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松木1 秦福杰2
(452470,河南登封市,1.文联,2.民协)
登封坛是皇帝登山封禅时祭天的具体场所。"登封"的本义为登山封禅,封禅是祭祀天地的盛典。古代封禅活动主要在泰山进行,只有女皇武则天在嵩山封禅,所以全国只有泰山、嵩山之巅才建有登封坛。嵩山之巅的登封坛一般多称大周登封坛,笔者对之略加考述,以求教于诸位方家。
一、嵩山修建登山步道发现了大周登封坛
2002年,国际武则天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登封市召开。会后编辑会议论文集《武则天与嵩山》时,需要拍摄与武则天有关的文物遗迹图片,笔者曾和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宣传科的宋慧娟一道登嵩山拍摄登封坛的照片。我们并不知道登封坛的具体位置,考察嵩顶后发现三处可能是登封坛遗址,一是嵩山极顶,即峻极峰,二是峻极峰女娲殿南较为平坦的地方,三是紧靠峻极峰东边的一座山峰。考虑到封禅祭天不可能在偏位,当即排除了第三种可能,对前两处进行了拍摄,后来选用了第二种图片。当时还惴惴不安,唯恐有错而见笑大方。
2003年,嵩管委利用国债资金开工改建登嵩山的步道。在嵩顶施工时,在上述第二处开挖土方,修建水池,发现有明显堆土痕迹,并非自然山体。嵩管委规划建设科的同志认为有可能是登封坛遗坛,当即就停止了大规模开挖。后来笔者也多次登嵩顶考察,确认这里是大周登封坛遗址。理由有四:其一,此处位于极顶之正南,距极顶仅十余米;其二,此处东部、南部为明显堆土,西部为自然山体,是当时依山就势而建;其三,东北部为明显弧形,度其形势,此处基本符合登封坛圆径五丈的记载;其四,唐代韩愈等登嵩顶时曾夜宿登封坛下石室,而我们所说的韩愈洞也恰好在此遗址西北。
二、唐高宗时议立和营建登封坛
乾封元年(666),唐高宗封禅泰山,有司于山南为圆坛,山上为登封坛,社首山上为降禅方坛。春正月,唐高宗祀昊天上帝于山下之封祀坛,以唐高祖、唐太宗配享;次日,又登山顶,封玉册于登封坛;第二天,又祀皇地祇于社首山降禅坛,以太穆皇后、文德皇后配享;又次日,御朝觐坛接受群臣朝贺。这次封禅,武则天以亚献的资格参与活动,使得以皇后为首的众妃嫔大放光彩,填补了古代封禅史的一项空白,也使她目睹了皇权的威严,萌生了执掌朝纲、封禅中岳的想法。
泰山封禅之后,武则天屡次劝唐高宗遍封五岳,尤其是封禅中岳嵩山。仪凤二年(677)二月,武则天劝说唐高宗封中岳,高宗下诏冬封中岳。三月因为吐蕃进犯,下令停封中岳。事过三年,调露元年(679),唐高宗又下诏今冬封中岳,但因突厥背诞,不得已又罢封嵩山。永淳元年(682),唐高宗为封中岳,于洛州嵩山之南设置崇(嵩)阳县,七月敕令建造奉天宫。永淳二年(683)正月,驾幸奉天宫,七月下诏将以其年十一月封禅中岳嵩山,诏令国子司业李行伟、考工员外郎贾大隐、太常博士韦叔夏、裴守贞、辅抱素等详定仪注,包括立封祀坛、登封坛、禅祭坛的具体方案,以及皇帝登封嵩山的辇舆、衣服等,但因高宗病情加重,同年十二月于东都洛阳辞世,又没能登封嵩山。
尽管如此,唐高宗时毕竟议定了封禅中岳时"登封坛"的形制:"登封坛,圆径五丈,高九尺,四出陛,为一壝,饰以五色,准封祀。"而作为参照标准的"封祀坛",其具体情况是:"立封祀坛,如圆丘之制。上饰以玄,四面依方色。为圆坛,三成,高二丈四尺,每等高六尺。坛上径一十六步,三等各阔四步。设十二陛,陛皆上阔八尺,下阔一丈四尺。为三重壝,距外壝三十步,内壝距五十步。燎坛在坛东南外壝之内,高三尺,方一丈五尺,南出陛。"(《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889页)
从《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中,没有见到武则天封禅中岳时大周登封坛的形制。但笔者认为,大周登封坛的营造是遵循了唐高宗时议定的规制的。理由有三:其一,武则天封禅是为了实现唐高宗的遗愿,因此她不会擅自更动形制,以招惹是非;其二,唐高宗封禅泰山时,在泰山顶建的登封坛,也是"上径五丈,高九尺,四出陛"(《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第886页);其三,唐太宗时议定的泰山上"圆坛",也是"广五丈,高九尺,用五色土加之,四面各设一阶"。(《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第883页)
笔者认为唐高宗时,登封坛已经建成,武则天登封神岳时,只是重加修饰而已。唐高宗屡次准备封禅,不可能不在嵩山上下修建这三坛。两《唐书》没有明确记载营建登封坛的时间,因此笔者推测,登封坛是在奉天宫完工后即开始营建的。
