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进山打游击(1)

  过了几天,卢团长派韩文德带几个兵送几箱子弹到前线司令部。韩文德很奇怪,问团长:“司令部还没有子弹,要我们团的?”

  团长说:“你哪儿那么多话,让你送你送去就行了。军事秘密,能让你知道吗?”

  韩文德出来后心里想,什么军事秘密,送几箱子弹都成了军事秘密了,边嘀咕边叫了几个人,抬着三箱子弹到了司令部。这个司令部是樊松普的游击总队,游击总队是国民政府第九战区打日本的辅助力量,在敌后方采取各种方式进行破坏,策应正规军的防御和进攻。

  韩文德来到司令部交接了子弹,出来见一个当官的面熟,他记性好,突然想起这个人两年前在老家高陵街道上碰上过,他当兵还是这个人点的头,连忙敬了个礼。

  这个人叫康景濂。康景濂曾为张学良的参谋处长,官当得大,经常有人向他敬礼,所以不在乎,微微点点头要走,韩文德喊了声“康处长”。康景濂有些奇怪,他这时候已经被封作统领敌占区十县的专员,奉令到这十个县组织起一支游击队,番号是第一挺进纵队,他任司令。好长时间没有人喊他处长了,这个小兵喊他处长,他觉得奇怪,就站住了,看看这个小兵又不认识,就问:“你是……”

  韩文德说:“康处长不记得我了?”

  康处长摇摇头,这几年他经的变故多,见的兵也多,实在记不起这么一个小兵是谁。

  韩文德见康处长记不起,就说:“两年前,在陕西省高陵县,你骑着马,带着两个护兵,我们在街道上游行喊口号,支持张杨八大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康景濂一下子想起来了。

  一九三七年的春季,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以后,张学良将军的参谋处长康景濂和两名全副武装的警卫一大早乘马从西安城出发,坐船过了渭河,直奔高陵城。康景濂是在西安事变后少帅被关、群龙无首、思想苦闷的情况下来高陵看他的一个知己、县长杨季成。

  部队驻渭北的这几年,国民党的泾(泾阳)三(三原)高(高陵)三县民团总指挥部就设在高陵,康景濂负有作战之责,与民团联络频繁,与县长杨季成就有了交情。这个大他三岁的杨季成有一肚子学问,对国家局势的分析也很有见地,他作为一个军人,面临风雨飘摇的时势究竟何去何从,心想旁观者清,便想听听局外人杨季成的意见。

  高陵县城不大,只有南北不长的一条街,当康景濂和两个警卫进城的时候,看到的是熙熙攘攘拥拥挤挤的人群,原来当天恰巧是县城的集日,四乡的百姓都来赶集。他们骑着马,马蹄声声,又是三个全副武装的军人,就引得人们格外关注。正躲躲闪闪地走着,忽听传来一阵口号声:“拥护张杨的八项主张!枪口对外,团结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康景濂觉得诧异,同时心里也一热,一个小县城里也有支持抗战的学生。他骑马站得高,看见只有十多名学生,手里都拿着一面小彩旗,喊一句口号扬一下手,手里的彩旗就上下飘动。前面带头的是两位年龄大略相同的少年,两人都在十四岁左右,身体单薄,一个身上是崭新的蓝洋布学生服,脸色红润,一个是蓝粗布对襟衫,脸色发黄,但都是眉清目秀,英气勃勃。

  街道不很宽,道沿上摆着各种货物,康景濂的马在街道中间行走,就与这伙游行的学生碰了个对面。康景濂一提马缰站住了,那伙学生也站住了。

  只见那个穿蓝粗布对襟衫的学生眉毛一拧,那一对不大的眼珠子里光芒一闪,忽然手一扬,喊了一声“支持张杨八项主张!”,其余的学生也随着喊,他又喊了一声“枪口对外,一致抗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康景濂等他们喊完,这才和颜悦色地问道:“谁让你们上街游行的?”

  穿蓝粗布对襟衫的少年把头一歪,满脸都是狡狯地说:“我们自愿来的。”

  康景濂说:“这抗日的事不是你们管的,你们小小年纪把书念好就行了,打日本有我们军人。”

读书导航