸如这样的问题:
在这种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下,华为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也可以持续生存下去呢?
这种忧患意识最终转化成为渴望企业不断扩张壮大的迫切感,并一次又一次促使任正非做出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决策:
1992年,任正非将代理业务所得的利润全部投入到C&C08机的研制中,即后来人们所说的"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1994年,华为在北京筹建北京研究所,从1995年直到1997年,北京研究所都处于漫长的积累期,没出什么重大的研究成果。但是任正非一直给予大力支持。
1996年,华为在国内市场开发正处于方兴未艾之时,任正非做出了出击海外的决定。此后,众多华为员工离别故土,远离亲情,奔赴海外。
1997年,任正非开始推行管理与业务流程改革,如与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NVQ)合作引进任职资格制度,与美国IBM公司合作,实施业务流程改革。
1998年,《华为基本法》正式出台,这也是华为成立十年后第一次对创业的成功因素进行梳理。《华为基本法》的面世,标志着华为与国内其他民营企业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1999年,在任正非的大力推动下,华为加大了与美国IBM公司的合作力度,实施供应链变革。
2000年,任正非发起了内部创业运动,并在这一年,提出了"冬天必将来临"的观点,要求华为内部做好迎接冬天的准备。
……
在实施新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没有风险的,但是任正非认为:
有创新就有风险,但决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敢创新。回想起来,若不冒险,跟在别人后面,长期处于二三流,我们将无法与跨国公司竞争,也无法获得活下去的权利。若因循守旧,也不会取得这么快的发展速度。
事实上,任正非做出的决策并不全是准确无误的。譬如在面临投资3G还是PHS技术时,任正非最终决定在3G上投入重注。为此华为举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全力以赴,但是后来的结果却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作为中国市场上的一个"机会产品"的小灵通在2000~2003年获得了持续增长,中兴通讯、UT斯达康借此扩充了自己的实力。2003年,中兴通讯的销售额一度达到了华为的80%。而几年前还是默默无闻之辈的UT斯达康一跃成为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2003年)的明星企业。与这些企业相反,作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老大的华为则收获甚微,不仅在3G上的投入没有得到回报,而且失去了瓜分小灵通市场的时机。
在后来一次内部会议上,任正非承认了他在小灵通上的失误,但是对于在3G上的投入,任正非从不认为这个决策是错误的。在他看来,错过小灵通,失去了一块华为完全有能力获得的利润,华为虽然不得不为此付出了代价,却还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如果华为错过了3G,那就是一种极大的失策,将严重影响到华为成为一个一流的、伟大的企业的进程,那将是最不可饶恕的。所以,任正非宁愿负起在小灵通上失策的过错,而不愿为此放过一个让华为走向世界级企业的机会。
敬业精神
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道:"这种需要人们不停地工作的事业,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这是唯一可能的动机。但与此同时,从个人幸福的观点来看,它表述了这类生活是如此不合理:在生活中,一个人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任正非创办华为之初也许是为了个人生存,但是当他决定带领华为选择一条充满风险的、走技术自立、发展民族高新技术的实业之路时,则表现出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而不仅仅是为了生存。20世纪80年代,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加快经济建设,因限于国家财力不足,只好引入外资。于是全国上下,从农村到国家骨干电话网用的全是国外进口的设备。当时占据中国市场的有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国的朗讯、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T公司和法国的阿尔卡特等。机型制式众多,既不利于通信制式的统一,又不能真正实现"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
因此,军人出身的任正非相信,中国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支撑体系,就无法实现工业独立;如果没有独立的民族工业,就无法真正实现民族的独立。
这种对实业之路的执著,最终成就了华为今天的霸主地位。华为不仅能成功地对抗国内市场上的外国竞争对手,而且还能走向海外,将一个来自中国的高科技品牌充满自豪地展现在各国竞争对手面前。从这一点上来说,任正非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感和一个中国企业家的敬业精神实现了高度统一,做到了水乳交融。
在《致新员工书》中,任正非这样告诫华为员工:
公司要求每一个员工,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我们这个多灾多难、刚刚开始振兴的民族。只有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才可以进行艰苦的搏击,而无怨言。我们总有一天,会在世界通信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要做对不起祖国、对不起民族的事情。要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与管理。对不合理的制度,只有修改以后才可以不遵守。不贪污、不盗窃、不腐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持真理,善于利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提高自己,帮助别人。
任正非不仅将这种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内化为自己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动力,同时他也将它灌输到所有华为人的头脑里,激励他们为一个更高的目标而努力,而奋斗,那就是为祖国争光。为了这个目的,近二十年来,多少华为人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并将他们的余晖照耀着后来者继续前进的步伐。这种对"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追求出现在一个民营企业家身上,本身就充满了一股令人心灵激荡的力量,可以说,这也是任正非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至高境界和高明之举。
合作精神
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
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所言:企业家在重大决策中实施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尽管伟大的企业家表面上常常是一个人的表演(One-ManShow),但真正的企业家其实是擅长合作的,而且这种合作精神需要扩展到企业的每个员工。
在华为的发展过程中,众多重要决策是任正非做出来的,但是在将其作为一个任务或项目来实施的时候,任正非则善于通过会议讨论,通过说服,获得大家的认可和支持。例如,在1998年制定《华为基本法》时,任正非就是通过会议讨论的形式使大家明白华为"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的目的就是要使公司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最终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公司上下的思想共识,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1999年,在与新员工的座谈会上,任正非说道:
我个人对华为没有做出巨大的贡献,真正贡献大的是中高层骨干与全体员工。他们努力建立了各种制度、规范,研制、生产、销售了不少产品……不是我一个人推动公司前进,而是全体员工一起推动公司前进。我的优点就是民主的时候比较多,愿意倾听大家的意见,我个人既不懂技术,也不懂IT,甚至看不懂财务报表……唯一能做的是,在大家共同研究好的文件上签上我的名,是形式上的管理者。我认为大家总比一个人想得细致一些,可以放心地签上名。文件假如签错了,在运行中有问题,我也不会指责大家的会签,只要再改过来就行了,大家这次总会进步一点。每次我们都共同完成了一次修炼,次数多了,大家水平也就提高了。
在2000年之后,任正非个人的言论也不像从前那样频繁刊登,基本上不再发起"运动"。这也是因为他意识到华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级企业,一个一流的伟大的公司,就必须摆脱对任何个人的依赖,也包括对他本人的依赖。在2005年的一次会议上,任正非再次诠释了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按流程来确定责任、权利,以及角色设计,逐步淡化功能组织的权威,组织的运作更多的不是依赖于企业家个人的决策。
基于这种理念,任正非已经极少再提及"英雄"的概念,而更多的是"团队合作",并强调在选拔管理人员时,其中一个重要的考核要点就是看候选人是否具备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