三、武则天大周登封坛祭天的经过
武则天革唐为周后,天授二年(691)春一月,地官尚书武思文及朝集使2800人,上表请封禅中岳。过了四五年,证圣元年(695)九月,武则天将天地合祭,亲祀于神都洛阳南郊,加尊号为"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天册万岁",重申其代唐为周为天之授意。于是王公群臣、四夷君长,又请她封禅神岳嵩山。三个月后,天册万岁二年(696)腊月甲戌(初一),73岁的武则天从洛阳出发,前往中岳嵩山封禅。到达嵩山后,一切就绪,为表示对天地神祇的虔诚,武则天进入斋宫沐浴斋戒。壬午(九日),在嵩山之南举行柴燎仪式,祭祀昊天上帝。甲申(十一日),武则天在文武大臣、四夷酋长的簇拥下登上嵩山,在登封坛上举行了最隆重的祭天仪式。武则天从南面登上登封坛,北向而立,祭拜昊天上帝之后,接着举行了封玉册、置石匣(贮藏玉匮、玉册)的活动。玉册是用金绳连编玉简而作成的,长一尺二寸,广一寸二分,厚三分,刻玉填金为字。玉册放在玉匮内,玉匮长一尺三寸,用黄金绳缠上五周,用金泥封好,再放在石匣内,石匣是用方五尺、厚一尺的石头刻成的。用金绳缠绕石匣五周,再用石泥封石匣,在石匣四角放上十二枚距石,然后埋于登封坛内。最后用五色土封成上面直径一丈二尺、下面径三丈、高九尺的圆形。这样,"登封"的祭祀仪式才算正式完毕。这在新旧《唐书》中有明确的记载,可见武则天不过是循乾封元年唐高宗登封泰山的故事而已。
时人李峤在《大周降禅碑》中,对武则天的封禅仪式作了详细的描述:"[天册万岁二年腊月]壬午,柴燎祀昊天上帝于岳南,显祖立极文穆皇帝、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侑神作主。天子戴圆冕,披大裘,登三垓,植四邸,藉陈蒩秸,器用陶匏。高炎四施,耀流沙而烛沧海;广乐六变,来象物而降天神。感霏烟瑞露之徵,延薰风景星之祉。大礼既毕,嘉应既臻,思欲契精爽于高明,剖灵符于峻极。甲申,御金跸,登玉舆,环拱百神,导从群后。遂陵柱萼,攀松磴,跨峥嵘而出烟道,排列缺而羾天门。羽节高挥,上干鸟星之次;龟坛下映,俯瞰鹏云之色。琼文秘检,络之以银绳;宝算休期,探之于金策。交大灵于咫尺,受洪釐(禧)于亿万。然后徜徉烟霄,怊怅古昔,凝神于九天之上,游目于八紘之表。眷触石之雷雨,爰覃作解之恩;仰斗杓之运行,仍布维新之令。是日大赦,改元为万岁登封元年。"(《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八《大周降禅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107页)这是迄今为止能够见到的对武则天在大周登封坛祭天的最直接、最详尽的文字记载。
大周登封坛南有槲树,大赦天下之日,曾在其树梢上置金鸡榜。为纪念这次登封活动,取"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武则天改嵩阳县为登封县,阳城县为告成县。
丁亥(十四日),武则天禅于少室,己丑,御朝觐坛受贺。下诏内外三品官以上的赐爵二等,四品以下的加官两阶,并免除洛州百姓两年租税,免除登封、告成两县百姓三年租税。癸巳,返回神都洛阳。两个月后,武则天因为封禅日为嵩岳神保佑,又尊神岳天中王为神岳天中皇帝,天灵妃为天中皇后,并加封夏启为齐圣皇帝,封启母神为玉京太后,少室阿姨神为金阙夫人,王子晋为升仙太子,别为立庙。武则天还亲自撰写了《升中述志碑》文,由相王李旦书后,刻立于大周登封坛之丙地(东南角)。
四、武则天"登封"的用意和影响
武则天一生对"登封"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两次封禅,是历史上登山封禅次数最多的皇帝。"封禅者,所以告成功也。夫成功者,德无不被,人无不安,万国无不怀。"(《新唐书》卷一百〇八《裴行俭传附裴光庭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089页)因此,封禅不是一般的祭祀活动,只有政绩最佳、天下大治的皇帝才有资格举办。武则天的中岳登封之举,其用意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完成唐高宗封禅中岳的遗愿,这在当时是大得民心的,也是团结李唐宗室的最好借口。其二,昭告天下,登基称帝、革唐为周是上承天命的。其三,表明武周王朝兴旺强盛。封禅前,对外击败吐蕃进犯,收复安西四镇,设置安西都护府,对内平定了李唐宗室叛乱,政治日益清明,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相对稳定,出现了大治的局面。