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佛教名胜(一)

  一、 三大石窟

  1.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在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上,又叫莫高窟、千佛洞。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据武周圣历元年(698)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僧人乐僔(zǔn)云游至敦煌城东南的三危山下,薄暮时分,无处栖身,惶惶不安。突然,三危山发出耀眼金光,似有千万个佛在金光中显现。他连忙顶礼膜拜,于是募集资金,在这里开凿了第一个石窟。后来,僧人法良又开凿了第二窟。经过历代开凿,莫高窟南北全长1618米,洞窟492个,塑像2415躯,并绘制大量壁画,连接起来有五六十里长。这里风化严重,石质松脆粗糙,无法像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那样雕凿佛、菩萨像,只好采用泥塑。壁画内容主要有:经变:即佛经故事,如西方净土变;本生故事:即释迦牟尼前世经历,如投身饲虎、割肉贸鸽;尊像图:即佛、菩萨、罗汉、小千佛、飞天等;供养人像:即出资修窟人的像,表示窟内的佛由他供养,以求佛、菩萨保佑自己。

  敦煌石窟长时期湮没无闻,直到1900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的意外发现才为人所知。这一天,住在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清理窟内积沙,发现北面墙壁有一处裂缝,顺手敲击墙壁,根据响声判断墙后有一空室,就打开墙壁,发现一扇小门,打开小门,发现一个套间,里面堆积着五万件以上从十六国到北宋的佛经卷子、文书、图书、图画、法器、织绣等等,后来便称之为藏经洞。经卷和文书多数是手写本,少数是雕版印刷品和拓本。其形态包括卷子、折本、册叶本、单片纸叶等等。其文字多数是汉文,其余是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以及其它文字。其内容以佛教为主,旁及宗教、历史、地理、语文、文学、美术、音乐、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多种学科。王道士给敦煌县长汪宗瀚呈送一些卷子,汪宗瀚转送给金石专家、甘肃学台葉昌炽。1904年,甘肃官府向敦煌县下发文书,责成藏经洞内文物就地封存,由王道士看管。外国探险队闻讯,纷纷前来掠夺。1907年和1914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两度来敦煌,蒙混识字不多的王道士,掠走13600多件经卷、文书以及数十箱艺术品。在这场欺骗交易中,斯坦因以四个马蹄银(合200两银子)即弄到手29箱文物。他劫走的经卷和文书现在保存在英国国家图书馆,艺术品保存在大英博物馆。1908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来敦煌掠走经卷、文书5500多卷和一批绢画等艺术品,这些经卷、文书现存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绢画和艺术品现存吉美博物馆。1910年,清朝廷命令敦煌将所剩文物送往北京,但办事官员未把藏经洞整理干净。1912年和1914年,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的成员两度来敦煌,又劫走数百件文书,散落到日本京都和韩国首尔等地。1914-1915年,沙俄奥登堡来敦煌劫走12000余件经卷、文书和大约350件绢画、纸画、雕塑等艺术品,这些经卷、文书现存俄罗斯联邦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艺术品现存艾尔米塔什博物馆。1932年,美国华尔纳又劫走十多幅壁画和一尊塑像。经过多次洗劫,国内所剩敦煌文物寥寥无几,致使我国学者远渡重洋,去查阅、抄写敦煌文书,才能搞研究。海内外学者对这些卷子、文书进行研究,形成一门国际性的综合性学科--敦煌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外国人竟然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巴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近几十年,我国从国外购置了敦煌文书的微缩胶卷,海峡两岸相继出版了一批敦煌学的资料书、研究专著和索引、目录等工具书,如《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敦煌宝藏》、《敦煌文献分类录校丛刊》、《敦煌学大辞典》。

  关于藏经洞的封闭问题,流行说法认为1049年以后,西夏统治敦煌,莫高窟的僧人们为了逃难,就把历代文书封存在藏经洞中,战乱之后,僧人们无人返回,藏经洞遂无人知晓达千年之久。河南大学历史系范沛潍先生对此有新说,认为敦煌文书绝大多数是历来作功德者抄写的佛经,每每重复,且原件本在民间大量流行,因而并不重要;一些契约、账单等,后人看来是珍贵资料,当时不过是发票、账目一类极普通的东西,僧人们也不会重视。僧人们在战争之际仓促逃命,那顾得上把这些东西封存起来。他们如果看重这些东西,一定会设法取出来,或转告给可靠的人。因此,可以认为,僧人们不敢烧掉或废弃这些佛经抄卷,就在和平时期把它们当作垃圾秘密封存在洞窟中。此说可以参考。

  2. 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在山西大同西武周(州)山北崖,大同是北魏前期都城平城。始凿于北魏和平元年(460),约终止于正光五年(524)。传说北魏文成帝在太武帝灭佛之后决定恢复佛教,僧人昙曜来到平城,路遇文成帝车队,袈裟被御马咬住不放。文成帝认为马识善人,是天赐高僧,便对昙曜以师礼相待。昙曜建议在武周山开窟五所,获得批准,并主持其事。云岗石窟由东向西排列着53个洞窟,绵延二里长,共有造像51000余尊,佛龛1100多个。佛像最大的是第五窟的释迦牟尼坐像,高17米,宽15.8米,脚长4.6米,手中指长2.3米。由于是中国的早期作品,照搬印度犍(jiān)陀罗(巴基斯坦白沙瓦)雕塑风格,肩宽头小唇薄,着紧身僧装,随着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开始向汉族风格过渡。

