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隋唐五代佛教宗派(一)

  一、 天台宗

  天台(tāi)宗是由陈入隋的浙江天台山僧人智顗(yǐ)创立的,以《妙法莲华经》立宗,又称法华宗。自编传法系统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主要理论有圆融三谛说。

  智顗(538-597),俗姓陈,祖籍颍川(河南许昌市),迁居荆州华容(湖北监利县)。他出家后,到处游学,被称为天台大师。至德元年(583),他应陈后主招请,出天台山赴国都金陵(江苏南京市),陈亡,去庐山。开皇十一年(591),隋晋王杨广邀请他赴扬州,从他受菩萨戒,尊他为智者大师。他去世后四年,在杨广的援助下,天台山建国清寺。他的著作很多,最重要的是《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都是20卷,被称为天台三大部。南北朝时期,南北佛教风格不同,南方重理论,北方重实践,即南义北禅。随着隋朝对全国的政治统一,佛教需要顺应时势,融合南北风格为统一的风格,智顗因而提出定慧双修的止观法门,止即禅定,观即智慧。他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上中指出:"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知(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天台宗奉印度空宗论师龙树为初祖,是由于本宗的理论生发于龙树《中论》卷4中的一首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里以空、假、中三个命题来解释宇宙万象和宇宙本体的关系带着即空、即假、即中的统一性。天台宗发挥为圆融三谛说,认为:"我说即是空",是真空,是真谛。所谓真谛,即绝对真理,是从佛教的角度立言的,揭示宇宙万象的本质。这里讲宇宙万象的总相、共性,即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没有自身的实体,其本原是佛性,佛性实有,不能用世俗概念加以描绘,故名之为空。"亦为是假名",是假有,是俗谛。所谓俗谛,即相对真理,是从世俗的角度立言的。这里讲宇宙万象的个别相状,即宇宙万象虽无自身的实体,却有各自如幻如化的相状,历历在目。"亦是中道义",是中道,是中谛。所谓中谛,即对立统一的认识论。这里讲宇宙万象非空非假,亦空亦假。由于任何现象,既体现空,又体现假,又体现中,故称圆融三谛。换言之,空离不开假和中,假离不开空和中,中离不开空和假。

  二、三论宗

  三论宗是隋朝胡族血统的中国僧人吉藏创立的,以印度空宗论师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立论依据。自编传法系统是:龙树--提婆--罗睺罗--青目--须利耶--苏摩--鸠摩罗什--僧肇--昙济--僧朗--僧佺--法朗--吉藏。该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惟一的空宗,主张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提出破邪显正、真俗二谛、八不中道三种法义。

  吉藏(549-623),祖父是安息国人,避仇移居中国南海,后迁金陵,吉藏即出生于金陵。吉藏七岁出家,受具足戒后云游各地。隋朝平定江南后,他住越州(浙江绍兴市)嘉祥寺,被称为嘉祥大师。其著作重要者有《中观论疏》10卷、《十二门论疏》3卷、《百论疏》3卷、《三玄论义》一卷、《二谛义》3卷等等。

  三论宗的中心理论是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认为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没有自性,毕竟空无所得,但为了引导众生,就用假名说有,这便是中道,认识了中道,就把握了诸法的实相,也就达到了解脱境界。为了阐明这个道理,三论宗提出破邪显正、真俗二谛、八不中道三种法义。

  破邪显正:破邪是破有所得,显正是显无所得。该宗的宗旨是破而不立,即只破斥颠倒虚妄,别无所有,故破邪即是显正。

  真俗二谛:真谛又称为胜义谛、第一义谛,即佛教真理,真实而正确。俗谛又称为世俗谛,即世俗认识,虚幻而颠倒。二谛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真谛无法用世间语言概念来表达,但不表达,人们就无从认识和把握真谛,于是为真谛而说俗谛,这是由俗入真;证得真谛之后,仍有俗谛,于是由真谛随顺世俗概念作种种方便,使人们认识逐步提高,明白究竟,这是由真化俗。具体地说,为著空者依俗谛明有,为执有者依真谛明空,以便体会诸法实相。建立二谛,只是教化的方便,为引导众生而设,因而不可执此说而堕于有所得见。

