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科举干预政治引发的政治风波
政治是国家生活中最敏感、最残酷的领域,革新与守旧,正义与邪恶,正直与腐朽,彼此水火不相容,激烈斗争。科举考试干预政治,难免引发政治风波,斗争的胜负往往不是由参与者所代表的政治倾向所决定,而是取决于力量的对比。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制举考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这年开贤良方正科,唐文宗亲自到场策试考生,所下问目检讨了国家存在的种种问题,要求考生"必当箴主之阙,辨政之疵",明确提出对策,"何施斯革于前弊,何泽斯惠于下土,何修而理古可近,何道而和气克充?"考生刘蕡的对策洋洋洒洒五千言,警告国家已到了危急时刻,下场有四个方面:"宫闱将变,社稷将危,天下降倾,海内将乱。"这涉及宦官专权和藩镇跋扈问题,特别是宦官专权,因为宦官掌握兵权,控制中枢政柄,凌驾在皇帝和朝廷官员之上,随意废黜、杀害皇帝,操纵天下大政,为所欲为。本文第二节的《关于实行什么军事制度》子目中已作过一些介绍。此外,他具体分析道:其一,陛下"将明法度之端,则发正言而履正道;将杜篡弑之渐,则居正位而近正人;远刀锯之贱(宦官是作过阉割手术的贱类),亲骨鲠之直,辅相得以专其任,庶职得以守其官。奈何以亵近(近在身边的宦官)五六人总天下大政,外专陛下之命,内窃陛下之权,威慑朝廷,势倾海内,群臣莫敢指其状,天子不得制其心。祸稔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奸生帷幄,……此宫闱之所以将变也"。其二,"今忠贤无腹心之寄,阍寺(宦官)持废立之权,陷先君不得正其终(唐敬宗被宦官杀害),致陛下不得正其始(唐文宗临时被宦官拉出来当皇帝)。况皇储未建,郊祀未修,将相之职不归,名分之宜不定,此社稷之所以将危也。"其三,"天之所授者在君,君之所授者在命。操其命而失之者,是不君也;侵其命而专之者,是不臣也。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将倾也。"其四,"今威柄凌夷,藩臣跋扈。或有不达人臣之节,首乱者以安君为名,……称兵者以逐恶为义。则政刑不由乎天子,攻伐必自于诸侯,此海内之所以将乱也。"同时,他对一系列具体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举一则为例,比如谈到上下沟通问题,他认为应该正确认识国君与民众的关系,选拔良吏,体恤民情,改善他们的处境。他说:
"国君之所以尊者,重其社稷也;社稷之所以重者,存其百姓也。苟百姓之不存,则社稷不得固其重;苟社稷之不重,则国君不得保其尊。故治天下不可不知百姓之情。夫百姓者,陛下之赤子也。陛下宜令仁慈者亲育之,如保傅焉,如乳哺焉,如师之教导焉。故人信于上者,敬之如神明,爱之如父母。今或不然。陛下亲近贵幸,分曹补署,建除卒吏,召致宾客,因其货贿,假其气势。大者统藩方,小者为牧守。居上无清惠之政,而有饕餮之害;居下无忠诚之节,而有奸欺之罪。故人之于上也,畏之如豺狼,恶之如仇敌。今海内困穷,处处流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鳏寡孤独不得存,老幼疾病者不得养。加以国之权柄专在左右,贪臣聚敛以固宠,奸吏因缘而弄法。冤痛之声上达于九天,下流于九泉。鬼神怨怒,阴阳为之愆错。君门万里而不得告诉,士人无所归化,百姓无所归命。官乱人贪,盗贼并起,土崩之势,忧在旦夕。即不幸因之以疾疠,继之以凶荒,臣恐陈胜、吴广不独起于秦,赤眉、黄巾不独起于汉。故臣所以为陛下发愤扼腕,痛心泣血尔。如此则百姓有涂炭之苦,陛下何由而知之;陛下有子育之心,百姓安得而信之乎?致使陛下'行有所未孚,心有所未达者',故其然也。"这篇充满火药味的对策痛快淋漓,使得"士林感动","守道正人传读其文,至有相对垂泣者"。然而冯宿等三位考策官慑于宦官威势,不敢录取刘蕡,"物论喧然不平之"。谏官、御史等义愤填膺,打算向唐文宗提出论奏,但"执政之臣从而弭之,以避黄门(宦官)之怨"。这一科考生一百余人,一共录取了22人,其中一人说:"刘蕡不第,我辈登科,实厚颜矣。"(《旧唐书》卷190下《文苑下》)他要把所得官职让给刘蕡,但没能获准。刘蕡从此不能在朝中做官。他虽然最终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他的政治品格、斗争魄力、负责精神和时政见解产生了张扬正气、鞭挞腐朽的积极后果,极大地鼓舞着无数的同时代人。后来唐文宗两度谋划剪灭宦官,这次制举考试所反映的民情应该为他的决策作了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