  3.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市南,伊河自南向北流去,中分二山,东是香山,西是龙门山,望之若阙,故又称伊阙石窟。始凿于太和十八年(49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绵延至北宋,达四百多年。二山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60余个。北魏开凿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药方洞,占1/3,唐代形成高潮,占2/3。唐代最著名的作品是奉先寺卢舍那佛雕像及周围的金刚、力士雕像。

  卢舍那的名称依据东晋译本《华严经》,这尊雕像告成24年后,新译《华严经》完成,译为毗卢遮那。二名是梵文Vairocana的略称和全称。后来密宗成立,称毗卢遮那为大日如来,奉为本宗的尊奉偶像,卢舍那和毗卢遮那就变成了两位佛。卢舍那是莲华(花)藏世界的教主,而莲华藏世界是所谓佛报身的净土,因而他是报身佛,是证得果报、圆满成就、庄严神圣的形象。这尊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头部4米,耳朵长1.9米。他的造型已经摆脱了印度佛教艺术的犍陀罗风格和秣菟罗风格,俨然是一个汉地男子的形象。他双耳垂肩,鼻梁高隆,慈眉善目,宽唇微翘,既显得庄严肃穆,凝重恬静,又不乏温柔敦厚,和蔼慈祥,在宗教的意蕴中隐隐流露出世俗化的倾向。

  若干年来,学术界和社会广泛流传卢舍那佛雕像造型依据武则天真容的说法。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宫大中著《龙门石窟艺术》一书中,第141-142页载其理由是:其一,"大像龛的创建,是由执掌国柄的大唐天后--武则天作后台的。"其二,《资治通鉴》卷204说: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方额广颐,多权略",武则天"以为类己"。因此,武则天的长相应是"宽宽的额头,胖胖的面颊","与大卢舍那佛的形象特征几乎完全吻合"。其三,卢舍那意译作"光明遍照"。武则天称帝后,自制了一个"曌"(照)字作为自己的名字,是说自己"智慧的光芒普照四方"。"这样,大像龛的主题像画龙点睛一样,就更加鲜明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乔修业主编《旅游美学》页138,在对宫氏的说法学舌之后,竟然径直称卢舍那雕像为"她",说:"她不再是超然自得、高不可攀的神灵,而是被高度美化了的至高无上的大唐帝国天后武则天的形象的化身。"宫氏的说法大成问题。所谓武则天是创建大像龛的后台,仅仅因为卢舍那像雕造时期她是皇后,一度以自己的脂粉钱作为赞助。当时皇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到底有多大,是否能超越一切偶像之上,这项巨大工程耗资巨亿,捐一点点自己的化妆费用是否能买断雕像的造型所有权?此其一。其二,《资治通鉴》卷204这段话完整的说法是:"公主方额广颐,多权略,太后以为类己,宠爱特厚,常与密议天下事。"《旧唐书》卷183也说:"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多权略,则天以为类己,每预谋议。"可见武则天认为女儿像自己,是从女儿的才干立言的,不同于唐中宗、唐睿宗等几位窝窝囊囊的儿子。女儿的长相可能像母亲,也可能像父亲,或者谁都不像。我们假设宫氏的推断符合实际情况,但天下这种长相何其多,唐代三彩女俑和图画中的仕女,几乎全是这样,怎么就断定恰恰是武则天做了卢舍那的模特儿?其三,卢舍那名字出自东晋译本《华严经》,含义是"光明遍照",武则天给自己起名字所造的曌字含义是"光芒普照",是否需要说清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其四,供养人雕造佛像,是希望通过做佛事而得到佛教的佑护,还是自己就成了佛像,为自己树碑立传?其实,无论从卢舍那佛像的雕造过程,还是从唐代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等方面,都找不到支持宫氏说法的因素。