  八不中道:八不指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生灭涉及宇宙万象的本原问题,常断涉及它们的连续性问题,一异涉及它们的同一和差异问题,来去涉及它们的转化问题,囊括本质、现象、时间、空间、运动等等方面。不生:一切现象皆由缘而生,缘依前缘而生,依次类推,辗转相续而来,不是自生或他生。以谷物为例分析宇宙万象,谷物从种子生长而来,种子又从种子生长而来,不是无缘而生或由其它种类的种子而生。不灭:不生应灭,但不灭。谷物辗转相续,原来的种属未消失断绝。不常:不灭应常,但不常。谷物经历发芽、生茎、长叶、结实各个阶段,未保持恒常不变的状态。不断:不常应断,但不断。谷物各个阶段状况不同,但生长连续不断。不一:不断应一,但不一。种子和芽、茎、叶、实,各有区别,相状不一样。不异:不一应异,但不异。芽、茎、叶、实各自不同,但和种子的种类一致,未变成其它种类的东西。不来:不异应来,但不来。谷芽由谷种长出,不是如同鸟飞于树那样从外而来。不去:不来应去,但不去。谷芽从谷种长出,但不像蛇爬出洞那样和谷种脱离关系。八不中道用双边否定的办法显示宇宙间一切现象皆无自性,以证得中道实相。

  三、三阶教

  三阶教是隋朝僧人信行创立的,又名三阶宗、第三阶宗、三阶佛法和普法宗。该宗把全部佛教按照时间、处所和人分为三类,每类再分为三阶。时间的三阶是: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年为第一阶,是正法时期,依照佛教教义修行的人,都能证得圣果。第二个五百年为第二阶,是象法时期,信仰佛教的人,似有所证,实无所证。第三个五百年以来为第三阶,是末法时期,佛教日益衰微。处所和人的三阶是:净土是利根(根机最高)第一阶一乘人所依止的世界,秽土是第二阶三乘人和钝根第三阶世间众生所依止的世界。该宗认为隋朝时间正当末法,处所是秽土,人属于钝根,再加上聚敛钱财,经营当铺、钱庄,因而引起朝廷的反感,隋唐政府多次加以取缔。

  信行(541-594),俗姓王,一说魏州(河北大名县)人(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12),一说魏郡(河南安阳市)人。(道宣:《续高僧传》卷16)他十几岁时出家,在相州(河北临漳县)法藏寺、光严寺学习。隋代入长安,在多所寺院建立三阶道场。他著书40多卷,有《对根起行杂录》、《三阶位别集录》等。

  三阶教将佛法分为别法、普法两类。所谓别法,是于法分大乘小乘,于人辨圣贤凡愚。这又叫有眼众生佛法,如同有眼能辨颜色。所谓普法,是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这又叫生盲众生佛法,如同生来眼瞎,不辨颜色。第一阶人唯学一乘法,第二阶人唯学三乘法,所学各别,故名别法。第三阶人具有空有邪见,侧重学习大乘或小乘,必然爱此憎彼,造成谤法之罪,故第三阶相应之法是普法。一切众生都有可能成佛,身上都有佛性、如来藏,因而都是佛性佛、如来藏佛,也都是当来佛。对一切众生都作佛想,故都是佛想佛。对人的态度既无差别,对法的感情又无爱憎,故对已成未成诸佛一律普敬。因此,三阶教僧人路上见到行人,不分男女,一律礼拜。对人普敬的同时,对己须认识空有邪见的过恶,以苦行忍辱的方式来加以荡涤。他们每天只吃一顿乞讨来的饭,以吃寺院的饭为不合法。他们死后实行野葬(林葬),置放尸体于荒郊的尸陀林(寒林),施舍给鸟兽作食物,然后收骨起塔。终南山楩(pián)梓谷是他们的墓地,唐中期这里曾建百塔寺。他们反对净土信仰,不念阿弥陀佛,只念地藏菩萨。他们认为一切佛像都是泥胎,不必尊敬。他们设立无尽藏院,接受社会的布施,用以经营当铺、钱庄,将所得分为三份,"一分供养天下伽蓝增修之备,一分以施天下饥馁悲田之苦,一分以充供养无碍(即斋僧)"。(《太平广记》卷439裴玄智条引《辨疑志》)这些主张和做法,引起佛教内部不同派别的不满,也触动同国家的经济利益冲突。