其四,利用登封笼络人心,强化统治。登封仪式中种种象征等级的礼器和过程可以向人们灌输天子统治的神圣性和合法性。再者,借机给官僚加官进爵,免除天下百姓租税,也可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和仁爱的美德。其五,显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派,驳斥牝鸡司晨的谬论。武则天听政、登基,被不少士大夫视为女人干政,她要借登封来表示女人并不比男人差,不仅可以当皇帝,而且可以当个好皇帝。她在大周登封坛处立《升中述志碑》,就是她升中登封最好的说明,可惜碑文现在已轶失,我们不能具体体会武则天登封前后的心情。
武则天的登封活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意义非凡。政治上一则体现了武周王朝的安定、繁荣和强大;二则进一步提高了武则天的威望,巩固了武周王朝的统治;三则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文化上一则开创了女性封禅的先河,打破了男子独统天下的局面;二则开创了封禅中岳嵩山的先河,扩充了"登封"二字的含义,使登封由登泰山封禅而进化为登泰山、嵩山封禅,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封禅文化的领域;三则极大地丰富了嵩山文化的内容,完备了嵩山祭祀文化,使儒学在嵩山得到深化和发展;四则极大地抬高了嵩山在五岳中的地位,嵩山论海拔高度在五岳中排名第四,论险峻和秀丽确实比不上西岳华山和南岳衡山,又因东西南北中的习惯排序,嵩山的地位在夏商周三代之后一直大大落后于泰山,武则天这一封禅之举,使得嵩山得以和泰山比肩,后世称泰山五岳之首,而嵩山却也赢得五岳之尊的美名,这是要归功武则天的;五则激发了文人学士的激情,创作了大量歌咏封禅嵩山的诗文,如陈子昂的《登封大酺歌》、李峤的《大周降禅碑》文、武则天的《升中述志碑》文、崔融的《朝觐坛碑》文、武三思的《大周封祀坛碑》文等;六则打破了传统封禅观念,启发了文臣武将的思路,史载开元二十三年(735)九月,文武百官、尚书左丞萧嵩等累表请求唐玄宗封禅嵩华二岳。武则天这一破天荒的"登封"举动,不仅显示了她超人的魄力和非凡的政治智慧,巩固了武周的统治,也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实在是功不可没。
五、大周登封坛的变迁
大周登封坛,由于武则天之后没有皇帝再来封禅中岳,从而废弃,为荒草所埋没。武则天为封禅所建的登封坛、封祀坛、朝觐坛,只有封祀坛有多次维修的记载。据新编《嵩山志》记载:"清代前期坛丘用青石券砌成门状,交叉纵横,并砌有台阶,极为坚固。"而大周登封坛,则不见有修葺记载,登封志书中也记载不详。明代傅梅在《嵩书》中称登封坛为封禅坛,说:"封禅坛在太室中峰。唐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封于神岳,改元万岁登封时建。元和四年三月,韩退之与李渤、卢仝上太室中峰,宿封禅坛下石室,见《天封观题名》。欧阳永叔为西京推官时,与梅圣俞游嵩,登山顶,至武后封禅处,见有石,记戒人游龙潭事,载之跋中。"(《嵩岳文献丛刊》第一册,《嵩书》第42页)清代景冬旸《说嵩》中也仅寥寥数语:"顶稍南,唐武后封禅坛墟在焉。故有碑,自号大周,侍游诸臣皆姓名于碑阴。欧阳永叔所见石刻,戒人游龙潭勿语笑者也。"(《嵩岳文献丛刊》第二册,《说嵩》第8页)[《河南府志》说:"按武后登封坛,南有槲树,大赦日于其杪置金鸡榜,自制升中述志碑,树于坛南之丙地。《宣政杂录》:所谓碎于政和间者也。"(清乾隆丁未本《登封县志》,1990年整理本)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以后人们多称大周登封坛为封禅坛,唐宋时人们还能辨清其位置,北宋政和年间,将立于登封坛侧的《升中述志碑》打碎推至山涧。嵩顶历代建有中顶寺、峻极寺、真武庙,现在又建有天爷庙、三极圣母宫,对登封坛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清初已称登封坛为"墟",以致人们对登封坛大加忽略。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明嘉靖本《登封县志》坛壝篇和古迹篇中,对登封坛竟一字未提,就连徐霞客登嵩顶也没有记述见到登封坛。这次修建登山步道,使其露出庐山真面目,实属可喜可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