  关于卢舍那佛像的雕造本末,唐玄宗开元十年(722)镌刻的《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说:"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粤以咸亨三年壬申之岁(672)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奉敕检校僧西京实际寺善道禅师,法海寺主惠暕法师,大使司农寺卿韦機,副使东面监上柱国樊玄则,支料匠李君瓒、成仁威、姚师积等,至上元二年乙亥(675)十二月卅日毕功。调露元年己卯(679)八月十五日,奉敕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至二年正月十五日,大帝书额。"(《金石萃编》卷73)这里明确指出卢舍那佛组像的完成时间是上元二年年底。至于开工时间,可作些推测。担任大使的司农寺卿韦機,本名韦弘機。《资治通鉴》卷202说:上元二年"夏四月庚辰,以司农少卿韦弘機为司农卿"。这么大的工程不可能在他当上司农卿的七八个月内完工,因为龙门的宾阳北洞和宾阳南洞规模比卢舍那佛组像小得多,唐代在北魏的基础上又施工十数年才完成。《旧唐书》卷185上《韦機传》说韦機"显庆中为檀州(治今北京市密云县)刺史"。契苾何力率唐军东讨高丽,到达檀州,滦河涨水,不能进军。韦機"供其资粮,数日不乏。何力全师还,以其事闻。高宗以为能,超拜司农少卿"。据《旧唐书》卷109《契苾何力传》,可推测韦機开始担任司农少卿在龙朔元年(661),即卢舍那佛像完成前14年。如果韦機一开始便担任雕造佛像的大使,最早只能在当司农少卿阶段,或者雕造佛像开工更早,碑文以完工时的负责人身份来交代这件事。那么,雕造佛像开工之日,晚于永徽六年(655)武则天夺得皇后宝座只有几年。这一时期,她揽权刚刚起步,尽管《资治通鉴》卷200说自显庆四年(659)起便"政归中宫矣",但在名义上她还不可能凌驾在皇帝之上以享受第一等的尊荣。当时的人也不曾给过武则天崇高的推许,即便是在唐高宗死后,她先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后以女皇帝的身份君临天下,依然有很多人对她表示不满。《旧唐书》卷84《郝处俊传》说:上元三年(676),即卢舍那佛像雕成的次年,唐高宗因病欲退位,让武后摄知国事,郝处俊反对,说:"帝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阳之与阴,各有所主守也。"《资治通鉴》卷203记载:垂拱二年(686),武则天已在洛阳临朝称制两年多,新丰县(陕西临潼)因地壳运动,东南冒出一山,武则天下令将县名改为庆山县。有人上疏批评道:"今陛下以女主处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塞隔,而山变为灾。……宜侧身修德,以答天谴,不然,殃祸至矣。"至于《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纪》的"史臣曰"把她说成"牝鸡司晨",即母鸡报晓,则显得更为不恭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歌颂她讨好她,顶多不过如《登科记考》卷3所载,称她为"圣母皇帝陛下",或以女娲和姬姓的周室为典,说她"掩娲后以称尊,迈姬任而莅政","母临黔首,子育苍生"云云,远未达到称她为佛的地步。至于武则天同卢舍那佛雕像的关系,碑文只说她以皇后身份捐了两万贯购置化妆品的钱作为赞助,根本没有造型也依据她的意思,而且这一点点钱对于这么大的工程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岂能买断卢舍那佛像的肖像权?碑文还说:"实赖我皇,图兹丽质,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强调由唐高宗主持雕造,面部造型为人间"希有"、"无匹",追求的是日月般圣洁、慈悲的理想化状态。这在当时是社会共识,唐初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卷77引北魏温子昇《大觉寺碑》,说佛"颜如满月";唐初僧人法琳《辩正论》说佛的"妙质"是"日轮月彩之殊,非色妙色之容"。日月是具体的,要化为佛像的造型,则是抽象的。雕造工匠化具体的抽象为抽象的具体,只能将平素所观察到的好形象作高度的综合、提炼,由具体的人变为抽象的人、个别的人变为集合的人,组合成一个模样。怎么可能设想,工匠们会按照武则天的模样来塑造卢舍那佛,一位男性帝王会允许自己的老婆充当佛像的原型?后来,佛教徒为武则天称帝造舆论,或利用前代资料伪造《大云经》,说佛对净光天女说:"汝于尔时,实是菩萨,现受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尔时诸臣即奉此女以继王嗣。女既承正,威伏天下,阎浮提中所有国土,悉来奉承,无违拒者。"或翻译《宝雨经》,说佛对月光天子说:"汝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摩诃支那国(中国),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经于多岁,正法教化,养育众生,犹如赤子。"于是,她被说成是弥勒菩萨下生。武则天称帝15年间,相继接受过群臣所上的四个尊号,都有"金轮圣神皇帝"字样,其一是"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是弥勒的意译,佛教说他从佛授记,先当菩萨,56.7亿年后继承释迦牟尼佛而成为未来佛。所谓授记,指佛对发愿修行者授予未来成果作佛的预记。佛教认为菩萨应世,转化为转轮圣王,因所乘车驾的轮子有金银铜铁四种质地,故而分别称为金轮圣王或银、铜、铁轮圣王。金轮圣王统治四天下,其他圣王依次统治三、二、一天下。武则天接受"金轮"尊号,即把自己等同于菩萨。唐太宗也是这样,《大兴善寺钟铭序》说:"皇帝道叶(协)金轮"。(《全唐文》卷10)武则天在《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中,宣称自己当皇帝有来历,说:"朕曩劫(前世)植因,叨承佛记",是所谓"《大云》之偈先彰","《宝雨》之文后及"。(《全唐文》卷97)"佛记"是佛授记的略称,她于是在洛阳设立了佛授记寺。于此可见,她认定佛是自己的上司,自己今生还不是佛,来世才有可能因修持佛教获得正果而成为佛。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武则天不可能脱离环境,卓然出群,僭越到当佛的地步,唐高宗何至于把她奉为卢舍那佛的造像依据!因此,卢舍那佛雕像造型依据武则天说是一种臆说,不能成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