  四、 律宗

  律宗是以研究、传播、主持戒律为主的宗派。唐初僧人道宣在终南山从事戒律研究著述,所创立的一派称为南山宗,相州僧法砺别创相部宗,长安西太原寺僧怀素又创东塔宗,并称律下三宗。后来,只有南山宗独传,律宗也就专指南山宗而言。主要理论是戒体论。

  道宣(596-667),俗姓钱,丹徒(江苏丹徒)人,一说吴兴(浙江湖州)人。16岁时出家。后受唐廷指派,在长安西明寺当上座,还参与玄奘译经活动。著有《广弘明集》30卷、《续高僧传》30卷、《集古今佛道论衡》4卷、《大唐内典录》10卷,是重要的佛教史、佛教目录和社会史资料。法砺(569-635),冀州赵郡(河北赵县)人。怀素(625-698),俗姓范,京兆(陕西西安)人。

  律宗的主要理论是戒体论。依《行事钞》等典籍所说,一切诸戒都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教戒律。戒体是僧人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止恶防非的心理功能。戒行是在戒体支配下的防止身口意恶业的行为。戒相是由于戒行彻底而表现于外的轨范相状。戒体旧译"无作",新译"无表",三家对此理解不一。相部宗依据《成实论》的传统说法,以无作为非色非心不相应法,即认为戒体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借物质、精神的差别而成立的有生灭变化的一切现象。东塔宗依据《俱舍论》,以无表为色法,即认为戒体是物质现象。南山宗认为《四分律》通于大乘,以戒体为阿赖耶识种子,即认为戒体是精神。

  五、 唯识宗

  唯识宗是由唐初僧人玄奘奠基、其弟子窥基建立的宗派。该宗以一系列佛教名相(概念)分析一切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阐释一切唯识所变,故又称为法相宗。由于玄奘、窥基长期居住长安大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宗。该宗依据的典籍是印度大乘有宗瑜伽行派的十一论,其中以《瑜伽师地论》最重要,其余十论处于从属地位,故有一本十支的说法。自编传法系统是:无著--世亲--陈那--护法--戒贤--玄奘--窥基。基本理论有三性说、唯识说、五种姓说。

  玄奘(602-664),俗名陈祎,洛州缑氏(河南偃师市)人。二兄长捷在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受其影响,13岁出家。武德五年(623),在成都受具足戒。他到各地游学,为各家说法不一感到困惑,遂萌动了去天竺求经问道的念头。贞观三年(629,采陈垣说),他从长安出发,冒着违抗朝廷禁止国人出蕃的禁令,悄悄西行。沿途受到通缉,所过烽堠,差点中箭。偷渡玉门关后,茫茫戈壁,不见道路,他凭借尸骨、马粪辨认去向。一次,连续四五天滴水不沾,人马饥乏,晕倒在地,靠念观音菩萨保佑而勉强前进。进入西域,在高昌王的帮助下,绕道西突厥王廷碎叶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然后到达天竺。他游历天竺各地,巡礼佛教胜迹,广泛学习大小乘佛教。他长时间居住中天竺那烂陀寺,拜戒贤法师为师,学习大乘经典和各种学问。他参与了几次同佛教内部不同派别和顺世外道的论争,都获得胜利,被大乘人恭维为大乘天,小乘人恭维为解脱天。贞观十九年(645),他返回长安,数十万民众在城外夹道欢迎他,如值弥勒下生。他带回如来舍利150多粒,金檀佛像七躯,梵本经论657部。唐太宗时在洛阳,召见他时发现他词论典雅、风节贞峻,一再动员他还俗做官,被他拒绝。唐太宗认为他的经历超过张骞通西域,责成他写出来。他回长安后,口述游历,由弟子辩機笔录为《大唐西域记》一书。在唐太宗、唐高宗父子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日以继夜地翻译佛教典籍,译出《大般若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等等,一共76部1347卷,比竺法护、鸠摩罗什、真谛、义净、不空几位所译的总数1222卷多出百余卷。他的译文典雅、准确,为佛教界所推崇。他把精力用于翻译佛教典籍和解答中外僧人的疑难问题,无暇创立宗派,但为弟子窥基创宗奠定了理论基础。

