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河南的教育和科举·科举(三)

  三、进士科报考、录取的相关问题

  1.李贺避讳不得举进士

  河南府福昌县(今河南宜阳县)人李贺,受韩愈鼓动,在洛阳参加乡贡考试,准备去长安应进士举。但他的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一些和他争名的人借口他应该避家讳,对他大肆诋毁,极力阻挠他考进士。韩愈感到这种做法不合理,不公平,后果严重。皇甫湜动员韩愈写篇文章公开辩白,于是,韩愈作《讳辩》一文。《讳辩》先引用"二名不偏讳"和"不讳嫌名"的律文作为立论的理论依据。"二名不偏讳"是说双名两个字不连在一起使用,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个字,都符合避讳的原则。"不讳嫌名"是说同音字不避讳。《讳辩》据此反问道: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举进士,是犯了"二名律"呢,还是犯了"嫌名律"?李贺父亲名叫"晋肃",李贺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周公、孔子倡导以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为人们制定了普遍遵循的原则。然而周公作诗不避讳父亲和兄长的名字;孔子的母亲名叫"徵在",孔子在这两个字单独出现时也不避讳。儒家经典《春秋》中,不讥笑不避讳同音字的现象。周康王姬钊的孙子,死后的谥号是昭王,所用的"昭"字,便与其祖父名字"钊"字同音。曾参是著名的孝子,他的父亲名叫"皙",但他不避讳同音字"昔"。周朝有人叫"骐期",汉朝有人叫"杜度",姓氏和名字是同音字,如果他们的后代要避讳同音字,恐怕连自己的姓氏都得改了。汉武帝叫"刘彻",后来避讳称呼汉初人"蒯彻"为"蒯通",但当时没有把"车辙"的"辙"改成别的什么字。汉高祖的皇后叫"吕雉",当时把"雉"改称为"野鸡",但没听说把同音字"治天下"的"治"改成另外的字。总之,"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耶,为不可耶?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八)

  李贺对于五言排律诗和骈体文,一向不喜欢,也不擅长,因此,即便没有避讳父名的原因,他也会名落孙山。

  2.杜牧在考前即被确定录取名次

  进士的录取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名单和名次往往在考试之前就确定下来了。其中一个因素是考生行卷邀名。进士举子把平素的诗赋、传奇习作抄写装裱成卷子,一再呈现给显贵名流,借他们的夸奖以猎取名声,并通过他们介绍给主考官,以便顺利录取。杜牧在洛阳以第五名录取,类似于这种情况。大和二年(828),崔郾由长安赴东都主持科举考试,公卿大臣在长乐传舍为他饯行。太学博士吴武陵匆匆赶来,对崔郾说:进士科考生杜牧的《阿房宫赋》被广泛传诵,是王佐之才,请以状元录取。崔郾说状元已定人选,吴武陵说:"不得已,即第五人。"崔郾答应下来。有大臣说杜牧"不拘细行",企图加以阻止,但崔郾说:"已许吴君矣。牧虽屠沽,不能易也。"(王定保:《唐摭言》卷六《公荐》,载《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册)这样做,算不上是把平时作业同考试成绩一并考察,因为无法确定考生的行卷是否弄虚作假,而且还没有进行进士科的正规考试当然没有成绩,录取名次却定下来了。

  单就杜牧来说,这篇《阿房宫赋》不是弄虚作假,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来看,确实写得好。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825-827)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樊川文集》卷十六)当时杜牧20出头,不满于少年天子唐敬宗的所作所为,作了这篇赋,借揭露秦朝皇帝的残暴无道、荒淫奢靡,说明国家兴亡的道理,以提供历史借鉴。杜牧这篇赋,表明他是一位关心国家政治和民生疾苦的人。他写了一系列文章,探讨富国强兵的途径,主张平定藩镇割据,加强国家统一,健全法制,巩固国防。因此,《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六《杜牧传》称赞道:"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有人说他"不拘细行",是指他的风流韵事,这在唐代本是文人的常态,与他的大节相比,显得很次要。

  杜牧在东都常举中被录取为进士第五名,他立即赶回长安,一月光景,又参加制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试被录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