  窥基(632-682),俗姓尉迟,祖先是西域人,本人生于长安。其伯父是唐初大将尉迟敬德。窥基17岁出家,奉敕成为玄奘弟子,在大慈恩寺学习梵文和佛教,是玄奘译场的重要人物。他的著述很多,有《瑜伽师地论略纂》16卷、《成唯识论述记》20卷等等。他被尊称为慈恩大师。

  唯识宗的基本理论有以下一些说法:

  三性说:一是遍计所执性,即妄有性,说世俗认识从方方面面去度量以名言概念所表示的宇宙万象,执著为各有自性差别的实有,这是根本错误。二是依他起性,即假有性,说宇宙万象依因缘条件而生起,没有自性,虚幻不实,似有非有,这是相对真实。三是圆成实性,即实有性,说圆满成就一切现象的实体,即真如佛性,是不依据任何因缘条件的真实的存在,由具有无上智慧的人通过神秘的直觉"瑜伽"亲自证得,这是绝对真实。对此,天竺论师陈那打比方说:夜里行走见一物,以为是蛇,随后发现是绳子,再看看,绳子是用麻做的。最初误把绳子当成蛇,完全错误,是遍计所执性;接着发现是绳子,看到现象,相对正确,是依他起性;最终分析出绳子的本质是麻,完全正确,是圆成实性。总之,认识了三性,也就认识了有和无、假有和实有、现象和本体的关系,从而获得全面的认识,这就是中道观。

  唯识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精神实体"识"变现出来的。识分为八种。前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六根作用于六境而产生的,它们担负同外境联系的任务,起认识和追求的作用。第七识末那识也是意识,但和第六识意识不同,意识同外境联系,但末那识不同外境联系,只是联系前六识和第八识的桥梁,永不间断地把第八识思量为自我,影响前六识对外境产生贪爱执著,这是一切我执的最后根源。第八识阿赖耶(原意粮仓)识是贮存一切心理活动的仓库和发号施令的总指挥部,不同外境直接联系。它是永恒相续的意识流,接受前七识的熏习,把熏习所产生的印象保存下来。它含藏着许许多多的种子,是精神的潜在状态,具有能生的势力,能够产生与自己同类的现象(能生自果),因而又叫功能。种子是产生宇宙万象的因缘条件,有染净之别,即有漏无漏两类,有漏种子是世间诸法的因,无漏种子是出世间诸法的因。唯识宗的这个说法在逻辑上存在混乱,一方面认为阿赖耶识种子是宇宙间一切有为法现象的总根源,这有本体的含义,另一方面又认为阿赖耶识种子属于有为法现象,这便不具备本体的含义。阿赖耶识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被认识的客体。认识不是主观认识功能对客观事物的作用,而是八识对于自己变现出来的现象的认识,即自己认识自己。

  五种性说:唯识宗否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说法,认为众生本身具有的种子有无漏和有漏的区别,修行结果自然不同,因而提出五种性说。第一等是如来种性,未来成就为佛、菩萨。第二等是独觉种性,未来成就为辟支佛。第三等是声闻种性,未来成就为罗汉。这三种统称三乘。第四等是不定种性,虽具有三乘种子,但不一定证得三乘果位。第五等是无种性,永远在六道中轮回,最好的前途是转生到人间或天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